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技术和传统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对比分析

2020-12-08许广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智齿牙槽骨下颌

许广华

(克什克腾旗李恩莲中西医门诊部 口腔科,内蒙古 赤峰 025350)

0 引言

智齿阻生的情况非常常见,这主要是由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食物类别不断朝向精细发展,所以人类的咀嚼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因此人类下颌骨量相较于原始人更少而人类牙齿总数量较之前并未发生变化,仍为32颗,所以智齿在萌出过程中常常出现阻生的情况,一旦其位置和角度出现异常,那么在萌出过程中就会受到较大的阻碍,并且会对临近磨牙造成挤压,患者往往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冠周炎并导致剧烈的下颌疼痛,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下颌阻生智齿即第三磨牙阻生,是临床牙槽外科常见疾病,阻生智齿常会诱发颌骨囊肿、骨髓炎、冠周炎等并发症,因此及时拔除非常重要。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牙槽手术,下颌智齿所处位置位于牙槽骨最内侧,且相较于其他磨牙下颌智齿也比较大,因此在拔牙时也存在较大的困难,采用传统技术进行拔除,无论是使用劈冠术还是翻瓣去骨术,均会延长手术时间、伤口暴露时间,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疼痛应激,加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大的手术创伤性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而且在采用劈冠术拔除智齿的时候,由于需要不断向牙槽骨施加锤击应力,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牙槽骨也很容易受到损伤,另外,在采用传统拔牙技术拔出智齿时,患者智齿周边的牙龈也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不仅容易出现牙槽骨骨裂甚至骨折的情况,同时也容易产生相关区域牙龈撕裂伤,对于患者来讲都是极为不利的,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不仅患者要承受更多痛苦,而且感染风险大大增加,患者可能还需要针对一系列额外损伤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不仅浪费时间也增加了自身痛苦。随着口腔科微创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微创拔牙的应用有效避免了以上缺陷。下文便就微创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当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观察对象。以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到我院来治疗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134例为实验观察者,按手术技术不同区分两组:微创组患者67例,男34例,女33例,年龄分布在21-38岁、平均(28.3±1.7)岁,患侧:左侧17例、右侧50例;传统组患者67例,男35例,女32例,年龄分布在20-36岁、平均(27.7±1.5)岁,患侧:左侧20例、右侧47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数值比差异性小(P>0.05)。

1.2 方法。术前患者皆获取口腔全景片,了解阻生情况,做常规口内消毒准备。

1.2.1 微创组:采用微创技术拔牙,用阿替卡因做颊神经、下齿槽神经、舌神经的阻滞麻醉:①翻瓣:使用超声骨刀做颊侧切口,朝前切开到第二磨牙远中偏颊部位,再次朝前顺着第二磨牙颊侧龈沟行切开处理,使用骨膜剥离器将牙龈、颊侧黏骨膜瓣分离开来,取颊拉钩进行颊侧牙龈黏膜组织瓣的牵拉,将阻生牙冠方、颊侧骨质皆显露出来;②去骨:取45°反角涡轮手机、专用切割钻、加长型阻生齿车针,将牙齿冠方骨质、颊侧少许骨质去除干净;③分牙:结合阻力分析结果,得到牙齿实际切割部位,将微创拔牙刀的尖端插进磨切间隙并旋转,使牙根、牙冠分离开来;④拔牙:取适宜微创拔牙挺,在微力转动下挺出近中碎牙冠、远中牙根;⑤缝合:慢慢搔刮将牙窝中的杂质去除干净,将碘仿明胶海绵置入其中,获得满意复位后,缝合软组织。

1.2.2 传统组:采用传统技术拔牙:①翻瓣方法与微创组相同;②去骨:用牙骨凿把阻生牙上方的骨组织凿掉;③分牙:结合阻力分析值,经劈冠法将阻生牙拔除;④拔牙:牙挺置于牙与牙槽间,敲击楔入后,借助朝外的撬力挺出牙;⑤缝合方法与微创组相同。完成以上操作后,两组患者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1.3 对比指标。对比手术效果有关指标:①手术用时;②疼痛评价:疼痛评价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分值从0-10分,0分表示完全无痛、10分表示重度难以忍受的疼痛,依此划分[1];③肿胀度:肿胀度评价:从患侧耳垂下,由颏部到健侧耳垂下方的距离,计算术后和术前的距离差异,差异≤3 mm为肿胀0°,差异>12 mm为肿胀Ⅲ°;④开口度:开口度评价:Ⅰ°受限为张口度≤2.5 cm,Ⅲ°受限为张口度≤1 cm[2];⑤断根率、牙窝不完整率和敲击增隙率。

