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眼药水方法及滴眼辅助工具的研究进展
2020-12-08
滴眼药水是眼科局部用药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由于眼科疾病的特点,通常需要病人长时间院外自滴滴眼药水治疗[1-2]。正确地滴眼药水能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亦是眼科病人必须掌握的操作方法,因此,教会病人熟练掌握滴眼药水操作方法是眼科护理的重要研究课题[3-4]。为保证滴眼药水的准确性,更好地提高疗效和病人的舒适度,眼科学者们研究出诸多滴眼药水的方法和辅助工具,现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士提供借鉴。
1 滴眼药水方法
1.1 传统滴眼药水方法
滴眼药水时指导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稍向后仰并向患眼倾斜,嘱病人睁眼向上注视,操作者用棉签或左手中指置于下方眼睑缘,轻轻拉开下眼睑,右手距眼部2~3 cm处持眼药水瓶或滴管将药液点入下穹隆的结膜囊内,左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上睑,促使药液充分弥散在结膜囊内,同时松开下眼睑,嘱病人闭眼5~10 min,流出的药液用棉签拭净[5-6]。该方法滴眼药水时,由于眼药瓶与眼部有近距离接触,容易引起眨眼等正常眼生理反射而难以保证药液滴入准确性并浪费药液、眨眼时药瓶口接触眼睑或睫毛导致药液污染等,虽然存在药瓶与眼部距离不易掌握、准确性低、易感染等缺点,但目前仍是滴眼药水的基本方法[7-8]。该方法中使用棉签拉开下眼睑时可以避免操作者手受污染,更符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此外,传统滴眼药水滴药后,有些学者主张直接移除棉签,嘱病人闭眼,有些学者主张将上眼睑轻轻上提后嘱病人轻闭眼才放下上眼睑,前者会导致滴入眼睛中的药液被闭合的上下眼睑挤出结膜囊,造成用药量不足及药液浪费,后者可造成操作者手部污染,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哪种方法更适合,目前尚无相关临床研究佐证,有待眼科医护工作者通过临床实践进行科学实证。
1.2 “啊”音法
“啊”音法是在传统滴眼药水方法的基础上,指导病人张大嘴巴,在滴眼药水时发出“啊”音。陈素清[9]对60例急性结膜炎病人采用“啊”音法滴眼药水,以眼药瓶口未接触眼睑或眼睫毛、准确滴入结膜囊内判定为有效,60例病人中57例滴眼有效,有效率高达95%;60例采用传统滴眼药水方法滴眼有效48例,有效率为8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5,P<0.015)。分析认为“啊”音法滴眼药水可以使眼睛能够最大限度地张开,最大限度放松眼睑周围及面部肌肉,减少眨眼反射的发生,提高药液滴入的准确性,使药液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吸收,从而发挥最大药效;病人没有反射性眨眼动作,操作方法易于掌握,无须重复多次滴药,减少药液的浪费,减轻因多次滴药而使过多药液滴入眼部导致病人不适。
1.3 握拳式滴眼法
滴眼药水时病人取仰卧位,左手隐藏拇指握拳,食指根部轻轻拉开下眼睑,右手持笔势持眼药瓶,右手小指与左手小指根部紧贴,眼药瓶与眼部距离为1~2 cm滴眼药水。吕玲[10]采用拳式滴眼法对50例病人滴眼药水发现,该方法可保持眼药瓶与眼部距离,能避免瓶口与病人眼睫毛、眼睑接触造成污染,减少眼科术后感染的发生;能克服传统滴眼方法对眼球的压迫,减少术后人为因素所致并发症的发生;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无须家属配合病人,可由其单独完成,滴眼准确性高。
1.4 仰卧抬颏法
仰卧抬颏法是指滴眼药水时,病人取仰卧位将下颏抬高,或将一垫枕置于病人肩下抬高下颏,类似于人工呼吸开放气道时的卧位,使下结膜囊稍高于上结膜囊,滴入眼药水后,嘱病人先轻轻闭眼,使上眼睑落下再松开下眼睑,其余步骤与传统滴眼药水方法相同[11]。吴益荣等[12]为探讨仰卧抬颏法滴眼药水的临床应用效果,随机选择60例白内障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滴眼药水方法,观察组采用仰卧抬颏法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眼药液溢出率,结果显示,观察组眼药液未溢出86例(95.56%),对照组未溢出68例(75.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65,P=0.000),表明仰卧抬颏法滴眼药水方法能降低滴眼药水的药液溢出率,改善病人滴眼药水的不适,提高滴眼药水治疗效果。分析原因:①仰卧抬颏法时因重力作用能减少因闭眼导致眼药水挤出的概率,亦减少眼药水经泪道流入口内的概率;②实施了滴眼药水细节优化;③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且高于仰卧位和坐位传统滴眼药水时的2倍和3倍[13]。
