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酒酿蛋的食俗
2020-12-08□邱
□邱
一
酒酿蛋在客家地区非常流行。酒酿蛋,顾名思义就是酒酿和鸡蛋的组合。其原料之一酒酿,又称江米酒、糯米酒、甜酒娘、娘酒、醪糟等,酒酿的原料是糯米(江米),通常是当季新产的糯米。客家人坚信只有新鲜的糯米才能使客家娘酒萦绕着浓郁米香和清甜,而陈米会使酒酿的香气不足和酒液偏苦。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淘洗干净蒸熟,摊开晾到温热,加入发酵剂(酒曲),放入瓮中发酵而得的酒浆。在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米酒,人们用能不能酿出好酒作为衡量女子持家能力的一个标准。越是弥足珍贵的味道,做法往往越是简单,极简法则同样适用于酒酿蛋,只需将鸡蛋、酒酿、水、糖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比例放在炖锅里,小火隔水炖半个小时,起锅食用。或者在开水中加入红糖、姜末,然后打进鸡蛋,煮熟,将蛋与汤盛入碗中,放入酒酿即可食用。
赣南是丘陵山地,夏天气候潮湿,冬天寒风凛冽,所食之物宜温忌寒。民间多自家酿酒饮用祛寒除湿,自种糯稻,糯稻一般种在坑田里。坑田位于两山之间,阳光不足,一般只栽种一熟的大冬糯或八月占。大冬糯米性最黏,以之酿酒最佳,比早糯为良。又有白壳糯、红壳糯、鸦禾糯,名目繁多,总以大冬糯为最普遍。乡民对糯米的需求量大,除了冬天酿酒外,通常磨成糯米粉日常做米,清明节做艾叶米,端午包粽子,中元节做蕉叶米,以及打年糕、做糍粑。
二
过去,酒酿蛋不是随意就能吃的,一般都是在特定的场合给特定的人吃,比如:在早些时候妇女生产是请产婆到家接生,替婴儿洗澡,主家都会为产婆准备一碗酒酿蛋,并包个红包表示感谢。在赣南客家地区产妇坐月子都要吃酒酿蛋、姜酒鸡,娘家、婆家提前会养三黄鸡,攒鸡蛋、酿好酒,妇女产后气血损耗大,要求进补,应食用大量酒酿蛋、鸡,酒酿具有化瘀催奶、恢复元气之功能,深受客家人的喜爱。客家妇女不仅承担着生育的职责,还需要劳作,要快速恢复身体投入到劳作中去。孩子满月后要举行“满月”仪式,请理发师到家里给婴儿刮胎发和眉毛,后抹上木梓油(茶油),主家需要给理发师红包一个,并请吃一碗酒酿蛋。女孩月经初潮时,母亲会做一碗热腾腾的酒酿蛋给她吃,说是能滋补养血,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具有成年的仪式感,若是常吃的话,久而久之能使女孩子面色红润,看起来更温婉动人,这倒是容易理解。出门在外的游子求学、务工归来,还没进门先闻到的必定是酒酿蛋的味道。如果家人生病了,病好后,一家人一起吃酒酿蛋,表示这个难关过去了。吃了酒酿蛋,接下来一家身体健康,这是寻求吉祥的心理依托、获得保护的心理安慰。
男女双方谈恋爱期间,男孩子第一次带着礼物登门拜访女家,女孩的妈妈如果对男孩子很满意,会给他煮一碗酒酿蛋,一般是三个,他们认为三是一个吉利的数字。结婚当天,男方带着伴郎前往女方家接亲时,进门后丈母娘要给新郎备一碗酒酿蛋,也有给伴郎准备酒酿蛋的。新婚后第三天,女儿带着女婿“回门”,俗称“做头次客”。女婿刚进门,丈母娘就会给女婿端来酒酿蛋,这时的酒酿蛋是一对一对吃,寓意新人和和美美、早生贵子。也有相传必须在酒酿蛋中加入少许食盐和滴入几滴油,意味二人有缘。因为两个鸡蛋表示男女二人,“油盐”与“有缘”在客家方言中近音,故寓意“二者有缘”。往后每年的大年初二,女婿早早约好连襟们带着妻小到丈母娘家拜年,丈母娘都要给女婿们煮酒酿蛋。为了表达对女婿的喜爱,生活困难的时候,觉得酒酿蛋是好东西,女婿是贵客,才能享受这种待遇。作为女婿要体会丈母娘一家人炙热的感情和对自己的殷切希望,对妻子更加珍惜,度过幸福和谐的一生。
