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对策探讨

2020-12-08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股骨微创手术室

田 力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转子间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群中,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情况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比重逐渐上升,使得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提升,而超过50%的髋部骨折患者为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人较为容易出现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情况,通常该类患者的平均年龄要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一般大5岁左右[1]。粗隆部因其血运条件较好,骨折后愈合效果较为理想,但较为容易出现髋内翻的情况,转子间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人长期卧床休养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2]。转子间骨折多数是由外力撞击等因素导致的,因而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避免受创是预防的重点。转子间骨折患者需要接受手术进行治疗,微创PFNA是目前临床最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得到了认可,但目前临床仍然缺少对该项技术的研究。我院为推进临床医疗技术的进步,决定对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对护理的要点进行总结,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微创PFNA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共计抽选45例,男性2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为54-83岁,中位年龄为(63.7±5.6)岁;其中21例为左侧受伤、24例为右侧受伤;存在合并高血脂症的患者10例、糖尿病的患者23例、高血压病的12例。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患者意识清醒,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2 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微创PFNA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具体措施为:(1)术前护理。进行手术前对所有患者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估,本次研究对象均为老年患者,多数存在合并类疾病,并且因年龄较大,自理能力较差,并且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的情况。在术前给予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心肝肾、营养情况等检查,对患者存在的合并性疾病进行治疗和控制,保证患者机体功能能够维持在最佳状态后,可择期进行手术,这样保证了手术的预后效果。因缺乏相关病理知识、理解能力差,所以与其他年龄阶段的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普遍存在沟通障碍的情况,再加上对手术存在恐惧,使得多数患者进行治疗前会出现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使用通俗易懂的言语为患者简单讲解转子间骨折的原因以及微创PFNA的治疗原理,着重讲解一下微创PFNA的治疗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患者增加治疗的信心[3];(2)术前手术工具准备。护理人员需根据微创PFNA的手术需求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包括骨科电钻、电钻保护套、微创PFNA相关仪器、高频电刀、牵引床、C型X光机等,同时需进行灭菌、消毒工作[4];(3)麻醉护理干预。在患者健侧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并且安装连排三通进行麻醉给药。患者在进行麻醉前会出现紧张的情况,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情绪适当的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通过语言沟通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的情绪,同时在进行麻醉操作时,还需对患者的肢体进行适当的束缚,避免患者在麻醉的过程中因躁动而出现意外情况[5];(4)体位摆放护理。对患者进行麻醉后,护理人员需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并且检查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将患侧肢体固定在牵引架上,在患肢脚踝和足跟的位置垫上垫子,男性患者还需注意避免压到其外生殖器。完成体位摆放和固定操作后,护理人员再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将C型X光机摆放在患者患肢旁边;(5)手术巡查护理。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并且多数伴有合并类内科疾病,所以在手术的刺激下容易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的情况,为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持续地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保证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发现并且汇报给相关责任医生,同时积极配合相关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为避免患者出现术后低体温的情况,护理人员需保证手术室内温度适宜,对于裸露在外的皮肤进行适当的遮掩,为其保暖[6];(6)体内循环系统干预。在健侧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合麻醉医生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操作。老年患者心肺功能衰退,机体对于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体液调剂功能不理想,如手术过程中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量过度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的情况,进而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所以在手术的过程中,需持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根据患者耐受性对输液的速度以及用量进行调整;(7)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持续监测包括脉搏、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浓度、血压、呼吸频率等在内的生命体征,并且根据患者的原发病特点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指标监测,例如:对于心血管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有创血压,对其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如患者有需要可对其进行血气分析,如出现异常情况,迅速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8)无菌操作护理干预。手术前护理人员已经对手术所需的工具进行灭菌、杀毒处理,但因患者患肢摆放的特殊期和C型臂的使用,加大了手术铺单的难度,因而要求机械护理人员需熟悉PFNA机械的使用方式,能够进行熟练的操作。护理干预的也要保证在无菌的状态下进行,以免患者出现术中污染的情况,对于后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3 结果:结果显示,本次进行微创PFNA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并未发生意外情况,并且术后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护理干预达到理想效果。

讨 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发病率较高,老年人因存在一定的肢体功能障碍,所以出现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几率较高,成为该病的高发人群,目前临床认为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最佳方案为微创PFNA治疗,其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均得到了临床普遍的认可。但同时因手术设备的相对特殊性以及老年患者的特殊性,使得手术护理干预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在本次研究中,对于微创PFNA的手术室护理干预重点进行了分析,对于术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研究,结果较为理想。

本次研究对4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了手术并且术后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并发症,因而可以证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微创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重要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同时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年患者的皮肤与其他年龄层的患者相比较为敏感,股骨转子间骨折后采用被动体位时,其受压位置出现压疮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年龄层的患者,因此在牵引床上固定体位时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好松紧度,过松会使得体位固定不牢固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而过紧又容易影响血液循环引起压疮[7]。老年患者因脏器功能有明显的下降,因而对于麻药的吸收和排泄存在一定的困难,与其他年龄层患者相比周期较长,因而显示出了手术过程中监测生命体征的重要性,如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向主治医生进行详细的汇报,同时配合麻醉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以免导致不良预后效果继而引发医疗纠纷。本次研究还根据老年患者的机体情况、合并类疾病等特征加强了对个别生命体征的监测,保证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配合相关责任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减少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的因素,保证手术的预后效果。

因而可以得出,对于接受微创PFNA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对于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有效的预计,最大程度降低了手术的风险,保证了预后效果,故而建议临床可以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股骨微创手术室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