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研究

2020-12-08宋彩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卫生学乙组甲组

宋彩凤

(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医院的主要职能是对各种类型疾病的患者提供疾病治疗的、综合性较强的医疗服务场所,与此同时,医院也是各类病毒较为集聚的场所。医院感染主要指的是医院内的患者或工作人员在院内发生感染的情况,特别在当前疫情非常时期,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其不仅是临床医务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而且还是护理管理工作当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如果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不好,很容易使医务人员及患者发生感染,不仅给医务工作人员带来身体健康上的威胁,而且对患者的治疗极为不利,还会阻碍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1]。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套高效的护理管理办法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基于此,本次主要针对我院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进行分析,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治疗的102例对象并实施详细分组研究,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102例对象均选自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治疗的患者中,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作两组,各组51例。甲组包括31例男性和20例女性,年龄处于23岁至72岁之间,年龄平均在(47.83±10.95)岁。乙组包括30例男性和21例女性,年龄处于24岁至71岁之间,年龄平均在(48.54±10.37)岁。排除标准,本次入选研究的患者中已经排除了患有沟通障碍、意识障碍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以及不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准入标准,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属于院内感染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性别、年龄)没有显著的差异,可以实施进一步对比,P>0.05。

1.2 护理方法

甲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办法:常规治疗、基础护理等。

乙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1)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小组的建立:小组成员均由护理人员组成,评估和统计以往院内出现感染的情况,据此来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方案,建立一套完备的院内感染预防控制体系,确保责任落实到各科室及个人上,并对相关护理人员各岗位具体职责加以明确。(2)做好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医护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围绕院内感染相关知识进行,制定一套标准的培训流程,着重考察医护人员护理操作以及院内感染防控相关知识。为提高护理人员在预防感染方面的危机意识,需在院内定期组织开展院内感染防控知识的考核,并在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升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尤其应当注重开展新型病菌类型的培训活动。此外,由护理主管针对护理人员日常护理情况以及专业能力进行不定期的抽检,严格考核机制,保证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得以提升。(3)加强感染护理方面的管理:制定相关卫生标准,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并依据卫生标准来开展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护理,为患者营造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加强院内交叉感染的预防。其次,围绕感染预防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讲座,对患者及医务人员普及院内感染方面的知识,以便提高他们的感染防控意识,特别注意对携带感染疾病患者的病房及床单等采取全面的消毒和杀菌处理,对医院消毒工作加强规范管理,严格遵守灭菌、消毒操作标准来开展护理工作,尤其护理人员需注意每天的手部卫生护理,严格遵守“七步洗手”规程,并将“七步洗手”护理方法教给患者,从各个环节和细节上加强对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2]。

1.3 指标观察及效果评定

(1)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主要包括皮肤组织的感染、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感染以及手术切口等方面的感染。(2)对比两组患者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和手卫生执行率:该环节主要依据院内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度标准来进行评判。(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问卷调研表进行,围绕护理者的操作水平、服务态度、护理是否全面以及无菌操作的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定,总分值为100分,若得分低于60分,则为不满意;若得分高于60分低于70分,则为基本满意;若得分在70至90分之间,则为满意;若得分在90分以上,则为非常满意。

1.4 数据统计处理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 ”表示,用“χ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选择“t”进行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感染发生情况

乙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3(5.88%),显著低于甲组感染发生率的25(49.02%),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及手卫生执行情况

乙组患者手卫生执行率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8.24%、96.08%,显著高于甲组患者的45.10%、52.94%,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2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对比分析[例(%)]

表2 2组患者手卫生执行率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比较[例(%)]

表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50(98.04%),显著高于甲组护理满意度的36(70.59%),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医院除了治疗各类疾病外,还是开展医护工作的重要场所,并且医院内进行了很多不同科室的划分,看病住院的患者病情类型也多种多样,尤其一些患者还存在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性疾病,这类患者在入院以后,因其身上所携带的细菌或病毒,致使医院内大量微生物和病菌集聚,而这正是造成医院感染事件的一大主要影响因素[3]。院内感染发生后,对病情的治疗是极为不利的,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治疗的难度,还会带给患者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对医院工作者以及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极大地影响了医院顺利开展治疗及护理工作。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尤为必要[4]。

优质护理是当前临床当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护理服务模式,借助优质的护理管理方案,来对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实施标准规范化考核以及专业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无菌操作规则、日常消毒和杀菌处理、相关医疗器械的使用、七步洗手方法等方面的了解,使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方面的预防和控制意识得到增强[5],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感染事件,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得以有效控制。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因医院感染事件而引发的护患纠纷,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医院感染事件的预防及控制质量,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护理管理效率[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49.02%,显著高于乙组的5.88%;甲组患者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和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为52.94%和45.10%,显著低于乙组的96.08%和88.24%;甲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59%%,显著低于乙组的98.04%,P<0.05。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采用优质护理方案的乙组患者相较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甲组患者,在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手卫生执行率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以及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借助优质护理管理方式,不仅可以起到预防、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最大限度地促进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利于患者在院期间疾病的治疗。

猜你喜欢

卫生学乙组甲组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临床医学专业卫生学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探索
学前卫生学分层教学效果探究
《卫生学》的实践教学设计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