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改革研究
2020-12-08张丽艳赵偲艺
张丽艳 赵偲艺
1.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2.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在其开展的过程中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挑战。以素质教育开展篮球教学活动,实现篮球文化与篮球教学的科学结合,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身体素质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运动能力,并将其内容作为体育篮球教学的核心。
一、明确教学目标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以学生发展为前提是新课改教学理念中的重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通过篮球学习提高身体素质。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以因材施教为教学理念,为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篮球教学中提升自身能力[1]。
篮球教学目的与体育目标所提出的前期效果相同,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过程中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基础,以新课改要求为主,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积极参与学习。我国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的转变与经济全球化有着一定关系,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国家教育总局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提出新要求,改革与优化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具象化,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同时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其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因此,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是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发展的重要思想。
二、丰富教学内容 提升学生课堂体验
对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材料进行分析是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的实际内容,教师通过教授相关内容实现课程目标。而在进行相关内容设计中,教师应当注重展现篮球教学的多样性与针对性,遵循指导思想,对其内容的时效性与合理性进行综合考量,同时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具体需求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大学篮球教学中,其内容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其理论教学以篮球文化为基础,将其发展规律、规则、技巧等知识呈现在学生眼前,而实践则主要带领学生掌握篮球技术与战术,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2]。而大学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中,将传球、罚球、三步上篮等作为现阶段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组织相关比赛,并在场外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使学生能够最快程度掌握篮球技能与相关文化,进而通过了解与学习技术技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
三、多元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篮球技巧是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其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方式,以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将教与学之间所产生的作用与联系充分发挥。篮球教学作为技术性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其策略、技术与手段的良好把握,因此,在篮球教学实践中,以学生的基础能力及身体素质为前提,选择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以多元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相关技巧,提升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的质量。现阶段,创新性教学手段虽然深入高校教学中,但以篮球教学为例,情景创设、问题设置等方式并不符合篮球教学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师仍旧以传统的讲解、示范为主,通过多元化手段的加入与融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尤其是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打破教学限制,将传统与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营造教学情境 发挥学生主体个性
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新性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与主动性。现代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在前期更适应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因此,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时,难免出现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情况,而这种角色的转变使学生无法适应。教师以自身为主导的初期教学效率较为低下,高校部门应当与教师及时沟通,以共同的信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3]。教师以辅助、引导的方式消除学生的恐惧,教师要通过及时疏导与有效指导,使学生正确认知“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被动服从的心理,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以自信、积极的心态开展教学工作。
五、总结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改教学理念为主,尊重学生主体性,以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篮球技能。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课堂体验,尊重学生想法与感受,以统一进度协调教学内容,在丰富学生课堂体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