APP下载

师范生健康素养知识的调查研究

2020-12-08陈翠屏时红梅谢春英刘一争陈海燕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知晓率慢性病师范生

陈翠屏 时红梅 谢春英 刘一争 陈海燕

(1.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2.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1; 3.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近年来,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慢性病的发病原因与长期吸烟、不健康饮食、运动不足、有害饮酒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对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进行早期干预和健康教育,慢性病的发生将会大为降低。为此,本研究对河南省开封市1 290 名在校师范生的健康素养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了慢性病的早期预防策略。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开封市高校中抽取4 所学校,2019 年9—12 月对本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在校师范生发放问卷。为了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抽样,调查前向被调查者介绍调查目的和注意事项。纳入标准:开封市本科、大专全日制师范生,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成人教育学生和非师范类专业学生,不愿意接受调查的学生。

(二)调查方法

1. 调查工具

采用自编的师范生对慢性病的防控知识调查问卷。查阅相关文献,征求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专家意见编写问卷。调查问卷包含一般资料、生活方式、慢性病预防知识以及开设相关课程的必要性四部分。

2.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问卷星进行资料的收集;向学生讲解调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通过手机进行问卷的填写;采用匿名方式收集资料,防止因霍桑效应影响资料的真实性。本研究共收集有效电子问卷1 290 份。

3. 统计学方法

Epidata 3.1 建立数据库,SPSS 17.0 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例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

二、结果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男生46 人(3.57%)、女生1 244 人(96.43%)。农村968 人(75.04%),城镇322 人(24.96%)。学历本科514 人(39.84%),专科776 人(60.16%)。

(二)调查结果

师范生视力情况如图1 所示。

师范生每周吃早餐的情况,如表1 所示。

师范生吸烟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 吸烟频率的情况调查

(三)师范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推荐健康人群每日食盐摄入量,如表3 所示。

表3 健康人群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调查

每日膳食种类排序,如表4 所示。

表4 每天食物的摄入量由多到少的排序的调查

(四)健康知识获得渠道

健康知识的获得途径情况调查,如图2 所示。

图2 健康知识获得途径的情况调查

高血压正常值的掌握情况,如表5 所示。

表5 判断高血压的掌握情况

三、结论

高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学生之间不健康的行为容易相互影响,师范生也不例外。师范生所修专业属于教育方向,将来很多学生会到各级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工作,是未来教师的预备者。他们的健康观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健康状况,中小学教师尤为如此。本调查显示师范生中有相当大的比例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素养的认知情况和行为方式知晓率较低,这表明师范生慢性病存在危险因素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1]。

(一)师范生不良生活方式与健康相关分析

1. 普遍存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师范学生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和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期脑力及体力劳动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快,对营养需求较高,要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充足供应,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三餐对学生至关重要[2]。但是,本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早餐不重视。每周吃早餐的次数:5 天及以上者842 人,占65.27%;3~4 天者254 人,占19.69%;1~2 天者113 人,占8.76%;基本不吃者81 人,占6.28%。低于束莉等的研究[3]。因此,学校要重视早餐的质量和品种,克服目前存在的早餐过于简单的倾向。学生不吃早餐,葡萄糖摄入不足,大脑兴奋性降低,反应迟钝,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紊乱[4]。

2. 师范生合理膳食知识水平较低

到目前为止,由于中小学阶段缺乏营养知识的系统学习,当今师范生在健康和营养知识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和盲区。调查显示,每日食盐摄入量6 克知晓者仅498 人,占38.6%;食物每天的合理摄入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知晓者仅473 人,占36.67%。针对膳食知识缺乏问题,学校应开设营养知识课程,同时注重教育效果的长远意义,使得学生在以后的教育工作和个人健康素养方面真正得益。

3. 师范生大部分没有吸烟习惯

调查显示,从不(包括已戒烟)吸烟者1 247人,占96.67%。分析原因为本地区女性吸烟者本身就较少,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习俗和文化影响有关。

(二)师范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低

调查结果显示,整体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尤其慢性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与刘华青等[5]的调查一致。如对高血压的判断标准正确的选择140/90mmHg 者373 人,仅仅占总体的28.91%;师范生的健康知识水平较低,不利于我国居民首要健康危害者——慢性病的防治。

(三)师范生不良视力检出率较高

2014 年, 教育部 “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结果显示, 中国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6.36%。唐凯伦等的调查[6]显示为84.81%。本调查显示视力不良率为84%,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视力相较城市要好,这与林媛报道的农村的不良视力发生比例明显低于非农村相符[7]。调查结果显示,视力不良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要实现学生综合发展,视力预防和保护至关重要。所以,政府要加强重视,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四)师范生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者较少

健康素养知识获得渠道比较多:家庭、朋友746 人, 占57.83%; 报 刊、 电 视 广 播695 人, 占53.88%;学校讲座、学校宣传635 人,占49.22%;政府、社区宣传384 人,占29.77%;公众号、抖音、微博、网页762 人,占59.07%;医务人员500人,占38.76%;宣传手册615 人,占47.67%;其他438 人,占33.95%。但是,主动了解的学生57 人,占4.42%;偶尔者634 人,占49.15%;很少者524 人,占40.62%;从不者75 人,占5.81%。由此说明师范生健康意识淡漠,缺乏健康知识教育,对维护保持身体健康的知识了解不足,健康素养较低,不利于自身疾病的预防。

四、建议

(一)构建大学生自我健康管理模式

不少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病程较长、治疗复杂、治愈困难的特点,其发病原因与健康知识缺乏有关。因缺乏健康知识导致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不健康饮食、运动不足、有害饮酒等。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其膳食结构不合理、超重、肥胖可引起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对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及方式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实施早期干预,能大大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因此,在师范生中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了解卫生与营养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合理膳食[8],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二)注重师范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就在校师范生健康素养现状来看,急需开展系统、科学、多样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如学校组织开展“何为合理膳食”的讲座,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举办合理膳食与美容、科学睡眠与近视、适量的运动与体重等知识竞赛等,让多种多样的健康生活方式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不断丰富师范生健康知识,提高他们健康素养[5],为师范生的身体健康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发现,高校师范生的健康素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生活方式不良,这不仅对自身健康不利,同时在以后的教书育人过程中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为师范教育的办学定位、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材调整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知晓率慢性病师范生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历史学师范生说课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