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级高职新生心理调查研究及措施
——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2020-12-08于俊红廖忠明彭金慧

山西青年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新生筛查量表

于俊红 廖忠明 王 雪 彭金慧 陈 萍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一、调研意义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受到社会环境、成长环境的影响,在学习动力、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困惑,因此产生不良心理,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直接危及到生命安全,严重影响到校园的安全稳定,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带来的人身伤害,完成每年至少一次的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显尤为必要。

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一)测查对象的总体情况

本次施测对象为2019级高职新生,共施测4559人,测查率97%。其中男生2593人,占56.9%,女生1966人,占43.1%;单亲家庭学生共有346人,有过留守、寄养经历的学生共有1126人,独生子女共有608人,家族具有精神病史的学生共有36人,少数民族学生共有339人。

(二)调查工具及内容

本次心理调查工具主要使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是心理健康测查的一个常规筛查量表,也可用来评定咨询前后心理问题变化所显现的效果[1]。测试结果只是反映作答时及之前一个短暂时间内(两周内)的状态。因此,测试结果显示有心理问题,面谈时不一定有问题。

2.抑郁自评量表(SDS)。该量表中,精神性-情感症状、精神运动性障碍各两项,躯体性障碍和抑郁性心理障碍各八项,量表反映的是患者的主观感受。

3.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大学生人格问卷调查的是大学新生入学时的精神卫生状况,可调查了解学生的神经症、心身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种学生的烦恼、迷惘、不满、冲突等状况。

4.SCL-90、UPI和SDS的联合使用。人的心理问题非常复杂,既有暂时性的心理问题,也有较稳定的心理障碍。SCL-90侧重于测人暂时性的心理状态,而UPI测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果一个学生在这两类量表中都被筛选出来,就尤其值得注意。SDS把有抑郁症状的学生筛查出来。UPI的分类不够精细,SCL-90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但有比较详细的心理症状指标,可对学生作更精细的了解,使得谈心更有针对性。三种量表的联合使用,能够使心理调查的准确性得以提升。

三、心理测查总体情况

按照SCL-90总分大于等于200分,因子[抑郁、敌对、精神病性]大于等于3分,SDS大于等于43分,UPI总分大于等于25分或等于0分,UPI第25、8、16、26题选择“是”选项的标准,筛选出需要关注的学生。其中2019级高职新生中共筛查出422人,其中单亲家庭学生共有54人,占筛查人数的14.7%;有过留守、寄养经历的学生共有128人,占筛查人数的43.5%;独生子女共有45人,占筛查人数的11.9%;家族具有精神病史的学生共有3人,占筛查人数的0.7%;少数民族学生共有56人,占筛查人数的15.3%。

四、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三年新生心理普查数据显示,筛查出的心理异常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SCL-90量表的筛选结果显示,2019级新生SCL-90总分大于等于220分的人数比例从2017年的9.74%上升到了2019年的12.58%,SCL-90各因子预警分数统计可以看出,新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在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强迫症状五个方面更为突出。SDS量表以及UPI量表的筛查结果中也能看出新生中存在抑郁倾向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且略有上升,UPI量表以及SDS量表在三年的筛查中交替使用,SDS预警人数比例从2018年的3.5%略涨至2019年的3.94%;UPI预警人数比例从2017年的12.33%小幅度上升到2019年的12.86%。

(二)原因分析

据调查,造成高职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既有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也有发展过程中自身主观的因素。

1.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很多高职学生高考失利不得已进入高职院校的心理失衡,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产生积极性,从而表现出情绪失落、焦躁或是厌学的状态。在对19级新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较多学生自述自己是由于生理或心理原因导致高考失利从而进入本校,实际的校园生活和自己的期望与想象相距甚远,从而难以进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2.新生适应问题。高职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在大学的环境里,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适应不良正困扰着相当一部分大学新生,使他们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

3.人际交往问题。学生进入大学开始了集体宿舍生活,有些学生会因为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的差异,会出现矛盾和纷争[3]。例如调查中发现有3.4%的同学当自己不受到别人理解时会和别人冲突,缺乏理性,易出现敌对情绪;5.4%的同学会有不同程度的怨愤和心情压抑,不愿和同学交流、合作,导致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在19级新生心理筛查结果中,人际关系敏感的预警样本比例为41.1%,位列第二,学生缺少人际问题较好的方式和技巧。由此引发的抑郁、焦虑、自卑、冷漠等负性情绪持续时间过长或泛化会引发情绪困扰,并且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很多大学生对于大学的专业并不了解,对所学的专业也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兴趣,对未来感到迷茫,对职业未来充满困惑与疑虑,这些都直接减少学习动机,并且对学习与生活产生直接影响。

