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2020-12-08刘春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满意率白内障实验组

刘春燕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白内障是眼科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部疾病。临床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但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多,且手术属于有创操作,故而为患者选取适宜的护理干预方式,对其预后恢复来说,具有重要作用。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而展开的护理干预,不但能够确保临床疗效,而且还能提升护理效果,使护理流程得到完善[1]。本次研究中,笔者特选取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手术患者60例作为此次调研的样本,旨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具体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8年10月至次年10月一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12例和18例,最大年龄是77岁,最小年龄是45岁,平均(61.98±5.42)岁;实验组中男女患者人数相同,均为15例,最大年龄是78岁,最小年龄是46岁,平均(62.14±5.51)岁。经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P>0.05),能够开展此次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式护理,护理人员将手术过程及应注意的事项等对患者进行说明,并对其用药及生活等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在此之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建立由护理人员、护士长等组成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依据患者病情制定适宜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患者住院之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科室基本状况、术前检查、治疗手段及白内障致病因素等,同时将临床护理路径的进程进行告知,提升患者认知度,缓解患者恐惧、不安的心理。(2)术前干预:引导家属将术前准备工作做好,并将术前冲洗泪道、洗眼的意义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进行告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时刻关注患者的内心变化,及时疏导其不良心理,并对其进行安抚,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3)术后干预:将手术情况及时告知患者家属,将术后饮食、训练及用药等注意事项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说明,并将眼部常见反常情况及处理手段予以告知,检查与护理患者的眼部,对其切口恢复状况进行观察,以免感染出现。(4)出院干预:引导患者家属办理出院相关手续,并将出院后滴眼药水的必要性及方法等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说明,叮嘱患者定期复诊,定时对患者进行电话跟踪随访,对其恢复状况进行询问,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2-3]。

1.3 指标观察

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的心理状况,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产妇的心理情绪进行评估,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在70分及以上者为重度抑郁或焦虑;评分在60-69之间者为中度抑郁或焦虑;评分在50-59分之间者为轻度抑郁或焦虑;评分在50分以下者说明其心理状态良好。得分越高,则说明其心理状况越差,抑郁或焦虑的程度越重。

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使用我院自制的白内障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评分采用百分制,得分在88分及以上者为非常满意者;得分在70分到87分者为基本满意者;得分在60分到69分者为一般满意者;得分在59分及以下者为不满意者;总满意率为1与不满意率、一般满意率之差。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 19.0进行本次实验组和对照组白内障手术患者相关护理数据分析,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SDS及SAS评分均以(±s)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说明数据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情况

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前,实验组SDS及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优,对照组相比较差(P<0.05),组间数据对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30例患者中,一般满意及不满意的患者数量均为1例,总满意率为93.33%(28/30),远高于对照组66.66%的满意率,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对比[(±s),分]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对比[(±s),分]

?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n,%)

3 讨论

白内障是眼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初期没有比较明显的临床效果,随着病情的增重,主要以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存质量。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若围术期护理不当,则极易致使多种并发症出现,影响预后恢复。因此应探寻一种适宜的护理干预方式,方可提升护理效果[4-5]。临床护理路径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之一,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为患者提供循证、科学、全面的临床路径护理方式,使护理工作更具规范性、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提升参与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推进医患关系,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此护理方式有利于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进而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提升疾病认知度和治疗信心,推进康复进程[6-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优,对照组与之相比较差,且实验组护理满意率远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可靠性及有效性。综上,在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治疗配合度,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完全值得使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满意率白内障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白内障常见4误区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过多晒太阳有害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