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有抑郁症遗传病史大学生情绪障碍的医教结合案例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危机辅导员

刘 佼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1600

一、心理健康重点关注对象的基本情况

W 同学,男,生源地安徽,家庭住址在本地,通过体育特长生身份特招进入我院高水平运动队,文化课时有旷课与挂科现象。在入学后的新生心理状况排摸调查问卷中,W 同学的原始量表分数37 分,在“是否有过轻生的念头”一栏中,选择了“是”,同时表达出了接受心理咨询的强烈意愿,希望能够尽快受到辅导员约谈。

据寝室与同运动队的同学反映,在与该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感觉该同学“不太合群”、“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比一般的男生要敏感得多”。此外,该生宿舍楼下的宿管阿姨反映W 同学一向独来独往,即使短期内有朋友也很快就彼此疏远了,看上去有些难以接近。辅导员一方面马上联系了与W 同学的约谈;另一方面打电话约谈家长反馈该同学在校情况,请家长一起关心该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另外,将其作为学习困难学生列入重点关注对象。

W 同学辅导员在与其约谈之后得知了如下情况:家庭状况方面,W 同学大约在三、四岁时父母离异,他被判给父亲,父子相依为命。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出于现实生活考虑最终选择了再婚,W 同学与自己的继母关系一贯比较冷淡,平时疏于与家庭成员沟通。三年前,继母再给家里添了一个弟弟,他从此自我感觉在家庭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更加不受重视、感受不到来自家人的温暖,自述“我好像住在一个寄宿家庭里”。但是,善良的他仍然很爱自己的弟弟,经常会在朋友圈里晒出和弟弟一起玩耍的合照。生理状况方面,他表示入校前在足球队训练时头部受过伤,导致现在睡眠质量明显下降、记忆力也因此受损,会时常忘记自己刚刚做过的事情,开学时单单记住自己的学号就用了很长时间。这种情况已经影响到了W 同学的正常学习生活,凭本人的自身调节无法改善当前状况。在了解上述情况之后,心理辅导员将该生情况上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并征询问题解决建议,后结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反馈建议建议在告知家长的前提下,由辅导员陪同该同学去市精神卫生机构进一步评估学生心理状况。同时学院将该同学列为心理重点关注对象,上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备案。

二、案例发生过程

大二第一学期开学后不久的某天晚21 时许,W 同学与父亲因生活琐事大吵了一架,言辞非常激烈,并愤然离家出走。家长联系了辅导员以及W 同学的室友帮助寻找该生。次日晚间W 同学回到了宿舍,神情委顿,情绪暴躁,拒绝与室友同学和辅导员进一步沟通。为了稳住该同学的情绪,辅导员暂时退出了寝室,并打电话告知其家长该同学已经找到。凌晨2 时左右,待该生因疲倦进入睡眠,该生辅导员与心理辅导员老师将当晚相关情况上报学院直属领导。

三、医教结合的心理干预过程

次日晨,W 同学辅导员与心理辅导员再次来到该生宿舍楼,据宿舍管理员及其室友同学反映,该同学清晨起床之后情绪趋于稳定。上午9 时许,辅导员再次进入W 同学的寝室,请其他同学回避,同时试图进行心理诱导与干预。在整体干预过程中,心理辅导员循序渐进地与该生探讨之前他与父亲之间发生的不愉快及其对该生心态产生的影响,逐步取得了W 同学的信任,同时W 同学的情绪逐渐平缓下来,也逐渐开始听从与配合心理辅导老师的要求。

经过进一步的心理疏导,学生谈到了离家出走当晚确实再度产生轻生的念头,但念及家人和可爱的弟弟终于放弃了这个想法。同时,他还谈到自己的父亲与叔父均患有抑郁症已达十几年,属于长期服药控制病情的状况。因此缘故,父亲的情绪也不太稳定,对他的教育属于简单粗暴的类型,并经常用轻易的否定来打击他的自尊心,同时对他的期望过高。继母虽然没有苛待他但是却对父亲言听计从且对他的关心不足。在言谈中,他一句也没有提到自己的生母。他自述在生活中尽力表现得随和阳光,哪怕委屈自己也要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好相处,这种生活令他感到疲倦厌世,有时他会感觉自己身体里有两个人在对话,感觉身体里有一团乌云在吸引着自己。

