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2020-12-08肖雪
肖 雪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四肢骨折是临床常见且常见的创伤。 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降低残疾率并改善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康复时间长且效果缓慢,许多患者不能坚持长期功能恢复,甚至终身残疾。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通常通过手术治疗[1]。 在四肢骨折的治疗中,除了治疗方法外,术后护理也很重要。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对于四肢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为了提高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愈合效果和功能恢复,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的68例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满意度、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护理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关节功能、肢体僵硬等的出现率,分析了整体护理对四肢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的68例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年龄23-77岁(45.68±2.24)岁。男20例,女14例。体质量41-82kg,平均(62.56±2.71)kg。文化程度小学有7例、初中8例、高中10例、高中以上9例。车祸伤引起四肢骨折有10例,摔伤引起四肢骨折10例,其他因素引起四肢骨折 10例。四肢骨折患者合并糖尿病11例,四肢骨折合并骨质疏松5例,四肢骨折合并消化系统慢性疾病有1例。对照组年龄23-79岁(45.11±2.24)岁。男20例,女14例。体质量41-82kg,平均(62.56±2.71)kg。文化程度小学有7例、初中8例、高中10例、高中以上9例。车祸伤引起四肢骨折有10例,摔伤引起四肢骨折10例,其他因素引起四肢骨折 10例。四肢骨折患者合并糖尿病11例,四肢骨折合并骨质疏松5例,四肢骨折合并消化系统慢性疾病有1例。2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开展整体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四肢骨折后,由于行动障碍和预后不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此时,医务人员应积极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并在心理上指导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人格特征。让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待遇。对于没有四肢骨折史的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给予患者更多的护理和安慰,以便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能够尽快适应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角色;对于有四肢骨折史的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护士应耐心地回答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问题并安抚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情绪。(2)饮食整体护理。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应根据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康复期间的康复要求和身体所需的营养,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饮食计划,鼓励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多吃含钙食物,补充关节营养素,加速四肢骨折的愈合。(3)按摩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四肢骨折病人的身体状况,协助按摩四肢骨折病人的肢体,改善血液循环。(4)药物治疗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指导四肢骨折病人按时同时服药,并提前告知四肢骨折病人一些不良反应,以便四肢骨折病人可以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更好提高依从性。(5)肢体训练。四肢骨折病人由于身体不适,加之神经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倦怠训练,导致恢复效果较低,可根据四肢骨折病人情况循序渐进开展锻炼,先从床上被动锻炼逐渐过渡到下床训练和日产生活能力训练,并注意调节训练方案,给予四肢骨折病人鼓励,使四肢骨折病人保持训练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6)通过中医和按摩,热敷和针灸等物理疗法,可以刺激神经生长,维持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定时协助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翻身,预防压疮[5-6]。
3 观察的指标:比较2组满意度;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护理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关节功能;肢体僵硬等的出现率。
4 统计学处理:SPSS15.0软件,分别t、卡方(x2)统计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的满意度是34(100.00%),对照组则是20(58.82%),P<0.05。
5.2 2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关节功能对比:护理前2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关节功能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关节功能分别是(6.01±1.92)分、(61.21±5.67)分、(66.66±5.88)分,手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关节功能分别是(4.07±1.24)分、(82.21±1.77)分、(81.21±1.56)分;观察组患者手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关节功能分别是(6.01±1.42)分、(61.45±5.05)分、(66.14±5.22)分,手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关节功能分别是(1.27±0.67)分、(96.21±2.11)分、(95.02±2.11)分。
5.3 2组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对比:观察组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分别是(3.37±1.15)个月、(12.23±2.57)天、(2.56±1.21)周。对照组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分别是(4.36±1.55)个月、(18.45±2.12)天、(3.35±1.21)周。
5.4 2组肢体僵硬等的出现率对比:观察组肢体僵硬等的出现率更少,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有1例,对照组出现了6例并发症。
讨 论
随着交通事故数量的增加,四肢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其原因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和累积性应变。四肢骨折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剧烈疼痛,内出血,发烧等,导致主动性紊乱。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疾病恶化,导致永久性损伤,并导致严重死亡[2]。治疗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的预后,促进康复。
整体护理,包括心理干预,康复锻炼,饮食干预和生活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和生活干预是康复锻炼的基础。通过这些护理措施,护士可以更好地与四肢骨折患者沟通,有效地了解四肢骨折患者的问题,并建立良好的与四肢骨折患者关系等[3-4]。可以有效地进行康复锻炼以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的依从性。在整体护理方面,医院采用多种整体护理方案相结合,强调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心理因素和心理需求,使四肢骨折患者有明确的锻炼目标,并促使四肢骨折患者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其营养情况和加速四肢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关节功能恢复,并提高四肢骨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5-7]。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开展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关节功能、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肢体僵硬等的出现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更好,P<0.05。
综上,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