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管理育人“一分钟工程”制度建设创新的思考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14期
关键词:育人制度思想

钟 黎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重庆 400020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等各方面的一项有机体,各个方面辩证统一,形成多效合一的育人模式。

管理育人“一分钟工程”制度体系建设是基础保障,是“一分钟工程”建设理念内化效果的体现。高校管理育人制度创新从顶层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设置,重视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评价体系和反馈体系;坚持情理兼具原则;坚持学生为主体;重视制度的激励效果等。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

学生的成长和特点与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呈现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应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随之调整。管理育人“一分钟工程”制度建设是用以规范和引导学生的保障,因而它的完善过程是个动态发展、不断调整的过程。首先,应当明确当前管理育人工作中有哪些不足,归纳不足,剔除育人管理制度中不合理的因素。例如,个别学校在设置奖、助等资助政策时,把学生成绩绩点和辅导员的考评作为主要评比标准,而忽视学生思想心理等领域的考评标准设置,这样的资助制度或许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获得“高分”,但却不符合管理育人的精神实质。可以考虑细化思想心理领域的考评标准设置,例如参加志愿活动的时长,见义勇为行为,个人或集体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等。其次,重视查找学生管理制度中相关规定的缺位。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的常规管理和教育扩展到网络虚拟世界,对于随意散播谣言,网络公开谩骂教师和同学,学生主播在直播平台相关言论,电子通讯作弊等行为进行明确界定是否构成违规等,并作出具体的规定。再次,引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法治教育等内容。青年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领域的“拔节孕穗”期,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当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立,加强落实,引导学生认同校园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建立每一堂考试前“一分钟”对学生进行“诚信考试,诚信做人”的教育的制度,例如诚信参考宣誓活动,考试签到表中增加诚信考试的相关标识。随着“依法治国”观念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育人管理也应当遵循“法治”这一原则。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和《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以高等学校制定章程改革作为切入点,依法办校、依法办学,推动高等学校整体改革。教育者在管理过程中,坚持管理程序正当合法,在各项“一分钟”管理环节中融于法治精神,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意识,赋予其自我监督和自我救济的充分手段。例如,在处分管理制度中引入诉讼制度,对于处分不服者,可以依照规定提出“复议”或者“申诉”,由班级同学和辅导员利用班级点名等会议的最后时间段开展复查,并由班级主要负责班委、涉事同学和辅导员签字确认,坚持一事一议,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开展有关法治精神、慎独自省、诚信考试等方面的“一分钟”教育活动,确认完毕后交由二级学院再次进行查实,最后交由学生管理部门,更加客观地确立违规事实;若复查后发现确有疏误,应当给予该涉事同学合法的“消除影响”权利,也能传递给学生知错能改的正确观念。最后,在评价制度和反馈制度的完善上,应当重视坚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合,知行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论,公开考核指标,并对考核结果给予一定奖励。管理学认为,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是调动个体积极性和参与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和反馈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树立信心,总结经验,完善自我。目前,高校教学评价系统相对比较完善,然而对于整个学校的“合力育人”效果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尤其是针对高校管理实效性的评价和信息反馈体系的相对缺失。在管理育人过程中,应当以综合的眼光构建新型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参与性更强,反馈平台及时,投诉渠道通畅。例如,现有的各项制度和标准不能一成不变,应当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学生群体特点的改变,加以调整。

二、坚持情理兼具原则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心理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层面的变化,除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的不断丰富,更为重要的因素是认知过程中情感体验的改变。情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流的桥梁,情感是生活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者的职责并不是单纯的“按章办事、按章办学”。高校管理育人“一分钟工程”建设创新应当重视在管理育人过程中,坚持“有情、有义、有序、有效”的人性化制度的理念。例如很多大三同学实习在外,有严格的考勤且来回时间较长,周末回校办理某些在校事宜时又恰逢学校放假,可以充分考虑到这一特殊性,建立规范的平台预约和代办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学生,也能够提高办事人员的工作效率。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管理育人建设应当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教育者应当重视秉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在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特点、成长背景环境、兴趣爱好、行为特点等;学生不仅应当自觉地遵守相关学生管理制度,更应当主动参与到管理育人建设中来,在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反馈中充当主人翁的角色,同时教育者要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帮助学生设置每一阶段的小目标,每一方面的小目标,每一科目的小目标,建立相应的考评标准,共同着力把育人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每“一分钟”。

重视制度的激励效果。怎样更好地激励人,一直是管理学所关注的重点。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逐步从生理、安全、归属感和爱、尊重一直到达顶端的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认为,高层次的需求具备的激励作用更大。管理学家赫兹伯格把管理因素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认为在管理过程中,保健因素只起到维持工作现状,使其不低于“一定的水平线”即可,而无法持续带来激励效果,例如物质层面的奖励,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应当重视那些能够持续带来积极满意效果的因素,例如成就感、荣誉感、理想信念等。在管理育人制度建立健全中,需重视体现理想信念等激励因素的设置,避免过分强调物质因素。根据网络调查问卷,在“你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必要”的问题中,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选择了“有必要”和“很有必要”选项,而在具体的例子分享题目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一件以上对他具有强烈“积极影响”的活动。可见当前大多数大学生能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带来这种感受的直接原因来自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设置是否合理,形式能否带来最优的激励效果。

猜你喜欢

育人制度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想与“剑”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