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推动高校发展研究

2020-12-08原国庆

魅力中国 2020年24期
关键词:校风治校文化自信

原国庆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一、“文化自信”促进高校思想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文化自信”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文化自信的核心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文化自信的核心体现,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党对高校工作的绝对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高校各级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党组书记要多到基层走走,多同师生接触,回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文化自信的重点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分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要求高校培养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国家意识,时刻把“四个意识”放在学生心中;社会层面要求高校教育学生要做到自由平等,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贴近学生,要在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注重共性管理,全面普及新时代高校学生的法治意识;个人层面要求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爱校、诚实守信精神,全面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坚持发挥思想政治建设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是高校文化自信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是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建设中的引导和引领成为重要任务。遵循思想政治、教书育人、学生成长规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要更加注重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网络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新阵地,现阶段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成为宣传思想的主媒体,高校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全面加强宣传文化自信,全面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使文化自信全面深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二、“文化自信”促进高校法制育人

全面依法治国,高校也在实施全面依法治校。文化自信促进法治文化,法制文化又促进了高校依法治校,所以文化自信促进高校依法治校、法制育人。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高校是社会的缩影,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依法治校,建设法治和谐校园成为了近年来高等院校的重点建设项目。依法治校是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同时亦是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体现,也是学校稳定发展、实现和谐的重要保证。

(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高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依法治校为载体。把法制和德制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高校法治文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法律文化体现普法、懂法、爱法、护法,而道德所强调的仁义,诚信,博爱,廉耻等观念,为法制教育提供价值导向。道德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法律的评价标准与推动力量,法律又在约束力上高于道德,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高校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两种缺失,一种缺失表现为学生心理的失衡,另一缺失表现为对法律的无知或法律对其不具有约束力。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如何去管控情绪,如何排解愤怒,如何用最恰当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通过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避免情绪失控,遵守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最终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及自我保护的能力,树立自强、自爱、自尊、自律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影响的目的。

(三)法制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法律教育应当是高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不仅要求大学生在校必须掌握一项基本课程,还应该开展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指导,通过相关法律教育指导,帮助毕业生毕业后在社会上少走些弯路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文化自信”促进高校文化树人

坚持文化自信,能够让高校这支队伍始终保持清醒的文化定力,使其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夯实自身的文化功底,充分释放以文化人、以德服人的育人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高校校园文化要以建设校园政治文化为灵魂,建设校园道德文化文基础,建设校园学术文化为核心,校园文体活动为助推,通过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等途径,大力建设和谐文明法制自由的校园文化。

(二)校风建设

文化自信促进高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校风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构建,优秀的校风有利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优秀的校风有利于大学生习惯的养成,优秀的校风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优秀的校风不仅能够使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反过来通过文化传播作用的互动,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从而加快学校自身的发展。

(三)学风建设

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及高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风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自信能够使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能够建立优良的校园学习氛围,帮助广大学生树立起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形成坚持真理、大胆创新的治学精神,严谨求实、刻苦钻研的治学态度,知行合一、科学规范的治学方法,逐步使高校学风建设由规范要求向习惯养成转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力争出工作新特色,出学生新典型,出育人新经验,出工作新成果。

四、总结与展望

新时代引领新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文化。高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做好高校法制教育,努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在学习中做文化自信的真心传播者、在教育实践中做文化自信的坚强组织者、在创新工作中做文化自信的自觉践行者,谱写新时代下高校发展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校风治校文化自信
说 校 风
校风的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对中小学依法治校的再思考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以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管理水平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浅谈高职教育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