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时代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
2020-12-08齐烁
齐 烁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7
“95后”这一代可以说是伴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现如今,他们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成为推动社会未来发展的储备力量。特别是近年以来,网络飞速发展,网购、网课、网上叫外卖……无一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时代背景下,利用网络快捷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要求。我们应积极关注网络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利用网络的优势,使其成为教育学生、宣传先进思想的新阵地和新窗口。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怎样教育好、管理好大学生可以说是我们高校工作者当今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时代下95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先了解掌握当今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才能找到方向,加以正确教育。作者通过日常谈心谈话、各类班级活动、匿名问卷调查、与学生干部沟通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对所负责的200余名学生进行了解与调查,初步总结出95后大学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这也是我们进行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一)以自我为中心,极具个性
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倍受呵护与关心。追求个性与时尚,使得他们更具活力。喜欢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看待事物,认为自己的想法很独特甚至只有自己才是对的。比如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键盘侠”,考虑问题片面,不懂得想要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先尊重别人,忽视他人的感受。同时,具有超强的自尊心,这一显著特点对于传统说教批评等方式的教育,不仅不会奏效,更会适得其反。
(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
对于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表现出超强的好奇心,愿意去尝试,这使得他们更易于获得前沿最新的知识,拥有新奇的视野。对于师长的传统教导往往内心有所抗拒,甚至认为网上的说法比现实中长辈的说教更有道理。
不轻易接受某些结论,更加注重以自己的想法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总把较新鲜或者符合自己意愿的观点作为真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高校工作者经常会感慨“现在的学生不好带”的主要原因。
(三)依赖网络,没了WIFI很不安
根据作者的初步了解,在所负责的200余名学生中,每天夜间超过12点熬夜玩手机的人高达90%以上。具体来看,有玩游戏的、看网络小说的、追剧的、刷微博、抖音等娱乐性App的,等等。平时各种网购,叫外卖,可以说网络几乎占据了他们的生活,就像大部分学生都承认这一点——“没了网,感觉很无聊、无所适从”。不得不说,当今95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
(四)自制力不够,抗压能力亟待增强
为什么会如此依赖网络,一方面网络的确可以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另一方面也是对现实的逃避。面对课业压力、情感上的烦恼等问题,他们更愿意去玩玩网游刷刷抖音来获取所谓的快乐,这往往使他们失去锻炼直面压力、抗击困难的机会。面对网络上的诱惑,没有足够强大的自制力,网络上的鱼龙混杂信息容易使本就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上当受骗,陷入困难挫折时就更易崩溃。我们时常会看到关于网瘾少年的各种负面新闻,以及陷入校园贷被逼无奈走上歧途,沉迷虚假网恋被骗导致精神崩溃等等类似的报道。
由此可见,网络对高校95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发展、道德法制观念等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众所周知,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既使得青年大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思维,又容易使其沉迷其中,耽误学业。作为高校一线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趋利避害,在详细了解当今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基础上,利用好网络,逐渐引导学生找准方向。在网络时代下,打造全新的思政教育阵地。
二、将网络打造成思政教育新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对拓展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与管理,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积极传递正能量。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面对思维活跃的95后大学生,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形式枯燥乏味难以引起“网生代”学生的兴趣。与其让学生“戒网”,不如创新方式方法,给予正确合理的引导。对此,作者认为:
(一)把握网络流行趋势,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
大学生习惯利用网络相互交流信息、发布观点,在一些大学生较为集中的网络互动空间、交流平台中,网络文化呈现出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形成了特有的网络符号、网络语言。因此,必须重视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掌握其在网络中的活动规律,熟悉他们的网络语言,理解他们的表达方式等,以便通过网络贴近学生,并展开有针对性的工作。例如,对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表情包以及网络流行语要理解和包容,一个表情包往往可以委婉、诙谐巧妙的表达出个人的情绪状态,有时胜过直白的语言,能避免在线沟通的尴尬。又比如“心态崩了”、“难顶”、“xswl”、“佛系”等这些大学生常用的流行语,并不是真的颓废和消极,相反这正是他们幽默风趣的表现。在与其沟通的时候,适当的运用会拉近彼此的距离,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
