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8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江苏 南通 226015)
引言:相对其它学科,数学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其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特别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能够真实地模仿或再现事物情境,通过声音、动画、图表等方法,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突出本节课的学习方向,活跃课堂氛围。需要注意,创设的情境要生动有趣,能引人入胜,并且符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日出”的动画,让学生大胆猜测,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分析太阳在升起时与地平面具有三种位置关系,进行类比,将太阳比作圆,地平面比作直线,得出圆与直线具有相交、相切、相离的位置关系。每当学生看到日出时就会想起这个知识点。通过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知识顺利引出,进而使其更好的理解与运用所学的知识点。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数学抽象性较强,教师在讲解重难点知识时,很难用准确、易懂的语言清晰讲解数学定理和概念,加上学生无法直接感知抽象的知识,导致教师的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借助多媒体,可以将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突破重难点[1]。例如,在讲解“几何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时,学生虽然可以明白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知识,但无法理解面动成体的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画图功能,画出圆柱、圆台、圆锥等几何图形,截取其中的矩形、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等平面图,把平面图根据设定的路径进行旋转,让学生仔细观察此过程,使其通过运动彻底理解面动成体的知识点。还可以应用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内容的讲解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重要的数学内容。
三、优化教学过程,制造教学高潮
教学重点通常是在情绪高涨的情况下进行的,通过多媒体中对平移、旋转、闪烁、缩放等功能的使用,使学生出现学习意识,产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一直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制造教学高潮,使其更容易理解重点知识。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设置讨论,采用剪拼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部分同学不明白该如何证明此知识点。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剪拼的模拟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使用辅助线的解题方法。通过多媒体,帮助学生使用比较、归纳的推理方法理解概念与推理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扩展教学容量,提高练习强度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利用多媒体,能够增加教学内容。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堂课的时间与所要讲的内容都是有限的,但每节课的学习强度又很大,在时间与练习量不成正比的状况下,通过运用多媒体,可以提高练习强度。在新内容讲解结束后,会有相应的练习题,将题目通过课件呈现在屏幕上,既节约时间,还增大了教学容量,留给学生更多时间进行练习[2]。在巩固练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闯关题,将练习变为竞赛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做题的动力,通过更多的练习展现自己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教师讲解概念与解题方法之后,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练习题展现出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解题,可以通过解题的准确程度进行比赛,激起学生做题的热情,提高联系强度,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五、揭示数形关系
数形结合一种较为常用的思想方法,可以通过此方法将比较抽象的数学文字和复杂的关系与图形相结合,利用以形助数或者以数解形的方法,将数学问题直观化、具体化,从而找到最简单的解题办法。利用数形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是运用数形关系进行教学的有效工具,可以利用过程演示、动画模拟等功能,解决函数、立体几何、线性规划等问题,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加深学生对数形关系的深入理解与把握。例如,在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的绘画功能,体现双曲线的制作过程,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轻松发现并总结出函数图像的特点与性质。
结束语: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唤醒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快速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拓展知识学习的范围,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