面对学生出现的情绪障碍,辅导员建议学生去正规心理机构诊断指导,并于次日在告知家长的情况下陪同学生一起前往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同时鼓励他正视自己的状况,疏导他正确客观地看待心理咨询行为。心理问题是人类成长过程中正常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像感冒、发烧这样的生理问题一样正常,医学给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状态定义了不同的标准,所以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是同样的原理,要正面看待这样的问题,并且现在社会也不会有歧视这类问题的现象,并表示在他大学期间会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帮助他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谈话,学生有很大的触动,他表示自己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多跟自己的父亲谈心,多跟人接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如果有需要咨询会来找辅导员陪同解决。

四、医教结合干预结果

(一)对W 同学室友的危机后干预

为避免W 同学的情绪障碍问题对同寝室其它同学的日常生活造成潜在的影响,由学院心理辅导员通过单独谈话结合小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方式,协助相关同学释放该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务必注意降低周遭环境对相关事件的敏感度;通过对情绪障碍同学与受影响同学的双向心理辅导以协助所有同学逐渐适应危机干预后的正常学习生活。

(二)对W 同学状况的实时跟进

该同学由辅导员陪同前往本市精神卫生中心后,经诊断属于较常见的情绪波动情况,并未对该生作出抑郁症等病理性诊断。即便如此,该同学辅导员与心理辅导员一直定期与该学生家长沟通互动,了解他心里状况的最新进展。同时经学院与家长双方协商,给W 同学办理了短期休学用以进行心理调整。本学期初,在了解到该生的恢复状况之后,辅导员按时提醒家长准备好复学相关材料来校办理入学手续。该生复学后,学院会持续关注W 同学的心理发展状况。

五、案例总结分析后的经验与建议

(一)辅导员与学业导师等学生工作者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心理健康常识

随着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导致的竞争加剧,相当一批青年学生正在面临各种各样心理危机的困扰,如情绪情感的稳定性危机、恋爱危机、人际交往危机、求职择业焦虑造成的等等①。从事学生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或学业导师一定要具备基础的心理情况预警常识才能有效地将问题与矛盾及时化解。本案例中,辅导员在与学生日常交往过程中敏锐的发现了W 同学可能存在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建议其到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就诊,并将自学的一些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运用到工作当中,帮助其走出困境,恢复健康。

(二)对在校大学生大力普及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生只有从自身出发,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了解,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心理健康的意识,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的调节,主动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因此,在大学生中普及与推广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进行心理状态调节的能力,不仅事关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校园环境的和谐,家庭的幸福以及社会的稳定。

(三)充分调动周围同学的积极性,助力专注对象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

通常,大学生群体对周围同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通常具有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更确切的了解。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周围同学的积极性与同理心,从而对心理危机做到早发现、早预警。遇到心理危机突发的紧急情况下,学生干部与关注对象的室友、好友等也能在相关教师指导下也有效地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从而形成一股心理危机干预的合力。在本案例中,正是W 同学和好朋友的帮助,成为他重要的社会支援,对他的心理状态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学院和学校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化解学生心理危机

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健康的修复工作,关系着学校学习环境的和谐、学生家庭的幸福乃至于社会环境的长治久安。因此,在心理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学生所在学院与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必须群策群力,依靠集体的智慧和专业人士助力以化解矛盾与危机。必要时可以引导发生心理危机的同学调整学习的节奏,如减少选课门数、申请短期休学等来缓冲心理危机造成的伤害,逐渐将状态调整到比较平稳的水平。

(五)心理危机的干预需要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

根据一项2015 年发布的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②,通过心理测评系统中SCL-90 症状自测量表对1210 名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中大多数人的家庭与心理支持体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取得家长的同情理解与密切配合,学校也应采取一定手段来帮助扶持与完善学生的家庭与心理支持系统。同时,心理危机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对于学生生命安全的保护,家长也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必须将家长动员起来与学校密切地配合,在共同化解学生心理危机的同时,能给学生的心理状态复苏提供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③。

注释:

①马建青.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论丛[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3.

②刘培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大学大众·教师版,2015(07):156.

③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7.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危机辅导员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危机”中的自信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