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象学方法辅助环境设计研究

2020-12-08姚宜玮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空间性梅洛胡塞尔

□姚宜玮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一、现象学流变

现象除通过感官获取的经验以外,还包含判断、想象、回忆等行为。胡塞尔作为狭义现象学的创始人,被“精神”和“意识”的问题困扰一生,他提出一套阐释现象学的方法论,即在各种不同的经验中抽离出永恒的部分,就是“本质”。因此,这一方法也被称为本质还原法,这种方法论可以应用到环境设计研究中。

之后,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在他的哲学观点中特别讨论了环境中的建筑。海德格尔强调“存在”,认为一件作品能够揭示一类人的独特本质,人、自然、精神总是通过实用活动不自觉地融为一体。他通过对一座桥、一座小小的农舍,或是一座宏伟的希腊神庙的诠释,向读者透露出一种对场所精神的试探。然而,海德格尔对于身体和存在(人本身和环境)之间的影响未能深入讨论。

梅洛庞蒂弥补了海德格尔讨论的缺口,梅洛庞蒂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空间概念,通过描述心理学实验来论证观点、诠释理念。他认为,空间概念是有关人感知世界的一个部分。此前坚持人脑依靠经验将感知到的素材组织成事物的经验主义和依靠理智组织素材的唯理智论都受到了梅洛庞蒂的感知理论的批判,梅洛庞蒂坚信经验主义和唯理智论都是将客观世界作为分析对象,过于片面。人类空间体验的模式多种多样,如无客体的空间性(漆黑的夜空)、象征的空间性(传说、神话、梦境、诗歌、象征中的想象空间)、美学的空间性(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空间、舞蹈的暗喻)等。

胡塞尔强调片面客观性,海德格尔在客观上添加了主观的论述,而梅洛庞蒂则在海德格尔虚浮的理论上赋予了一个实体。此外,“二战”后,多国成立胡塞尔研究中心,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现象学学者,如考夫曼、斯皮尔伯格、舒尔茨等,这一时期的现象学作为方法论,广泛地应用于各类人文学科中。

二、现象学对环境研究的影响

(一)诞生新的研究方法

为研究环境而形成的现象学方法在20 世纪中期已经产生,如英国高登·库伦在1961 年发表的《城市景观》,实际上就是由场景观察报告构成的,他敏锐地记录下对每一个场景的感觉以及对其本质的直觉,是一种不自觉的现象学描述,这种图像加文字的方式,创造了更好的阅读体验;荷兰大卫·凡·兰那普在1969 年发表的论文《旅店房间》中,详细描述了自己对于客房的体验;美国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于1977 年发表了《图式语言》(以图片+文字的方式介绍城市中250 余个场景),他认为每个图式均揭示了一种环境结构;日本樋口忠彦于1983 年发表的《景观的视觉与空间结构》也使用了类似的方式,总结了日本山水的几种基本形式。这几例现象学研究往往采用报告的形式,记录调查者对该环境的传统观察或直观体验,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展现调查者对现象描述的功底。

还有间接调查法,研究对象大多是对他人的体验、对于完整或部分的文化体系的诠释。例如,恋旧感(对家乡、故土的思念)或者宗教象征等。美籍华裔段义孚发表了多部类似形式的著作,其中《恋地情结》讲述了人们如何感知环境并赋予其相应价值。文中罗列了不同视角的人物描述,展现了研究对象日常生活情态,同时解读了习俗、行业和对家乡的情感等。段义孚实际上是在体验他人的体验,挑选出能够被他自己的感觉证实的部分,类似塑造一种共鸣。此外,还有对宗教神圣感的体验,罗马尼亚马塞尔·伊利亚德在1958年的《神圣与世俗》中考证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和宗教象征。

设计师对这类著作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考证过程中体现的环境形式。

(二)新的视角和入口

现象学研究方法弥补了建筑记录上的诸多缺陷,此外,现象学也为环境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挪威诺伯格·舒尔茨的一系列著作逐渐将现象学的方法引入了环境研究的领域,对环境观甚至建造产生了影响。舒尔茨认为,建筑是赋予一个人“存在的立足点”。他主要探索建筑的精神意义而非实用层面,建筑的意义超越了早期功能主义所给予的定义,人对建筑的精神感受开始被重视。建筑除满足其功能上的各种需求以外,还要考虑使用者的心理诉求。这些角度对于当时的环境研究领域而言,无疑是新颖的。

三、总结

设计训练越发重视引导设计师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如田野调查往往会不自觉地关注环境的现象描写、心理描述,记录他人的观点等。这一过程对概念产生、方案的前期塑造意义重大,因此我们要重视各类哲学议题,这对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空间性梅洛胡塞尔
含混还是明证:梅洛-庞蒂论确定性
梅洛-庞蒂知觉理论与数字艺术审美体验转向
《哈莱姆二重奏》的空间性探微
时间现象学问题意识的源起
——论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时间观的继承与批判
对胡塞尔《逻辑研究》再版的解析
借助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有效突破英语的“时间性”难点
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从现象学探究怀旧情感的理论根基
一直守候的老人
论存在与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