1.5 其他方法
鲍学英等[14]指导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滴眼药水,惯用手食指和拇指持眼药瓶,另一只手食指近端指间(第二指节)呈直角弯曲,置于待滴药液侧眼睛下眼睑中心并轻轻下拉下眼睑,惯用手拇指指间关节(第二指节)置于非优势手食指掌指关节(第一关节)处,此时惯用手应垂直于非优势手的上方,然后惯用手拇指第二指节沿非优势手的食指第一关节缓慢滑向第二指节,拇指在食指第二关节处停留,此时病人将后脑勺向后倾斜,努力向上睁眼,此时眼药水瓶口处于病人眼睛的正上方,挤压眼药水瓶滴入眼药液,嘱病人轻轻闭眼。分析认为该滴眼方法通过人体本体触觉代替眼视觉,克服传统滴眼药水方法滴眼时手不稳定、眼药瓶口处于视觉盲区、不能正确引导眼药瓶等弊端,提高了滴眼药水正确率,减少药液的浪费,避免瓶口受到污染。
传统滴眼药水方法、“啊”音法、握拳式滴眼法、仰卧抬颏法等滴眼药水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各有优缺点,无论哪种方法都不能完全解决污染、准确率、易掌握、浪费药液等问题,因此,需要眼科医护工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滴药方法或者辅助工具,以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2 滴眼药水辅助工具
医护人员能熟练掌握上述所有滴眼药水方法,但若所有病人滴眼药水都需要通过医护人员完成,不仅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浪费医疗资源,也降低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且不利于病人院外继续滴眼治疗,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滴眼药水需要病人或家属自行掌握操作方法,但病人自滴眼药水会戳伤眼睛、药瓶和药液污染、准确率低、浪费药液等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滴眼药水辅助工具以提高滴眼药水效率。目前,国内诸多研究在借鉴国外自助式滴眼液器[15]、镜帽[16]等基础上,自行研制眼药滴入支架、滴眼药水辅助器等多种辅助工具,解决了病人自滴眼药水的诸多问题。
2.1 自助式滴眼药水器
张绍蓉等[17]改良国外的滴眼装置,制成由手柄、药瓶安装体、药瓶搁置槽、眼罩、可调节式固定带、药瓶挤压按钮、药瓶挤压杠杆等组成的自助式滴眼液器。使用时将眼药瓶放置于药瓶搁置槽中,通过调节式固定带根据药瓶大小调节固定,利用眼罩上端将上眼睑固定于眼眶上缘、下端将下眼睑固定于眼眶下缘,使上下眼睑分开,右手握持手柄,按压挤压药按钮,使眼药水滴入眼结膜囊内。该装置具有避免眼药水受污染、可根据不同形状大小眼药瓶进行调节固定、操作简单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唐文等[18]自行研制一种自助式眼药水滴注器用以帮助病人自滴眼药水。该滴注器包括钳臂2个、销轴、夹持药瓶的弹性支架、定位支架、限位支架、小镜子等组成。滴眼药水时,病人将眼药瓶放置于弹性支架内,推动药瓶使瓶颈固定于定位支架上,惯用手持滴注器的握持部,另一只手轻拉待滴眼的下眼睑,暴露出下结膜囊,通过小镜子观察药瓶瓶口对准结膜囊后,缓缓移动滴注器靠近眼睛,至限位支架贴近眼部皮肤时,捏紧握持部挤压药瓶,使药液滴入眼结膜囊内。该辅助器小巧,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极大地提高了病人自滴眼药水的准确性,限位支架防止了病人戳伤眼睛的潜在危险。
2.2 新型眼药滴入固定装置
李雪薇等[19]鉴于当前市面上出售的支架存在支架放置时接触病人咽部增加感染风险、塑料材质使病人感觉不适、支架大小不能调节无法应用于各种型号的眼药瓶、支架距离不能调节不适用于所有人群、无瞄准器致操作不便、滴入不准确等缺点,自行设计了一种新型眼药滴入固定装置辅助应用滴眼药水。该装置包括置眼药瓶、卡环、第1撑眼架、第2撑眼架、滴头、下眼白位置、黑眼球位置、瞄准器、卡紧件、锁紧端等部件组成。使用时将眼药水滴入固定装置中,病人通过瞄准器精准滴药;撑眼材料使用橡胶垫或硅胶垫等,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滴药准确性,操作简单方便,不仅能用于液体眼药,膏体眼药亦实用,具有较强的市场应用前景。
2.3 指环式自行滴眼用具
