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际友人援助中共研究述评
2020-12-08张小雅
张小雅
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对中共的歪曲报道,外界对中共及其方针政策都存在着误解,之后众多国际友人来到中国进行援助,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共的歪曲报道。同时国际友人远赴中共所在边区积极地投身于各方各面的建设,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梳理学者们对国际友人援助中共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一、研究的主要观点
目前,国内学界对抗战时期国际友人对中共援助的研究有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理论成果,主要观点集中在中共主动争取援助、援助中共内容和对中共援助作用这三个方面。
(一)关于抗战时期中共主动争取援助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具有世界性,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国际援助问题时也把它作为一个国际战略问题来对待。
中国共产党领导们对积极争取国际友人的援助在思想上体现出高度的重视,毛泽东早在1935年就明确提及“我们的抗日战争需要国际人民的援助”。[1]毛泽东从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积极争取外援,但不依赖外援,对外援要区别对待的战略思想。它对于正确处理国际援助问题,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当时,中国共产党所处边区是政治指挥中心,同时也是抗日根据地的后方。边区在共产党的政策领导下,有序开展对外交往活动,使很多国际友人去到延安给予援助,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3]
(二)关于国际友人援助中共内容研究
抗日战争期间,有很多国际友人来到延安及周边地区访问或工作,给中共提供了很大的援助。援助中共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舆论宣传援助
抗战时期有大量的外国记者参与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报道中,他们用文字的力量真实的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使国际社会知道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
张文琳认为外籍记者来到中国后,不仅向外界报道了真实的中共,称赞边区民众,使所在边区有了民主的萌芽,而且还高度评价了中共领导的方针政策,激发了中国人民积极抗战的斗志。[4]同时外国记者来到中国共产党所在边区,客观真实地把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出去,对中共领导人进行了个人采访,推荐了一些外国的期刊和报纸,通过这些中共领导人及时掌握了外界信息。[5]正是因为这些记者的宣传报道,进步青年们才投身中国革命,积极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
2.医疗援助
医疗援助在国际友人援助中共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抗战期间有很多国家的医护人员及医疗队来参与医疗援助,救治伤员,筹备医疗机构。
刘强记叙了在白求恩牺牲后,公谊会医疗队对华进行医疗援助,赞扬了公谊会医疗队患者第一,生命至上的工作态度。[6]张启安记述了援华医疗人员及医疗队高尚的医德,赞扬了援华医疗人员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及患者第一,生命至上的工作态度。[7]在西方记者史沫特莱的号召下,许多外籍专家和医疗队援华来到中国,他们不仅救治伤员,开展战地救护,而且为了培养优秀的医务人员,还专门在卫生学校开设了医务课程。同时还注重医院方面的建设,如八路军军医院和延安中央医院。延安中央医院的建立,使延安有了以西方解剖学为基础的现代医疗体系。[8]
3.经济援助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1936至1937年,苏联和共产国际为了援助中共提供了将近200万美元的财政资助。1938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为了援助中共,提供50万美元,这无疑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9]由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埃德加·斯诺等人发起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共计给陕甘宁边区捐款800,008,999万余元(法币,下同)其中,1938年为100,009,370万多元,1940年为500,005,000余万元。[10]
4.技术援助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国际友人纷纷以其一技之长、一已之力投身于中共,参与边区各项事业的建设,带来了先进科学技术,支援了抗战。
林迈可作为八路军的技术顾问,致力于培训无线电技术人员,在边区建造延安广播电台的大功率发射机,加强了边区军民与外界之间的交流、联系。同时,林迈可还担任了延安新华社英语广播节目的顾问,客观地使外界各国人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真实情况。[11]英国物理教授班德到达晋察冀军区教授无线电技术,同时教授高等物理学及微积分两门课,为培养无线电技术人才提供了帮助。[12]新西兰技术专家艾黎创办了延安工合事务所,同时还创办为工合运动培养技术人才的培黎学校。[13]
(三)抗日战争时期国际友人对中共援助作用研究
抗战时期,国际友人的援助加快了全民族取得抗战胜利的步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郭德钦认为国际友人对中共援助作用可从三方面论述。第一,打破了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新闻封锁,在国内外都取得了胜利。第二,扩大了中国革命的世界影响力。第三,促使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开展和中国革命发展。抗战时期,通过美国记者对中共所在区域的真实采访报道,中共所采取的的参战形式是有利于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和中国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对当时的中美关系和两党关系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4]而华人华侨专门成立抗战团体来支援祖国抗战,为祖国捐款捐物,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同时通过抵制日货和回国参战等方式来削弱日本侵略中国力量,来援助国内抗战,成为祖国抗战的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15]
笔者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外援,借助国际友人来宣传中国抗日战争,在国内外有着不小的反响,都有助于及时消除国民党等反革命势力对抗日战争的不实报道。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综合上述研究情况,2000年来,虽然关于国际友人援助中共的研究成果很丰硕,但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缺乏对国际友人援助中共原因研究
我国学者在研究国际友人援助中共主要侧重于对国际友人援助内容或者援助作用的阐述,缺乏对国际友人援助中共原因研究,学术界对此问题全面、系统论述的论文较少。
(二)进一步挖掘工合运动对当下职业教育的启示
我国学者在研究国际友人援助中共内容上主要集中在舆论宣传和医疗援助上,而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兴起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的研究不够充足。笔者认为可通过工合运动培养技术人才的经验教训看能否给当下的职业教育给予启示。
综上,国内学界关于国际友人援助中共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研究者仍需努力,不断探讨,把国际友人援助中共研究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