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进展
2020-12-08崔颖颖
崔颖颖,刘 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手术室,上海 201112)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出现的不正常凝结,造成血管腔堵塞,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也是骨折和骨折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据统计,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在45%~57%,而髋部骨折手术的血栓发病率达到了36%~60%[1]。一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那么对于患者来说将造成巨大的危害,严重者可能导致截肢,甚至会由于血栓脱落而引发肺动脉的栓塞,造成猝死的后果。因此,在骨科患者术后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骨科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在深静脉血管中出现了不正常的血液成分凝结,而这种凝结使得血管出现阻塞、血流不畅,直接影响静脉回流。由于这种症状大都出现于手术患者的下肢部位,因此要格外重视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三种[2]。
2 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因素是多方面的,严重者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常见的预防方法中药物预防是预防DVT的根本手段,而物理预防、健康指导等是药物预防的辅助措施,这几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的降低DVT的发生率。
2.1 药物预防
对于具有潜在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及早实施药物预防,尤其是可能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的患者,药物预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2.1.1 小剂量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注射
肝素具有明显的抗凝效果,但其有较大的副作用,如创口出血、失血过多等,因此,在手术中使用肝素时应尽可能减少计量,就我国临床治疗来看,一般是术后每隔8~12小时为患者注射3000 U用量的肝素[3]。
2.1.2 口服抗凝药
口服抗凝药可避免形成深静脉血栓,但是口服抗凝药过量同样具有出血的风险,因此需严格配比药量,避免过量,常规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的监测,控制在2.0~3.0;INR>3.0会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危险[4]。
2.1.3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血小板堆积过多易引发凝血,因此,可采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预防,一般采用阿司匹林,但该药仅能针对血小板堆积过多的患者,却无法对抗凝血因子,总体来说,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能力不及以上药物[5]。
2.2 物理方法预防
2.2.1 足底静脉泵
静脉泵是专门针对DVT设计的,它对下肢有计划的实施间歇式压迫,来消除静脉血瘀滞,实现了静脉血的回流,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血液总流量[6]。与传统的人工按摩相比较,它的压力大小均匀,可以对深部静脉产生作用,自动调节充气及排气的时间、不受体位改变的影响。
2.2.2 翻身及按摩护理
作为护理人员,对经历过骨科手术的患者应注意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在患者从手术室回病区后,可将患者下肢病床进行一定的抬高或采用其他办法使患者下肢抬高30度左右。同时,每天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腿部按摩,以促进患者静脉血液的回流。此外,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按摩手法,定时给患者进行下肢按摩[7]。
2.3 其他辅助
2.3.1 锻炼指导
对于需要长期卧床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下肢锻炼[8],比如脚趾运动、脚部运动等;对于手术位置不在下肢的患者或者术后康复情况较好的患者,可以逐步指导进行下肢的锻炼,比如尝试踢腿运动、散步活动等。
2.3.2 加强对静脉的保护
在患者打针穿刺时,应加强对静脉的保护,输液位置尽量选择上肢,减少下肢静脉输液,以防静脉炎的发生。若一定要选择下肢注射,针头宜细,操作力求一次成功,拔针后按压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局部血栓形成。[9]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股静脉穿刺,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慎用对血管壁有刺激和损伤作用的药物。
3 结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临床手术较易发生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及预后,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多种预防手段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药物预防、物理预防、健康指导及其他辅助疗法等,从根本上做好预防措施,是杜绝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