在葬礼中有一个重要环节“报丧”,即要及时报告给亲朋和邻居,一般小殓后将死讯报告亲朋,也有请屋场族亲前往报丧,丧家使者一般只在门外跪告死讯,亲朋、邻里都要给丧家使者煮三个酒酿蛋。如果没有煮酒酿蛋会被视为不懂礼数。落葬时上山前需要给“八仙”(抬棺的人)煮酒酿蛋,在落葬日的前一天晚上需要请族亲、亲友吃饭答谢,俗称“白喜事”宴席。忙完宴席,主家煮酒酿蛋慰劳前来帮忙的族亲。
三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不断加快,赣南的酒酿蛋食俗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制作的场合更随意,不再是特定的场合才煮酒酿蛋,逐渐出现在大街小巷的早餐店中,是方便、美味又营养的早餐,是冬天围炉闲话的小吃,是老人、女性暖身的补品。由于商业发展和技术革新,酒酿不再需要自己酿造,商场里随时都可以购买到即食碗装酒酿。至于在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姻亲关系)的沟通往来中,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学子也到更远的城市求学,回家的次数更少。对于女婿什么时候该带妻小去看望丈母娘的事情也相对随机,通常是在过年、小孩开学、返乡处理事情才会去拜访,母亲早早做好一些酒酿,留一些土鸡蛋,等着子女回来,亲手端上一碗暖暖的酒酿蛋。
其次,酒酿蛋在制作地域空间上的延伸。随着外出人员的增加和交通的发达,对于游子来说,酒酿蛋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很多客家餐厅提供酒酿蛋作为餐前点心。笔者每年在开往深圳、上海等地的列车上,都见到过两鬓斑白的父母一手提一桶鸡蛋一手提一桶油或者酒酿。他们一路辗转,给远方的儿女送去慰藉心灵的家乡味道。如果家中产妇在城里生小孩,老人家更是早早到村里收集鸡蛋,酿好酒酿送到城里。2019年贾樟柯的新年广告《一个桶》讲述了过完年青年男子带着妈妈给他的一个沉重的涂料桶,从黔江区乘坐摩托车、轮渡、城际巴士到达重庆。回到住处打开这个又大又重的桶时,才发现里面装了用细沙包裹着的一个个标着日期的鸡蛋。这则广告引发了在外游子内心深处的共鸣。身处异乡的人们,与亲人在地理空间上异常遥远时,家乡的食物是抚慰乡愁的良药。偶尔邀请同城的老乡来一起吃饭、油炸米、煮酒酿蛋。笔者在不同的城市参加过一些同乡会、同学聚会,他们都有一个微信群或者QQ群,时常相邀一起,春天是郊区采艾草做艾叶米,冬天就是分享父母邮寄的鸡蛋、酒酿、紫淮山、煮酒酿蛋、炸番薯、紫淮山米。相聚既讲到家乡美食、儿时生活和家乡的记忆,又谈到对未来的畅想,很多故事都是相聚之后才发生的,原本不相识的同乡因为相聚就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感情,很多人趁此机会还能找到一生相随的伴侣,似乎这一生离不开的都是一份家味,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成为可能。旧的功能慢慢被忘记,新的意义在滋生,这也许是传统食物与社会变迁之间慢慢适应的方式。
作为赣南客家山区的一种传统食物,酒酿蛋的原料充分体现了赣南的生态特征,是当地民众从自然中不断摸索得到的产物。它承载着表达感恩、庆祝、祈求平安、强化姻亲、家族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多种功能。在家庭生活中,则充满了关爱产妇、呵护子女、和睦亲邻的朴素观念。如今,酒酿蛋食俗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已发生变化,也增添了新的功能,成为游子心中乡愁的味道,更成为地方性认同的纽带。这正是食俗与生活方式变迁不断适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