5.家庭环境问题。部分学生因家庭氛围长期不和谐、留守、寄养、单亲、贫困等家庭因素,造成性格内向、敏感,多疑,缺乏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长期压抑,导致情绪低落、抑郁,可能会出现自卑感、自责感、无助感、无价值感,重者可能发展为抑郁症,甚至出现疑病、产生轻生的念头。

五、高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措施

(一)建立心理异常动态排查机制

坚持开展学生心理异常动态排查工作,明确要求对“心理行为异常”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日常排查。从学生经济、学业、心理异常、沉迷网络、思想偏激和生理疾病等多方面开展摸排建档,分析研判,分类指导,分级做好干预工作。制定了班级“心理状况报告制度”和“学院学生心理动态月报制度”,学院每月填写一份《学生心理动态月报表》,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上报的学生进一步约谈、排查、跟踪等。在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的基础上,下一步将加强流动排查力度,特别关注已被排查出心理异常的学生及心理问题康复期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尽量减少问题反复的状况。重点加强心理异常学生的建档工作,并针对这些学生开展帮扶活动。

(二)建设多重心理载体平台

1.文化载体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教育要注重生动性、融合性,以文化为载体聚集环境育人和文化润心,打造校园心理人文景观阵地,为学生提供优美环境、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的美好校园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陶冶身心,面对困惑,自主调节。深入开展“阳光行动”“互助行动”,构建和谐校园。

2.制度载体

建立完善标准化心理咨询及办公场所,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心理危机干预四级机制,每个二级学院的学生宿舍里均设有二级心理辅导站,学校和二级学院心理咨询室均配备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师和心理咨询师或有资质的专兼职辅导员、外请心理专家团队等,以适应问题、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情绪调节、挫折抗压等问题为主要内容,打开学生心扉,解答学生困惑,开展主题阶段指导,制定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3.网络载体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时间、空间等局限性,而高新的网络技术是心理教育重要的新型载体,再加二者有机糅合碰撞,必将为心理教育注入崭新的活力。新兴网络载体的开创,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运用,符合教育载体开发创新的要求,响应了党和国家鼓励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是非常有建设意义的探索和尝试[4]。

4.课程载体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搭建以通识心理知识、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心理教育平台,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有课程标准,有教学计划,有课表安排、有教学落实、有数据考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规范化。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大力开发《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大学生团体辅导》等校本课程,开通尔雅课堂,扩大线上教学,开放《恋爱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等线上课程,通过心理知识的推广,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守护学生心理发展,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爱己悦己的心理品质。

(三)加强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1.倡导咨询方式多样化,通过面对面的个体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形式,缓解或解决学生在学习、交友、情感、家庭、择业等方面的困扰;打造温馨舒适、亲和的专业咨询场所,积极推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服务进宿舍、进楼栋,进学院,打造“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等心理咨询专门场所,积极为广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专业服务。

2.加强朋辈心理互助。积极建立完善朋辈心理咨询员的选拔、培训、互助工作体系,为朋辈的同学们提供心理辅导的学生开展朋辈心理互助,建立心理辅导员帮扶队伍,加强同辈同学间的互助体制,心手相连,互帮互爱,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打造精品心理活动

针对各个二级学院的专业特色,将专业与心理活动紧密结合,打造出若干项精品心理活动,为学生走出宿舍、走出网络、走向操场、营造了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提供活动的空间与平台。

(五)家校联动,促进身心健康

家庭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往往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5]。例如从小缺失父母、家庭关爱造成的孤僻、偏激、不信任、不自信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老师和辅导员应通过电话、微信、QQ等多种沟通方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对于心理问题特别严重的学生,班主任老师要与家长实施日报机制,争取家长的信任与配合,提高家庭成员认识觉悟,让家长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的问题是家庭问题的产物,帮助他们重新梳理家庭关系,多关心和爱护子女,与学校积极配合,让心理问题学生感受到被爱、被关怀,使学生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新生筛查量表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筛查与干预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重获新生 庇佑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