鲍学英[20]为解决病人自滴眼药水时无法准确确定眼药瓶口与眼睛间距、药液滴入结膜囊内准确性等问题,设计了1种新型指环式自行滴眼用具。该工具采用食品级塑料制成内径2.0 cm、外径2.2 m、宽0.5 cm的圆环状的指环和内径1.5 cm、外径1.7 cm、宽0.5 cm的套瓶圈,两者之间以2.0 cm的金属部件连接成1个130°角的整体结构,以粉色和蓝色区分左右眼,粉色用于滴左眼,蓝色用于滴右眼。病人自滴眼药水前洗净双手,根据左右眼选择指环式自行滴眼用具,套瓶圈内放置已旋开盖子的眼药液瓶,滴左眼时指环套在左手食指的第二指关节,食指指尖置于待滴眼下眼睑中心位置轻轻下拉下眼睑,后脑勺后倾努力睁眼看天花板,此时眼药瓶口正处于距离眼睛2 cm处的正上方,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捏住药瓶将1滴眼药水滴入暴露的结膜囊中,轻闭眼3 min使药液充分吸收;右眼换右手,操作相同。指环式自行滴眼用具具有光滑、小巧且便于携带,2种颜色的设计利于病人分辨,能准确保持眼药瓶口与眼睛的间距防止戳伤眼睛,避免瓶口和药液污染,操作简单、方便、易掌握、病人滴药依从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各年龄段的病人。
2.4 玻璃棒滴眼
吴威等[21]采用直径如体温计经消毒后且两头圆滑的玻璃棒,将眼药水滴于玻璃棒一端的圆头上,按传统滴眼方法操作程序将玻璃棒圆头点在下眼睑结膜面上后,消毒玻璃棒待下次使用。使用玻璃棒滴眼药水可使点入的眼药水完全留在结膜囊,避免药液顺着鼻泪管流向鼻腔降低药效,可提高某些特殊眼药使用的安全性。该方法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病人自行滴眼操作有戳伤眼睛的潜在危险,仅限于医护人员操作,使用局限性较大,临床推广可行性较低。
2.5 滴眼支架
薛朝华等[22]设计采用易于清洗的优质塑料制作的高5.0 cm、直径3.0 cm的滴眼支架,支架顶部设一直径1.5 cm的圆孔用于插入及固定眼药水瓶口,支架底部镂空以固定眼眶。为验证该支架的可行性、实用性及应用效果,将86例住院治疗的青光眼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滴眼方法示范自行滴眼,观察组采用自制滴眼支架固定于眼眶缘,眼药瓶瓶口朝下放置于支架上,将瓶口调节至眼正中偏下方位置,其余步骤按照对照组方法滴眼,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滴眼准确性、病人出院后自行滴眼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滴入3滴药水所用次数和将眼药水滴入结膜囊内次数、滴入下穹隆结膜次数、瓶口未触及眼睑皮肤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该滴眼支架能提高青光眼病人院外自行滴眼药水的准确性,能降低药液污染,提高病人滴药依从性。
2.6 滴眼药水辅助器
舒苏凤等[23]研究设计了2款滴眼药水辅助器.其中1款装置由25 mm×15 mm×4 mm的长方形底座、支架、卡口器、镜面、可调节弹簧、下眼睑覆盖片、套环和连接件等组成。使用时将眼药水瓶颈倒置固定于卡口器内,底座安置在病人患眼下眼睑及面颊部,调节镜子的角度和位置,使病人能从镜子中看到患眼,通过镜子观察眼药水瓶口并调整其至下穹隆上方,睁眼看向上方,一手固定底座并轻拉开下眼睑,另一手挤压眼药瓶使药液滴入下穹隆。另1款滴眼药水辅助器包含底座、支架、卡口器(含套环与连接件)、镜面、可调节弹簧、挤压板、撑开抓、转轴、撑开抓下端,使用时将眼药水瓶倒置插入套环中,撑开抓放置于患眼下眼睑处,调整镜子及眼药瓶口位置和角度,向下按压挤压板,通过转轴带动撑开抓向远离套环中心的方向运动将下眼睑撑开,使眼药水滴入下穹隆。
3 小结
随着医疗护理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和发展,滴眼方法也不断更新,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滴眼药水的方法各有优缺点,与滴眼辅助工具比较,由于其经济、实惠,仍是病人的首选方法。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病人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指导,以提高病人滴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治疗疾病过程质量的要求亦逐步提升,滴眼辅助工具因其准确性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借助滴眼辅助器滴眼药水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对滴眼辅助工具的研究颇多,但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已有文献报道的仅有少数有临床应用结果佐证,进行批量生产出售的更少,更多的是处于专利阶段,如2016年刘晓星[24]研制的一种滴眼液用辅助眼镜,2016年刘晓星等[25]研制的一种能够精确定位的滴眼液用辅助眼镜,2017年黄建峰等[26]研制的一种能调位和定位的滴眼液用辅助眼镜,2017年宋桂香等[27]研制的眼镜式滴眼液辅助器等仅有专利,均未得到开发生产和普及应用。因此,有待眼科医务工作者研制开发更多简单、方便、经济、实惠,经临床佐证安全、可靠的滴眼辅助工具,并能大量的生产应用,使广大病人从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