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情境创设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12期
关键词:猜一梯形平行四边形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山北中心小学,河北 保定 074200)

一、抓住学生的“数学现实”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原型,因此这里的数学现实既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他们在教学或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从学生的教学现实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既要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又要高于学生的数学现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利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探究,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生已有“现实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的迁移。

例如,在五年级讲授“体积与容积”时,第一次引入“体积”这个概念时,我采用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手中拿一块橡皮和一个粉笔盒,问:“这两种东西哪个大?哪个小?你还能列举生活中有关大小的例子吗?”请学生说,接着引入新课,“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有大小的,容器容纳的空间也有大小之分。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体积与容积。”在此节课后,通过与学生交谈和自我反思,认为这个探究情境的创设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与新知识联系不紧密。

基于此分析,本着有利于教学新知识的学习,我以故事为素材,修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个新的设计思路。情境创设如下:

我问:“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谁来讲给大家听?”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我配合做实验演示,接着问:“为什么水面会升高,是水变多了吗?”学生回答:“不是。”“为什么水没有变多而水面会上升?”学生说:“是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我顺势引导:“看来是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其实每个物体都占据一定的空间,我们把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体积和容积。”

反思:通过修改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因为数学问题并非是静态呈现的,而是动态生成的,以生活情境和熟知的故事为背景,巧妙地引入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觉得真实有趣,使枯燥的概念教学更加形象、浅显易懂,这样做既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又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认识最深刻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用到的知识,有些已进入学生的潜意识,只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分析与整理,而使之上升到新的高度。如果创设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时,能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原型通过类比,以再现或模拟的方式转化成问题情境,就会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解释、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将生活问题进行数学化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方法,发展数学思维。

如,第一次讲《认识图形》这节课时,我出示了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请大家说名称,之后说“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兴趣不高,引入平淡。

第二次采用“猜一猜”的游戏活动。师:幻灯片出示图,猜一猜纸板挡住的可能是什么图形?生:可能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师:想一想不可能是什么图形?生:不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因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师:(幻灯片出示图)猜一猜纸板挡住的是什么图形?一定不是什么图形?为什么?生:平行四边形、梯形(学生出现了争议)。师:刚才猜图形的时候,有的同学认为是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同学认为是梯形。为什么我们不能肯定是其中的哪一种图形呢?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行研究。

反思:如果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学生的兴趣不高,很难调动积极性,而“猜一猜”游戏活动,比较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猜图形”这一游戏情境恰好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要主要运用已有的关于平面图形特征的经验,在头脑中,将图形进行分类比较,将露出的部分与平面图形对号入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得到充分利用。当学生只看到一个角时,部分学生认为它是一个三角形,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还可能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在对比过程中,主动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建立联系,进一步明确了通过三种图形之间都有锐角这一非本质属性是无法判断图形的形状的,还必须通过本质属性,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引出新的探究任务。

三、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知识之间联系紧密,所以在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时,可以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学生易混淆的概念、定理,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相关结论,不仅能引导学生很好的探究问题,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反思:如,在教学循环数时,出示两组题:(1)1.6÷0.25,1.5÷0.15;(2)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处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客观准确的“诊断”,再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使用自学、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总结成功,反思失败,树立新理念,一定会提高反思的质量并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进而实现自我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猜一梯形平行四边形
猜一猜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自卑的梯形弟弟
猜一猜,我喜欢哪一只?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梯形》测试题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
梯形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