1.4 统计学分析。有关手术效果的计量数据值以均值加减标准差的方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值则以n、(%)的方式表示,采用χ2检验;由SPSS 22.0医学软件做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判定:P<0.05。

2 结果

2.1 有关两组手术用时、疼痛度、肿胀度与开口度的评价。微创组手术用时短于传统组、疼痛度评分低于传统组、肿胀度小于传统组、开口度大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 有关两组手术用时、疼痛度、肿胀度与开口度的评价(±s)

表1 有关两组手术用时、疼痛度、肿胀度与开口度的评价(±s)

开口度(mm)微创组 21.3±1.4 3.7±0.4 6.2±0.5 21.2±1.4传统组 40.2±3.1 5.1±0.6 8.9±0.8 17.3±1.2 t 24.849 8.682 12.799 9.459 P <0.05 <0.05 <0.05 <0.05分组 手术用时(min)疼痛度(分)肿胀度(mm)

2.2 有关两组手术断根率、牙窝不完整率、敲击增隙率的比较。微创组患者术中断根率、牙窝不完整率、敲击增隙率皆要相应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2。

表2 有关两组手术断根率、牙窝不完整率、敲击增隙率的比较[n(%)]

3 讨论

阻生齿多见第三恒磨牙,下颌阻生齿尤其拔除难度大,因下颌阻生齿萌出很晚、且萌出受阻,因此其牙冠四周覆盖有一层软组织的龈瓣,在龈瓣、牙冠间形成的间隙,容易残留大量食物残渣和细菌,这也是发生炎症、化脓等症状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口腔医学发展过程中,关于拔牙的相关治疗方式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内容,与其他创伤性治疗手段的发展趋势一致,拔牙手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将微创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下颌阻生智齿对很多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其在萌出过程中对牙龈以及相邻磨牙造成了挤压刺激,因此患者在其萌出期间反复出现冠周炎,不仅相关部位剧烈疼痛而且面颊肿胀比较明显,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针对下颌阻生智齿应该在积极的治疗之下选择恰当的时机予以拔除,这样才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智齿反复发炎疼痛的问题。目前针对下颌阻生智齿的治疗手段上,微创拔牙技术成为了主流选择,降低整个手术的创伤性来拔除患牙,这样不仅能够大幅缓解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不利情绪同时利用精细化操作设备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操作的精确性,减少对牙龈及牙槽骨的损害,利用微创技术来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术后疼痛、面部肿胀等不适症状会比较轻,从整体技术特点上来看,微创技术下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患者接受程度更高,为了研究相较于传统技术微创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优势所在,本文采取分组对照分析的形式对一段时间内来我科室就诊并对下颌阻生智齿进行拔除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传统组采用传统拔除术进行治疗,而微创组则采用微创技术拔除阻生智齿。

本文结果证实:微创组手术用时短于传统组、疼痛度评分低于传统组、肿胀度小于传统组、开口度大于传统组(P<0.05);同时微创组患者术中断根率、牙窝不完整率、敲击增隙率皆要相应低于传统组(P<0.05)。具体分析而言:传统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当中的应用,是采取敲、劈、锤等操作方法进行劈冠分牙,这样的操作很容易造成牙周组织损坏,加大术后疼痛度、肿胀度、张口困难等并发症状,而微创技术所采用的是高速涡轮机,以其极轻的振动、较小的创伤,减小患者对拔牙术的恐惧,同时减小术中创伤、疼痛应激和出血量[3]。在微创技术当中所使用的高速气动涡轮机,其转速能够达到每分钟3.0×105转,充分借助专用切割手机、车针旋转的切割力完成分牙、去骨等操作,区别于传统技术撬力挺出牙的不同,微创技术拔牙是使用微创拔牙挺,插入到牙根和牙槽骨相连的牙周膜当中,至牙根松动之后才轻柔拔出牙齿,这一过程不仅造成的疼痛度小,而且也能规避由于传统方法暴力操作所造成的牙龈撕裂、断根等并发症[4]。

综上所述,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相较,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更高,能基于微创技术减少断根、牙窝不完整、张口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度、肿胀程度,临床应用效果较传统技术更佳。

猜你喜欢

智齿牙槽骨下颌
无论智齿疼痛与否应尽早拔除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不同垂直面型骨性Ⅲ类患者切牙牙槽骨骨量的研究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迷人的下巴
迷人的下巴
智齿痛起来苦不堪言,究竟该不该拔?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