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班级与寝室共建模式探析

2020-12-08刘将军

山西青年 2020年14期
关键词:寝室班级制度

刘将军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4

新形势下,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和优秀人才的渴求比以往更加强烈,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准人事管理关系转变为集管理、教育、服务为一体的复合型关系,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完善新时期高校班级与寝室共建模式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人,更好地推动新时期高校的健康发展。

一、班级建设与寝室建设的内涵及关系

班级建设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新时期高校也是将大学生划分为以班为单位的集体进行系统化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活动,因此班级是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文化素养、树立理想信念的主要教育单元之一。班级建设的理想状态是在确保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形成突出经验的同时,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的个性,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寝室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习惯养成、娱乐活动的最主要区域,寝室建设对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规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普遍认知中,寝室建设可以视为班级建设的重要补充部分,受班级建设的导向影响,却也对班级建设的实际效果和成就高低直接相关。一方面,在于寝室中的大学生基本以同一班级为共属单位,另一方面在于寝室建设的最终目的与班级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几乎相同的,两者都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关键作用。

二、新时期高校班级建设与寝室建设的现状

探讨新时期高校班级与寝室共建的新型模式,首先应当了解目前班级建设与寝室建设的现状如何,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确定实现两者和谐共建的可行性和方向性。

(一)新时期高校班级建设的现状

班级建设的程度如何对于大学生能否坚定理想信念、巩固价值观念、强化学习动力有着直接的影响。班级的本质除了实现高校的教育功能,还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平台。

1.班级的制度建设有待加快完善

目前高校在整体原则上,强调从严管理,班级制度建设相对缺乏平衡学校管理和学生权益两者目的的价值导向,对学生行为的约束和思想的强化存在局限。虽然高校在班级制度建设中着力促进改革,实施民主化班级干部选举、公开化班级财务管理,但在规定事项上高校明确教育者的权责较多,对学生班级管理权力的下放依然不够,使得班级活动目的与学生的需求有所出入。学生在执行制度时,不能够开拓思维和勇于创新,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而达不到行之有效的目的。

2.班级的管理难度系数不断升高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即将从大众化教育阶段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学生基数的增加强化了班级内部的代际差异,学生之间产生矛盾的风险增高,复杂化了班级的管理难度。虽然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和整体素质稳步提升,但队伍数量不足、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还是普遍存在,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不能够保证班级建设能够系统有序、稳定高效的运行。

3.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降低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群体显现出思想活跃、个性独立、自我社会化的行为特征。这些个性鲜明的大学生在传统班级建设中很难找到展现自我的舞台,普遍缺乏参与传统班级建设的热情,更倾向投身于网络生态环境中了解情况,降低了大学生在班级中的存在感。大学生中还较普遍存在理想信念薄弱、自我约束能力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他们不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上大学的目标和意义,对于班级建设存在无感。这也使得班级建设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有限。

(二)新时期高校寝室建设的现状

寝室建设的程度如何对于大学生能否快乐学习、健康生活甚至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寝室的本质除了居住场所之外,还是大学生实现尊重需求、道德标准化、知行自觉统一的载体。

1.寝室建设执行方式形式化

寝室建设要发挥自身的管理、服务、育人三重功能,目前的寝室管理普遍执行的是“以管代育”的模式,这种模式背离寝室建设根本目的:寝室成员未主动调整行为和个性,以适应寝室的共同规范,而是通过管理制度落实到寝室。寝室建设的责任主体又不明确,后勤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二级学院或多或少存在相应的义务,难以有多元而灵活的管理决策的模式,使得制度的执行形式化。通过隐性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对于寝室的共同规范并不满意。而少有的寝室文化建设也多局限于内务评比、寝室风采展现等短期活动,缺乏系统而长期的建设规划与工作举措。

2.网络普及制约着寝室建设

随着互联网4.0共享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交融,减少了相互适应和软化冲突的过程,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支配权,瞬间就能够实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相对复杂且影响细微的寝室建设自然被许多大学生所忽视,网络成为了大学生课余时间的最大主咖,使其忽视了与寝室其他成员的沟通协作,寝室建设也在潜移默化中网络化,使得寝室生活冷漠化。

三、新时期高校班级与寝室共建模式的要求

班级建设与寝室建设要协同发展,两者的和谐共建更易于形成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合力,要实现和谐共建即要从具体方面进行改革,也要从校园整体方向努力。

(一)将制度建设摆在共建模式的首要位置

制度建设是一切工作开展实施的基础,要实现高校班级与寝室的共建模式,就需要建立一套契合班级与寝室的共建制度,例如一个班级为一个团支部,一个寝室为一个团小组,几个团小组共同构成一个班级。共建制度将两者对于学生的教育功能紧密联起来,制度建立形成之后更需严格遵照执行。尤其要明确的是党、团、班和学生自身在这项制度中应履行的职能。要明确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干部选拔标准、学生干部工作守则、民主参与制度等方面的主体内容并建立多方组成的考核小组,保证制度贯彻的全面透明。

(二)将精神文化摆在共建模式的关键位置

班级与寝室共建模式的关键是提升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层次。文化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促使大学生建设优良的班风和室风,应当是每一名班级和寝室成员的目标。在建设班级群体文化时,应当将寝室文化作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例如,优秀班级集体的评选要以优秀寝室个数为基本指标、班徽设计作为共建的物化反映要包含寝室成分等。辅导员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促使大学生意识形态集体化,为进一步班级和寝室共建发展奠定思想和行为基础。

(三)将网络文化摆在共建模式的突出位置

网络文化与高校班级和寝室共建并不冲突,正确的利用引导能够起到突出的促进作用。传统的班级建设和寝室建设都不太注重信息化的应用。在共建模式下,需要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寝室都利用网络建立绿色、健康、文明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便捷的网络来获取信息、交流经验,转变一些同学不良的网络运用习惯,以迎合互联网学生工作的需求,发挥网络育人的作用。

四、结语

新时代高校班级与寝室共建模式的构建体现在制度建设、精神建设、网络建设等方面,是在保证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下促使高校的教育力度得以高效地发挥,大力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

猜你喜欢

寝室班级制度
班级“无课日”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寝室闹鬼记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某些单位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