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制对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12-08邓力赵莉高乔田红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年资基层医院导师制

邓力,赵莉,高乔,田红梅

(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四川 南充;2.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 南充)

0 引言

评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是对所学知识的性质、价值、真实性及精确性所进行的个人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和判断,进而进行合理的决策。它是一名合格护理人员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1]。护理工作中的评判性思维主要体现在护士善于识别与分析问题,及时正确地做出临床决策,具有识别患者病情变化与风险的预判能力。目前研究[2]发现基层医院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普遍较差。本研究于尝试将导师制培养模式应用于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中,旨在提高基层医院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保障护理安全与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某基层医院综合病区内、外科毕业1~3年护士75名,均为女性,年龄19~25岁,平均(22.13±1.05)岁;学历:全日制本科5名(9.8%),大 专25名(49.0%),中专21名(41.2%)。纳入标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自愿参与研究调查。

1.2 方法

将75名护士分为15组,每组5人,每组配备1位导师,由导师对他们进行专人负责,对研究对象实施为期半年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导师构成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导师组,由护理部统一负责。

1.2.1 选拔导师

导师入选标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为人师表,志愿担任导师并履行导师职责;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强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带教指导能力;学历本科及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从事临床一线工作。最终入选的15位导师均为女性,年龄35~56岁,本科学历14人,硕士1人,主管护师11人,副主任护师4人。

1.2.2 评判性思维能力理论培训

邀请资深护理教育专家,以上大课的形式对研究对象集中进行评判性思维相关理论培训。

1.2.3 实施导师制培养计划

①导师定期采用PBL方式组织案例查房,1次/2周。②导师每月组织一次高仿真模拟人情景演练。③反思日记:包括临床工作中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事物、体会和感受,说明当时自己或他人所提供的措施,以及采取措施的原因,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性建议等。④导师每周组织一次座谈会:导师每周召开小组讨论会,提供一个共享和反思的平台。⑤建立《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人手一本。通过书写总结和评价以记录成长。

1.3 测评工具

采用香港理工大学彭美慈等[3]翻译和修订的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进行调查。CTDI-CV测量表包括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7个特,每一特质1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6级,从非常赞同、赞同、有些赞同、有些不赞同、不赞同到非常不赞同,赋值依次为6~1分,每个特质综合分为10~60分。总分>350分表示具有很强评判性思维能力,280~349分表示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280分表示评判性思维能力弱。CTDI-CV测量表综合效度系数0.90,各特质效度系数0.55~0.77。

1.4 调查方法

培养前后对培训护士进行评价测试。

表1 培养前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比较(分, ±s)

表1 培养前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比较(分, ±s)

?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培训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培训前,特别是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和求知欲特质有显著性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导师制有助于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护士在评判性思维的各个特质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导师制运用于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的培养,可促使她们开放思想、打开思路、探究真相,有利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我国高等教育中导师制主要用于硕士、博士生的培养,近年来许多本科培养也开始采用导师制,结果显示导师制能提升护生的临床护理、沟通交流、教学指导、评判性思维、风险防护、自学能力等综合素养[4]。赵莉等[5]的调查显示基层医院临床护士综合素质一般,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导师制模式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教育,而是以导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先导的培养模式,真正做到让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员会带着问题工作和学习,在临床遇到各种问题都能第一时间从导师那里寻求帮助,导师提出问题框架和方案并给以专人引导,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6],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3.2 导师制运用于基层医院护士的培养,能间接提高护理质量

基层医院分科不细,综合病区收治各种专科病患,病种复杂,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很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才能有效处理各种复杂状况。而事实上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临床应变能力不足,存在护理安全隐患[5]。国外的研究表明,导师制带领下的实践经验弥补了护理课程50%的不足[7]。本研究显示导师制提高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在临床上进行病情动态观察,收集资料,通过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归纳,演绎推理,做出正确判断,完成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过程,改变护士被动执行和盲从医嘱的状况,护士对患者实施有预见性的、正确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防范医疗风险,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3.3 导师制培养模式促进师生共同进步,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的培养中采用导师制,导师为他们提出问题框架和制定好计划后,他们会主动查阅文献并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导师定时组织小组座谈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批判性地吸纳他人的观点,在共享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去探究问题、发现真相,评判性思维能力必会得以提高。同时,低年资护士的创新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导师,因此,导师也会不断去学习、探索、创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导师的不断自我完善,对学员也树立了积极向上的角色榜样,从而促进学员的不断思考和学习,师生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4 结论

综上所述,导师制的运用有助于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间接提高护理质量,还能促进师生共同进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年资基层医院导师制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基层医院医疗器械维护和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综合带教模式对骨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带教的效果分析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低年资护士手术体位安置流程规范性床旁观察分析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