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期间一线工作人员不适症状及睡眠质量分析
2020-12-08高若妍侯亚红
高若妍,王 欢,侯亚红,聂 晶,阎 进,刘 莉,刘 红
突发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在处置过程中,需要在身穿防护服及多层口罩的情况下进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对一线工作人员有着较高要求[1]。在收治患者过程中,笔者发现诸多医护人员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污染区工作时出现了头晕、心慌、呕吐甚至晕厥的症状,这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更会增加职业暴露风险。本研究以某医院处置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的一线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不适症状发生情况及潜在原因,为遂行类似任务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某部56名一线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平均(34.82±5.02)岁。纳入标准:(1)平均每周进入污染区累计时间超过18 h;(2)参与正常排班14 d以上。排除担负后勤、办公等非医疗工作人员。
1.2 方法
1.2.1 分组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在污染区工作时,头晕、心慌、呕吐或晕厥等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将出现不适症状≤2次的29名工作人员设为对照组,将出现不适症状>2次的27名工作人员设为观察组。
1.2.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年龄、BMI、日常锻炼情况、首次发生不适时的值班时段及睡眠状况,其中睡眠状况包括:(1)每晚入睡困难(入睡时间>30 min)频率;(2)每晚实际睡眠时间;(3)是否曾应用药物催眠;(4)睡眠质量自我评价(对睡眠质量进行评分,1分为很差,5分为很好)。将56名工作人员按出现不适症状次数分为5组,分别为≤1次组、2次组、3次组、4次组、≥5次组,探讨不适症状出现次数与睡眠质量自我评价得分的相关性。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BMI、日常锻炼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不适症状以夜间值班时段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两组突发呼吸道传染病期间一线工作人员一般资料比较 (n;%)
2.2 两组人员睡眠状况比较 两组人员入睡困难频率和实际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应用药物催眠比例更大(P<0.05),对睡眠质量的自我评价更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突发呼吸道传染病期间一线工作人员睡眠状况比较 (n;%)
2.3 相关性分析 不适症状出现次数与睡眠质量自评得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45,P=0.009)。
3 讨 论
在抗击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中,部分医务人员出现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本研究调查了一线工作人员在污染区工作时出现不适症状的情况,结果发现,56名被调查人员中,仅有3人未出现过不适症状。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由于防护服内空间密闭闷热,加之长时间作业和心理因素,造成了不适症状的普遍发生,这提示在进入污染区工作之前,调整好身心状态对于提高效率及避免职业暴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还发现,约70%的一线工作人员出现不适症状时处于夜间值班过程中。医护轮班是其职业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睡眠节律的改变会对机体多个系统产生影响,并可能引起多种不适症状及睡眠质量的降低[2]。因此,为了减低睡眠限制与睡眠节律改变对身体和工作的不良影响,可从以下2方面进行干预。一是完善值班制度。排班时可根据日间工作量优化每个班次的人员配备,例如在早查房及配送餐食的时段增加人员配备,在夜间患者入睡后的时段减少人员配备,在其余时段可采取半数值班人员延迟1小时上岗,从而增加休息时间。二是提高休息质量。研究表明即便是日间睡眠,也有助于提高夜班期间的工作状态[3]。同时,在夜班后应减少聊天与手机娱乐时间,睡前适当补充褪黑素或可提高睡眠质量,减轻倦怠[4]。
本研究发现,出现不适症状频次较多的人员,使用药物催眠的比例更高,对睡眠质量的自我评价较低,且不适症状出现次数与睡眠质量自评得分呈负相关。考虑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上岗期间工作量较大,睡前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快速进入睡眠[5];另一方面,部分工作人员在初始入睡困难时,会担心因为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心中迫切希望快速入睡,但这种焦虑状态可影响进入睡眠状态,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降低睡眠质量[6]。提示提高睡眠质量对于减少一线工作人员在污染区出现不适症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建议睡眠质量较差的医护人员,可通过多种方式对睡眠进行改善:(1)适度运动。Jurado等[7]发现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可有效提高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而该运动方式所需空间较小,可在室内完成,适用于疫情条件下医务人员的日常锻炼需求。(2)心理疏导。当出现焦虑情绪,影响睡眠及正常工作时,可主动寻求心理科医师的帮助,通过其心理疏导,接受焦虑情绪,并使负面情绪适度宣泄[8]。(3)适度药物治疗。失眠与负性情绪密切相关[9],若长期失眠还可导致认知功能减退,并存在过度觉醒状态,因此适度的药物治疗,联合自身的调整,可有助于减少低睡眠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10]。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遂行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治任务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了其在污染区工作期间出现不适的情况,并基于睡眠质量的差异,初步探讨了潜在原因,为日后遂行类似任务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