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区夯实法治基础研究
2020-12-08
(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在经济一体化成为主旋律的当下,海南自贸区的设立,将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了人们眼前,围绕其展开的研究逐渐变得深入而具体,要想使自贸区获得持续发展,对其法治基础进行夯实是先决条件,本文所研究课题的现实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我国陆续创建了多个自贸区,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最具代表性的即为法律障碍,只有以自贸区所表现出特点及诉求为依据,对法治体系进行建立,才能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自贸区也会呈现出更加迅猛的发展势头。
自贸区特有的法治体系,主要由构造及内容组成。从构造的层面来看,为自贸区提供保护的主体为国家立法,地方政府可经由授权立法,对自主空间进行拓展。从内容的层面来看,强调法治现行的自治立法,可使政策代法存在的不足得到有效弥补,自贸区立法自然更加科学,其民主性也会得到加强。综上,要想使海南自贸区拥有坚实的法治基础,地方政府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完善法律体系;第二,增加民主法治相关内容;第三,对事权进行科学划分[1]。
二、法治基础夯实策略
(一)加入容错机制
首先应当明确一点,法治既不是概念,也不是口号,而是要以制度为载体进行表现,只有在现行制度中融入法治要素,才能使法治拥有突出的现实价值。自贸区的创建,通常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对措施进行改革。对新制度进行推广未取得预期成效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人们就会把目光聚焦在两个问题上,分别是“怎样追责”和“由谁对责任进行承担”,这是夯实法治基础的关键。要想避免上述情况所带来影响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应对法规、政策内容加以调整,将评估、核查创新制度所存在失误的工作交由专人负责,根据有关人员给出反馈,决定是否需要全部免责或是部分免责。事实证明,加入容错机制可使自贸区拥有更加宽松的法治环境,这对自贸区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利。
(二)设立商事法庭
海南自贸区可参考新加坡等国对国际商事法庭进行设立的流程,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确保所设立法庭,满足对国际纠纷进行专业审理的条件。待此项工作告一段落,所设立法庭便可作为主要平台,为国际纠纷提供高效且权威的服务。除此之外,自贸区还可针对多元投资所带来争端,对兼有调解、诉讼和仲裁功能的解决机制进行设立,这样做可使自贸区营商获得更加全面的保障[2]。
(三)确定立法进路
海南自贸区的创建,强调创新性、全面性与系统性,要想使其拥有坚实的法治基础,有关人员应对法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内容加以掌握,挣脱思想的桎梏,创造性地提出有别于过去的立法形式。若以立法特征为依据,立法进路可被划分成多个形式:首先,以内容厚度为依据,立法可被分为详尽立法、纲领立法。其中,详尽立法所强调内容,主要是详细规范并安排制度的构建,纲领立法则更强调立法的原则、方针和目的。其次,以目的内容为依据,立法又可被分为程序立法、回应立法。程序立法将“法律形式是否合规”视为重点,回应立法要求有关人员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对法律制度进行设立。最后,若以主要责任人为依据,立法则由平行立法、顶层立法构成,二者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存在。平行立法的基础是地方政府,顶层立法由中央牵头,旨在对顶层设计所具备优势进行充分发挥,并确保地方政府参与到立法活动中。
确定进路形式是夯实法治基础的关键,需要有关人员做到辩证分析与合理决策,以对其他自贸区法治成果进行借鉴为前提,结合海南自贸区所提出建设目标,完成进路形式的选择,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铺垫。在此过程中,以下内容需要引起重视:第一点,不同理论能否共存。自贸区所适用立法理论,通常为一般理论,进路形式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海南自贸区对法治建设所表现出需求可知,在法律规范确定的前提下,有关人员只能选择一组理论,不同理论无法共存。第二点,效率优先的含义。效率优先是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的立法进路,旨在为有法可依提供保障,现阶段,效率优先与公平原则的矛盾愈演愈烈,法治建设因此而陷入困境。要想使法制基础得到夯实,有关人员应对效率优先和质量优先进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将海南打造成富有我国特色的贸易港。第三点,衔接涉海立法的必要性。关于衔接涉海立法,人们持有两种观点,其一,将海南岛打造成为试验区,并未将海洋涵盖在内,因此,无需参照大湾区模式,与涉海立法进行衔接;其二,开发海洋是创建自贸区的基础,只有衔接涉海立法,才能使海南拥有更加理想的营商环境。
结论: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看出,导致自贸区发展受限的原因,主要是有法律障碍存在,要想使创新制度得到全面落实,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对法治体系加以完善,这就要求有关人员以法治创新为切入点,对法治基础进行夯实,通过加大法治建设力度的方式,确保海南自贸区拥有可使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法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