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
2020-12-08何英
何 英
(内蒙古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决定的慢性疾病,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医疗资源占用与巨大的经济负担[1]。糖尿病的病发、进展以及控制与患者的日常饮食作息和是否科学合理用药有直接的关系。为此,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加强对其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改善患者病情、控制患者血糖的重要措施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2组。观察组:女23例,男27例,平均病程(4.15±0.53)年,平均年龄(57.34±2.18)岁,平均BMI指数(24.26±0.53)kg/m2;对照组:女24例,男26例,平均病程(4.38±0.76)年,平均年龄(57.12±2.47)岁,平均BMI指数(24.30±0.23)kg/m2;两组一般资料可进行统计学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作息与饮食的注意事项,给予患者基本的心理干预,解答患者的疑惑等。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第一,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为了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常规接受性得以提高和保证医护人员的整体工作开展度,我们安排专门的护士为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护理服务。第二,如果患者需要采取用药方式达到治疗效果,则一定要按照主治医生的相关建议及时指导患者进行用药,要保证患者对于用药的次数、用法用量和相关的用药注意事项都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并且能够付诸实践。第三,向患者及其家属宣讲基本的自我健康干预知识:在糖尿病治疗中患者自己以及家人的日常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自我健康护理技能尤为重要,为此,必须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基本的自我健康护理知识宣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自我健康护理参与能力。第四,实施生活指导: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就形成来良好、科学和合理的休息和饮食习惯,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这些对于患者的疾病恢复、免疫力增加和身体健康是有一定的保证的。所以护理人员需要以自身专业知识为基础,积极从互联网上寻找相关方面的知识,整合与糖尿病的治疗相关的知识,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和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饮食作息计划,并及时督促患者严格进行执行,从而达到更好治疗疾病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前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参数分别为11.93±3.57(mmd/L)、10.89±1.30(%)、9.80±1.83(mmd/L),对照组治疗前上述指标参数分别为11.90±3.60(mmd/L)、10.90±1.31(%)、9.83±1.84(mmd/L),两组指标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参数分别为8.11±2.02(mmd/L)、5.13±0.66(%)、5.22±1.13(mmd/L),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参数分别为10.38±2.11(mmd/L)、6.31±1.02(%)、7.67±1.43(mm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中,糖尿病的治疗难度较大且需要长期治疗[2]。近年来,受到生活、工作环境以及高糖饮食的增加等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糖尿病患者绝对数量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实施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常规的护理模式在护理内容与方法上均难以达到预期要求,而优质护理的引入对于提高护理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意义[3-4]。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在临床上优质护理的优势表现为:对优质护患关系的构建、用药的细化指导、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引导以及加强患者日常生活与饮食作息的指导干预,从而更好地满足糖尿病患者疾病治疗的需要与血糖控制的需要[5]。所以,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血糖指标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