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初探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2020-12-08农翠玲

山西青年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内务学医复学

农翠玲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自2002年,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部位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参联自[2002]1号)文件,“大学生士兵”这个词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我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征集新兵,大学生“携笔从戎”应征入伍,是国家提高国防现代化发展和提高兵员文化素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学校高度重视征兵宣传工作,近10年来,学校先后为部队输送40多名大学生兵。这些学生都是保留学籍入伍,2年服役期满后退伍返校继续完成学业。

本文的退伍复学大学生是指保留高校学生学籍参军,且参军前未完成高等教育,服役期满后退出现役返回高校、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笔者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16年-2019年退伍复学的其中1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分析这些学生的现状和特点,为医学院校做好退伍复学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一些工作思路。

一、医学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的现状调研

(一)退伍复学医学生承受的学业压力更大

众所周知,医学专业是公认最难学的专业之一,需要学习的科目繁多、知识内容大、考试频率高。有意愿入伍的医学专业大学生多数是选择在大一或者大二期间应征入伍,两年服役期满后返校继续学业。返回学校后,学校将安排其进入该专业中当年的大一或者大二的班级当中就读,入伍前已经学习过的课程将不被要求再选修。但是由于专业学习时间被打断,且在部队期间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用于专业文化课的自学,在已学习知识已经基本遗忘的基础上又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内容,这对退伍复学的医学生来说无疑是困难重重、压力巨大。

(二)退伍复学医学生面临的校园适应内容更多

一是退伍复学医学生返回校园进入新班级后,要适应新班级中同学年龄都比自己小而带来的思想差异。与在校的大学生相比,退伍复学的医学生除了在年龄上比较大之外,在军营里养成的自律、服从意识及价值观等方面有时不会被班级的其他同学认可,可能会引发与同学间的矛盾。二是退伍复学医学生返校后,要适应自主学习和自主规划。部队里等级分明,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返回学校后,个人自由安排的时间增多,上课的课程形式由“理论课+实验课+见习课”组成,上课的地点由“教室+实验室+医院”组成,如何有效的学习并提升自己,需要退伍复学学生自己进行自主学习的规划和实施。

(三)退伍复学医学生可选的就业方向更少

由于医学类专业存在的专业性强、就业方向单一等特点,退伍复学的医学生毕业时,只能选择走向工作岗位或者继续考研考博,即便学成后在医院等医疗卫生系统相关单位就职,面临的也是许多职业大考小考,改行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或者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成功率都较小,就业方向狭窄。

二、退伍复学大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关注度不够。学校会在每年的9月举行一次当年退伍复学返校学生座谈会,但之后很少再组织类似的集体活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极少关注到这个特殊群体。

(二)管理和服务力度不足。学校缺乏专门负责办理退伍复学学生事务的部门,学生返校时办理手续,需要分别到学校的武装部、教务处、学工处等多个部门办理复学材料,甚至有时候一个部门要多次前往,手续才能办好,不符合目前学校师生办理事务实现“只跑一次”的工作目标。

(三)退伍复学大学生自身调节失衡。退伍复学的学生,需要短时间内从“士兵”的角色转换到“学生”的角色。在接受调研的10个对象中有8名男生,2名女生。男生们都认为返回校园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好的适应校园生活,而仅有2名女生则均表示较难融入校园生活,觉得不再是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孤独感和心理落差都比较大,人际交往困难。

三、推进医学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重视,做好退伍复学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于2018年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因此,学校可以成立退伍复学学生管理服务中心,挂靠学校武装部,制定各类手续办理流程和办事制度,指定专人为退伍复学学生办理各类相关手续,提供精准服务,形成有效的服务机制。同时,为退伍复学的同学提供专门的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增强退伍复学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提供平台,发挥退伍复学大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刚退伍复学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可以保持着在部队里严格要求自我、听从指挥、内务整洁等良好习惯,学校可以集中统一的安排退伍复学学生的住宿,成立“标兵”宿舍,对其进行宣传,使其成为学校宿舍内务建设的“亮点”和“招牌”,发挥退伍复学大学生的宿舍内务“榜样”力量。同时,在学校的国防教育、新生军训、消防培训演练及日常检查宿舍内务等活动中,聘请退伍复学的学生担任教官助教,将他们在部队里学习到的队列练习、内务卫生标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知识运用到校园生活中,既能让更多学生了解退伍复学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又能提高退伍复学大学生的自豪感。

(三)提高认识,制定相应促进退伍复学大学发展的政策

目前对于大学生应征入伍和退伍复学大学生的安置,国家层面制定的政策主要是在资金资助和就业安置方面,例如《财政部 教育部 总参部关于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等学校学生施行国家资助的通知》(财教[2015]462号)、《财政部教育部 总参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的通知(财[2013]236号)。建议高校制定一些例如在退伍复学大学生在部队立功受奖、协助学校完成指定活动的工作量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个人学分,或者在申请转其他专业时,退伍复学的学生可加分等倾向政策,以此来鼓励和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内务学医复学
探讨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问题的解决路径
儿子学医和父母成校友
许愿
开心复学
全面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华佗学医
“豆腐块”成长记
奏好人大内务司法监督“三步曲”
望子学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