每个人对于网络的认识和利用情况各不相同,不要一味的打击批评学生的上网行为,对于那些依靠网络进行积极的在线学习、参与课外兴趣活动等行为应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而对于单纯沉迷网络的学生,应给予必要的关心,联合同学、家长、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以宽容、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二)大力建设网络新媒体平台,建设相应的思想教育阵地
现如今,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离不开网络,信息的通知与收取绝大多数都依靠网络传递。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贴吧等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设立思政专栏,进行切实有效的沟通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进行引导。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而这也是思政教育平台长久运营、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无论是发布通知还是正能量的文章、视频,在有学生留言咨询时务必做出回应,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活”的平台,一个对学生有用的网络思政窗口。所以,与学生的线上平台互动是首要。
对于平台建设,可以开发独具校园特色的网站版块,吸引大学生登陆,及时获取丰富的、具有先进思想的教育资料,引导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还可以利用网络直播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从教室带到课外,比如辅导员可以设立专用直播号,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茶余饭后开通直播,定期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活动,针对现在95后关心的话题进行线上讨论,加强与学生在生活中的交流;在平台上制作并发布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漫画、动画、微电影、小视频等,通过碎片化的信息传递育人内容,这样既达到了思政教育的目的,也以更亲和的方式传递了正能量。
(三)打造独特主题形象,让网络思政教育活起来
青年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的阵地就在哪里。可以打造契合大学生话语、与所在学校特色相结合的独特主题文化形象,让网络思政教育活动更具特色、亲和力,满足95后幽默、轻松、治愈等网络社交的心理需求,围绕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开展工作。依托独特文化形象践行校训,配合学校的大思政工作体系,以校园融媒体为运行平台,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建立专用网络思政资源库,生产原创文化产品。用视频、音频、小程序等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引申为一系列线下主题教育活动,以大学生共同认可、喜爱的形象作为宣传,创造深入人心的周边产品。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定期举办线下主题活动,比如以可爱的玩偶形象打造周边文化产品,奖励参与的学生,提升整体参与积极性。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网络思政教育更立体、更鲜活起来。
三、利用网络思政教育,注重大学生行为管理
网络思政教育可以积极的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此同时,作为高校工作者不可忽视网络对95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平时应注重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
(一)组织成立“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组
以高校学生思政教育职能部门和网络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等为主体,组织开展大学生网络实践活动。引领大学生将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践行,并加强宣传。对于取得成效的思政教育活动主体予以支持和表彰。另外,对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的情况予以监管把控,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过滤有害信息,加强留言管理,实行认证制度,规范学生上网行为。以点带面,加强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
同时,应当专门开设关于网络素养的相关课程,将学习成绩纳入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测评中,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素养的意识,使其身临其境,在无形中受到教育。
(二)发挥大学生自身能动作用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那些积极主动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一方面,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为先锋,重点培养一批思想先进的学生,做好点滴身边事,积极传播先进思想,逐渐在学生中树立起榜样,带动大家自发的向正能量靠拢。另一方面,我们要多提供一些机会和平台,鼓励帮扶学生成立自己的组织。比如举办线上红歌比赛、摄影大赛、线下公益活动等,促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操作和组织协调能力、抗压能力。并鼓励大学生在发挥能动作用过程中开拓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三)建立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系统
学校有关部门,都要积极介入网络思政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特困助学、线上党课、团课教育等版块,使网络活动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对学生网络中发布的信息要进行有效跟踪,及时予以引导。通过修订大学生行为准则,建立和健全网络法规,形成严格的学生网络行为规章制度。这样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网络管理,更加科学的规范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
四、结语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准确把握95后大学生的思想特性,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利用网络新媒体等手段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和管理方法,开辟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生教育与管理道路,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