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戏曲身段的表演形式和艺术价值研究

2020-12-08李天文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身段表演者形体

◎李天文

戏曲身段是中国戏曲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它指的是在舞台表演过程中演员角色的身份区别,演员按照角色演绎对应的台步,而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台步特点,包括有青衣、武生、花旦和老旦等各有不同。为了让艺术形象更加具有创造性,可以通过水袖、扇子、手帕等道具进行加持,让戏曲更加具有生命力。

一、戏曲身段的表演形式

(一)形体动作自然

在戏曲表演过程中,形体动作非常的关键,其是舞蹈化、节奏化和虚拟化的高度统一。通过人的行为完成戏剧情节,戏曲身段的创作体征就是根据戏剧创作而来,戏曲中人物造型主要是身法体现,表演者要根据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身段外化出来。例如:在不同的行当中“起霸”路数都基本相同,武生和小生却不同,有武气和文弱的区别。戏曲身段与其他类型的舞蹈相同,都具有非常鲜明的节奏感,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和变化,转变戏曲的韵白、唱腔、曲牌等。例如:在“卷席筒”中仓娃儿很生活化的念白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基本是利用了生活化的念白和形体表现刻画人物,通过艺术的美化和提炼呈现在大众面前。所以,表演者要预先充分地了解人物的情景、个性等,才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角色,博得观众的喜爱。

(二)形体动作生活化

戏曲艺术中很多的动作都来源于生活,但是跟生活中的动作又有不同,戏曲身段具有明确的生活意义,在戏曲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创作特征。例如:在话剧表演中,表演者在享受和闻花时的动作不需要表现出很欣赏,而且手脚都可以随意地摆放,较为自由。但是在戏曲中看花时需要用手遥指花的方位,目光要非常的真实,如果有铜鼓节奏还需要提起裙边,然后慢慢地移动至花开的位置,同时闻花体态要非常的浮夸。戏曲跟歌剧相比,戏曲唱腔中形体动作表现得更加内涵,而跟舞台剧相比舞姿更加具有生活含义。例如:在“秋江”中老艄公和陈妙常在一叶扁舟上的动作逐渐变化,跟客观环境的变化非常的吻合,而且戏中很多的舞蹈动作难度跟真实的生活非常相似,包括船头、尾表演者一高一低的形体动作,就好似真的在波涛中起伏一样,给人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另外,身段表演不仅具有节奏感、造型美,还有优美、浮夸的身段造型,这也是人物思想情感的表现形式,也是戏曲艺术的特色。

(三)衬托戏曲作品

在戏曲表演中身段表演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通过金鸡独立、老鹰展翅等动物形态,模拟化地融入到戏曲身段之中。表演者要更加丰富地展现出人物个性、形象,就要充分地运用其自身的形体动作,明确和掌握运用戏曲身段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在我国表演艺术中,舞蹈是一种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肢体语言,所以将动物换位舞蹈应用到人体之中。例如:在“十五贯”中运用了一些老鼠的动作形态,表现人物性格非常的狡诈和油滑。如果形体表演设计与作品有较大差距,那么这个戏曲身段的创作则不够完美,在一定层面上是一段失败的表演。所以,在形体表演创作过程中,需要根据作品来设计身段和外部形态,美化形态表演,让其更加地具有内涵和意义。

二、戏曲身段展现的艺术价值

戏曲身段在戏曲表演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我国戏曲文化较为深远,创作者们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运用艺术手段展示出来,进而衍生了戏曲艺术。戏曲中人物的性格、故事和造型都非常地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心态。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行为、语言、肢体、神态等表达情感,也可以通过夸张的动作来深刻地表现内心情感,展示丰富的生活方式等。所以,表演者通过生活中对角色的揣摩,分析人物性格、步伐等,连接实际进行良好的演绎。

戏曲身段主要艺术形式就是将形态、动率和美感高度的进行统一。在戏曲表演过程中通过戏曲身段对角色进行艺术润色,增加艺术的美感,让作品更加细腻和魅力,给受众带来更好的作品和享受。戏曲身段发展历程中,通过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也让戏曲身段艺术更加的多元化,转变了以往单一化的发展局势。例如:在戏曲表演中非常多开关门、上下楼的情景,通过将生活形态进行美化和提炼,丰富了艺术的功能。通过表演者表演前的角色分析和研究,才能够让受众在观察过程中体会到角色的情感情况、快乐、悲哀、恼怒等,让观众在戏曲中感悟和思考。

三、结语

综上,戏曲身段是戏曲表演中重要的表现方式,能够将实际生活展示出来,生活也让戏曲身段更加具有生命力。而且戏曲身段给予人们精神和视觉上的享受,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生活,在戏曲表演中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身段表演者形体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花灯戏身段浅析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对戏曲身段课教学的思考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