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李约瑟难题”及其解答*
2020-12-08马雨刘皓
马 雨 刘 皓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一、“李约瑟难题”的提出及内涵
1937年,鲁桂珍、沈师章等人远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他们的到来对当时已在生物学领域名声斐然的李约瑟教授产生重大影响。李约瑟在与鲁桂珍等人的交往中逐渐发现,他们的智慧与自己的是并驾齐驱的,这使他产生疑惑: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显著,但为什么近代科学不产生于中国呢?这个问题使他魂牵梦绕,在此后的著作和会议上多次提及。直至1954年,《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诞生,李约瑟在书中写道:“为什么近代科学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他任何地方发展起来呢?”[1],至此,“李约瑟难题”公之于众,并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对于李约瑟难题的规范性表述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目前,李约瑟在1990年《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提出的表述,得到多数学者的广泛认同。根据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这一表述可以分为两个问题,第一问是:“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的多?”[2]第二问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2]要理解“难题”究竟在问什么,首先要理清“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这一时间段中,欧洲和中国的不同情况。这一时期,中国处于西汉中期至明朝中叶,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农学、医学、数学、天文学四大自然科学成果显著,应用于实践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中国古代科技走向巅峰。而处于罗马共和末期到文艺复兴前期的欧洲,在经历了古希腊时期的昌盛,开启了被称作最为黑暗的中世纪时期,古代科技不断走下坡路并跌入谷底,直至文艺复兴前期才有了明显的回升。也就是说,“难题”第一问实际在问:为满足实际需要,西汉中期到明朝中叶的古代中国在利用自然知识,进行科技发明方面,所取得成就要远远大于处于相同时期的西欧,究其原因何在?第二问在问为什么古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中国却没能产生近代科技,而古代科技落后的西欧却率先产生了近代科技呢?
李约瑟站在世界史的高度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其解答涵盖面很广,涉及到史学界、科技界、文化学界、教育学界等等学术领域。国内外学者纷纷参与其中,试图给这个颇具魅力的世界难题一个合理的解答。
二、“李约瑟难题”的经典解答
“李约瑟难题”自问世以来,关于其解答的讨论可以说是洋洋大观。但“难题”在时间上是古代到现代的跨越,空间上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正是其内涵之丰富和叙述背景之复杂,决定了“难题”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答案。多年来,学者们给出了林林总总的试解,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外部因素说和内部因素说。
(一)外部因素说
所谓外部因素说是指,从当时整个国家层面来研究抑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因素,强调最多的就是社会制度的影响。社会制度是一个总称,包含着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等,其对国家的影响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
第一,封建制度的长期束缚。公元前221年,始皇帝统一六国,建立封建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此后,这种制度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在政治上,皇权至高无上,拥有对百官的任免权,中央通过地方官员达到对全国的控制。在思想上,统治阶级为了统一国人思想,通常封闭信息,百姓消息闭塞,只得到有限的规定的知识。物极必反,过度的统一造成专制,专制与民主对立,而科学又与民主相伴而生,封建专制禁锢着近代科学的产生。西欧的封建制度存在时长和统治力度都不如中国,国王与教皇分庭抗礼,二者对峙之间滋生出不同的政治力量和思想流派,也给宣扬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虽然西欧的封建制度对近代科技的产生也有影响,却远不及中国。
第二,重农抑商的影响。重农抑商强调农为本,商为末。事实上,古代中国一直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人们生产产品用于自身消费,自给自足,没有改革创新的动力。重农抑商运用政府力量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是中国很多朝代都遵循的经济法则,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然经济社会的稳定,若只维持一定时期并无不可,但长期以往必然会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商品经济是刺激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商品经济中,商人为实现财富累积,满足致富欲望,会不断更新技术,以扩大生产。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欧各国的自然经济从15世纪末开始瓦解,并逐渐转入商品经济。这给了西欧国家科技创新的土壤,带动西方社会迅速发展,将仍处在自然经济中停滞不前的中国远远甩开。
第三、科举制度的制约。隋唐至清末实行科举制,目的是为朝廷培养官吏。在科举制度的鼓舞和刺激下,知识分子纷纷信奉“学而优则仕”,将从政做官作为第一追求,无暇探索自然。因而尽管唐朝在科举考试中设立了明算科,也是为了选拔官员为朝廷效力,并没有培养出数学家。明代时期将“八股文”作为考试内容,不允许考生自由发挥,这种死板的文体导致学者思想僵化。科学精神离不开创新意识,单一的儒家经典灌输直接限制和否定人们的自由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萌生。相较之下,欧洲的教育内容则宽泛很多,包括了天文学、解剖学、几何学等等。这些课程虽然没有突破宗教神学的底线,但给了人们认识自然科学的机会,这对近代科学的产生具有正向影响。
(二)内部因素说
