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2020-12-08张一帆
张一帆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直肠癌以便血、腹泻、局部腹痛等为主要表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常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效果受到患者心理状态、手术环境等因素影响[1]。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本文探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月,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 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1 8例,女22例;年龄41~75(59.34±4.67)岁。研究组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段为42~76(59.27±4.41)岁。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面对面讲述疾病知识,观察患者情绪,及时疏导负性情绪。在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监测生命体征多项指标,调整手术室温度。
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
术前,熟练掌握患者病情,与手术医师取得联系,并在术前讨论整个过程中参与,充分了解治疗过程。加强心理护理,并做好术前宣教,通过健康知识手册、PPT等方式,确保患者熟练掌握疾病知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缓解焦躁、恐惧等心理。若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可在术前一晚上取镇静药口服治疗,确保患者拥有良好睡眠,若患者体质较差、贫血,可实施支持治疗。
手术当天,做好手术室的消毒、应急药物、温度等准备,按照规定对手术器械进行清点与摆放。术前需对患者使用的麻醉药物详细核对,并辅助麻醉医师开展有关麻醉操作。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详细观察,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告知医师,并详细记录;关注手术进度,递送并及时清洗手术器械。在术中机体静脉灌注时应当加温药液与血液,并清洗腹腔,避免术中操作造成机体的能量散失,从而引发寒战。另外,使用变温毯、空气加热器等,覆盖全身,并使用棉裤、棉被覆盖,消毒动作应当尽快完成,促进机体的大面积暴露时间最大程度减少。
术后,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详细询问,播放轻松、舒适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促使舒适度不断提高。指导患者的饮食,由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逐渐向正常食物过度;在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以后,可适当进行主动、被动活动。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后,使用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患者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表达方式为(±s),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达方式为(%),P<0.05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参照组手术时间为(113.78±27.39)min,术中出血量为(78.12±8.56)ml,住院时间为(16.34±2.29)天;研究组4手术时间为(115.65±26.75)min,术中出血量为(56.75±8.98)ml,住院时间为(11.75±2.18)天。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参照组十分满意16例,比较满意16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为32例(80.00%)。研究组十分满意22例,比较满意16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38例(95.00%)。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3 讨 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口小、操作简单等特点,术中术野清洗,有利于手术操作,同时腹腔镜下行根治术,使用超声刀游离与离断组织,更好的控制术中出血量[2]。尽管腹腔镜手术具有诸多优势,但在手术过程中仍无法避免低体温情况发生,此现象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手术过程所处室内环境,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进行静脉输液,手术中需建立CO2气腹等。另外,手术效果受到患者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因此需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对40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健康知识教育、体征护理等等,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状态,并通过采取加温注射液、盖被子、使用保温毯措施,维持患者术中体温,促进手术过程顺利进行,促进迷走神经的有效抑制,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使患者的术后状态明显改善[3]。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治疗时间,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