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改中的制度建设路径分析
2020-12-08
(衡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 衡水 053000)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改的意义
中等职业教学诊改的意义教学工作诊断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加强教学事中、事后监管,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要尽快提高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主体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作为办学质量决定性因素的教学工作无疑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亟须强化和提高。因为教学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工作,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教学工作诊改无疑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教育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和必然途径,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是学校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提高社会吸引力的关键。因此,教学诊改具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意义。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主要路径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明确界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任务要求。从实施路径上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就是要完成“确定目标”、“聚焦要素”、“查找不足”、“完善提高”系列工作过程;从任务要求上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就是要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树立现代质量文化。
(一)完善中等职业学校质量保证体系
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就是要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内部质量支撑外部需求,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建立学校运行管理体系,制定学校办学章程。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模块和工作内容中体现该职能部门和相关岗位的目的、责权、协同和条件等不同功能,使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既独立明确,又有机合作,消除组织、岗位变动对流程的影响,有效地支持学校组织变革,更为工作流程和标准的自动生成奠定基础。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做到准确确立办学定位,根据社会服务面向,科学确定办学定位;合理设置专业;科学设置课程建立需求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堂有效教学,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对接;对于制度体系有力支撑,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内理论学习与企业顶岗实践对接,提高学生、社会、用人单位、政府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优化教学条件与资源配置,实现教材教辅与信息化教学资源对接,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对接,提高师资队伍、教学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
(二)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涵盖了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指标,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情况,使学校能够全面、实时掌握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信息,是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运行基础。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预警功能,提升学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三)建立质量制度文化
质量文化是由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及道德层面组成的金字塔,是在学校长期办学实践中,由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普遍认同,逐步形成并相对固化的群体质量意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方法、质量奖惩制度等。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如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学生行为准则、考核评价体系等管理制度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全体教职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建立自己的质量标准,才能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内部的质量管理机制,树立现代质量文化。
结束语
总之,教学诊断不应是一时心血来潮而进行的工作,以提升中等职业校办学质量为目标追求的诊改工作,而应是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一步。所以需要学校用制度来保证教学诊断活动的进行。首先,首先要转变理念,勇于自我剖析问题,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诊断制度,把其纳入到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之中。其次,重视制度建设,为工作推进提供制度支撑,明确管理职责和要求,开展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教学诊断工作,从而保证教学诊断制度的落实。最后,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构建校内大家参与、全程控制、方位齐全、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地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形成全体师生正确的质量观,通过加强教学诊断制度体系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育更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