除去外部因素,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科技不能很好地从传统进化到近代,从内部因素着手寻找原因也是很重要的,所谓内部因素说,就是从文化基因内部寻找“难题”的答案,主要包括文化特质、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等等。
第一、实用思想的阻碍。中国长期形成了一种重实用、轻理论的思想,中国人对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问题解决了就不会再深入研究,更不会做理论和逻辑分析。正如中国人很早便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并制定历法,但并不究其原理,因此没有形成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拖住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脚步。西方的科学思维却更重真理,追求知识。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便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定义和公理,并建立起几何学、光学、力学等等自然科学,这为西方首先转化为近代科学提供了基础。
第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通常重整体、轻具体,对于问题往往泛泛而论,并不深究。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中国人看问题往往处于混沌状态,观察事物只求粗和,不求精确。然而科技的发展要求创造主体具有分析思维,具有对问题的敏感性和好奇心,具有对研究的精确态度。相比之下,西欧人的思维方式则注重分析与综合,善于将复杂事物分为不同的简单要素,分别加以研究,最终将各个部分、各个要素有机的综合成一个整体。西欧人的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科技的发展。
第三、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国哲学呈现出思辨抽象和注重人事的特点。宋明理学中朱熹的自然观专注于形而上,他研究体系中的事物不是实体,只具有象征意义。过度思辨和抽象将其与科学知识相脱离。同时,儒学浸染使得中国哲学家们过于注重人情练达和政治伦理,显然抑制了自然知识的独立发展。在西方,自然哲学的研究客体以自然为重点,认为事物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催生了西方哲学注重逻辑性和理性的特点,而这恰恰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不同的哲学思想使得西方的近代科技发展远远超过中国。
三、“李约瑟难题”带来的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致贺信上强调了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纵观我国科技创新现状,在科技基础理论突破性发现方面,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不能与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匹配。这值得我们重审“李约瑟难题”,以史为鉴,促进反思。
第一,合理改革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为科技发展奠定根基。高校是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主要机构,高校的科研环境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不言而喻。然而,当前高校的某些不良现象不利于当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在今天,各种学术评审制度本是为了鼓励研究而设立的,但起的作用却与初衷背离。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奖励或者荣誉,会依据当时的社会主流或者适应“社会规则”,选择热门课题,甚至不惜违背自身的兴趣。这与古代科举制度限制大多数学子的研究范围,从而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类似。而众所周知,那些伟大的发现无一不是研究者按照自身的兴趣点,用其终身孜孜不倦的探究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合理改革高校教育制度,变革高校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做到去“行政化”、“官僚化”,提倡学生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而非数量,建立和完善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打破原来泾渭分明的文理界限,丰富选修课的内容,引导高校生发掘自身兴趣点,这些对于为科技发展培养人才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二,强化国内外学术交流,掌握前沿科技知识。封建时期信息匮乏,通讯不发达,科学知识传播很困难。而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化,但是学者之间依旧缺少公开性的、批判性的学术交流。学者之间的相互不同意,相互辩论并不是所谓的“不给面子”,真理越辩越明,拥有原创性、独立性思想的研究者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一个成功的科学家不仅要对自身的所学和所做有着清晰的自知,更要对与自身不同的学术批评拥有正确的态度,这样一种意识才是科技创新所必备的条件。因此,要提升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要在国内经常性的开展学者之间坦诚的交流会议,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强化国内与国际的沟通和合作。知识是无国界的,吸收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及时更新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信息,会使我们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四、结语
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对“李约瑟难题”的再探究并非是扬外贬中,而是在分析“难题”的原因过程中来促进对历史的反思,运用古今中外对比,找出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的束缚点,从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摆脱帝制背景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对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做出贡献,中国科技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