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临桂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2020-12-08刘怡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感染率病原体支原体

刘怡然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西 桂林 541199)

0 引言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临床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之一,除肺炎、支气管炎、咽炎等呼吸道感染外,MP可经血行播散以及免疫机制导致心肌炎、肾炎、脑炎等肺外并发症,严重损害患儿健康[1]。且肺炎支原体所致肺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容易忽略而导致病情延误。目前许多国内研究指出MP感染率逐年上升。明确当地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对今后该病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笔者分析桂林临桂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报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204例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患儿3个月至12岁,平均(7.12±2.13)岁;男112例,女92例;<6个月共58例,6-11个月共59例,1-3岁共47例,4-7岁共24例,8-12岁共16岁。纳入标准[2]:≥3个月且≤12个月;符合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关于MP感染的诊断标准(血双份血清第2份血清IgG抗体滴度升高4倍或治疗后下降到原来水平的1/4,或MP-IgM抗体阳性);因咳嗽、发热或久咳不愈来本院诊治;住院。排除标准:脑、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临床资料不全。本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所有患儿在入院后24 h内均接受血清检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立刻行离心处理分离血清,使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MP-IgG、MP-IgM。使用巴迪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艾美益A2000试剂盒,检测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检验人员均为本院检验科统一培训并持证上岗者。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检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MP感染率统计。MP感染率为35.78%(73/204)。男性患儿MP感染率为38.39%(43/112),女性患儿MP感染率为32.61%(30/92),χ2=0.32(P=0.7802)。

2.2 不同季节MP感染率对比。冬季MP感染率较其他季节高,冬季与秋季对比,χ2=4.98(P=0.4021),见表1。

表1 不同季节MP感染率对比(n,%)

2.3 不同年龄(月龄)MP感染率对比。<6个月的患儿MP感染率与8-12岁组比较,χ2=7.14(P=0.0021)。4-7岁患儿MP感染率与6-11个月组比较,χ2=9.01(P=0.0007),见表2。

2.4 临床特征分析。73例MP感染者一般临床症状中发生率最高为咳嗽,其次为、发热、咳痰;胸片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点絮斑片状阴影、大片状阴影。合并肺外表现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心肌损伤为、肝功能异常、头晕头痛,见表3。

表2 不同年龄(月龄)MP感染率对比(n,%)

表3 73例MP感染者临床特征分析

2.5 MP感染者合并病原体分析。73例MP感染者中24例(32.88%)患者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其中衣原体检测阳性、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Ⅲ型、流感嗜血杆菌分别为9例、7例、5例、2例、1例。

3 讨论

MP是以飞沫传播为主的呼吸道疾病重要病原体,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MP感染率逐年升高。本研究中204例肺炎患儿MP感染率为35.78%,与张园园等[3]研究者报道的2018年MP感染率(45.00%)比较,P>0.05。儿童呼吸系统较成人薄弱,其呼吸道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因此更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本研究中MP感染者临床症状以咳嗽(91.78%)、发热(71.23%)为主,普遍有双肺呼吸音粗(61.64%);46.58%和患者合并肺外表现,包括胃肠道症状等,可能与患儿自身胃肠道调节能力较差有关。32.88%的MP感染者合并其他病原体,包括衣原体检测阳性、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对于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MP感染,尤其合并其他病原体时,应进行MP-IgM检测,提高MP感染检出率,避免延误病情[4]。

本研究中各季节均有MP感染发生,冬季MP感染率较其他季节高,冬季与秋季对比,χ2=4.98(P=0.4021)。既往研究报道MP感染高发季节具有地区差异,例如吴晓宇[5]等研究者报道2016-2018年昆明市住院儿童肺炎MP感染率在四季上比较,P>0.05;考虑当地四季温暖如春,气候变化不明显。桂林冬季气温逐步降低,降雨量明显减少,气温变化加大,导致MP感染风险升高。本研究中MP感染率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6个月MP感染率最低,4-7岁MP感染率最高,P<0.05。考虑是因为<6个月的婴儿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抗体效价低,其活动范围小,外部环境对其干扰小[6-7]。4-7岁患儿免疫力较≥7岁者低,处于学龄前阶段,幼儿园人群密集,容易传播,≥7岁的患儿机体免疫力已经显著增强。

猜你喜欢

感染率病原体支原体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2012~2016年江苏丹阳市省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