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新时期中国图书情报学的译介事业
2020-12-08梁万清
◎梁万清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疾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加,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不断向国际舞台中央靠拢,译介事业却不断地向西方学习借鉴,似乎存在些许不合理之处。推动中国图书馆译介事业发展,随之成为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将从促进我国译介事业发展刻不容缓的原因,以及新时期如何促进我国译介事业发展进行一些讨论。
一、为什么说新时期促进我国译介事业发展刻不容缓?
原因如下:
第一,长期以来学界对译介事业发展重视程度较低。最直接的表现是学术评价体系对译介成果的轻视乃至忽视。虽然在国内的某些高校,译介相关教授身份得到提升,未来有很大发展前景,但在学界甚至国内掀起的波澜较小,影响力不够大。由此可见,译介工作人员在中国的地位仍有待提升。
第二,我国译介事业过度“借鉴”西方。众所周知,19世纪中期众多爱国人士不懈努力,不分昼夜,夜以继日地翻译西方书籍,目的是为了打开国人眼界,开拓思维,增长见识。然而目前相关译介人员有过度借鉴西方的倾向,造成了译介思维固化,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前辈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中国图书情报学译介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译介实践与译介理论结合不紧密。从哲学上来讲,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更无需说译介事业。我国译介事业发展本就停滞不前,如若将译介实践与译介理论分开,那么译介事业也将不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总而言之,重视我国译介事业发展刻不容缓。
二、促进我国译介事业健康发展策略
(一)提高学界对中国图书馆译介事业的重视
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士对译介事业的作用低估或是产生怀疑。然而其并不知晓译介事业对本国读者甚至是某些学者产生无可预测的影响。一方面,由于读者较为相信或是认同官方权威翻译,因此就会无条件地相信这些由翻译者翻译出来的甚至带有其主观思想的书籍文献。再加上读者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外国相关书籍文献,极有可能影响读者判断,导致读者认知失误。
另一方面,由于前人对译介事业的不重视,那么后人学者也不会注意到译介事业在学界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循此往复,自然就不会有太多的人注意到译介事业,更无法发挥真正作用。
(二)新时期应减少对西方译介事业的依赖
译介事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仅仅依靠学界的重视是不行的。自身学会创新提高,减少对西方的依赖才是促进我国译介事业发展的治本之策。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步增强,话语权越来越重,一直借鉴西方也不是良策。因而我国译介事业自身需“硬”起来,对内对外平衡发展。相关人员应响应国家号召,实现译介事业的突破与创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转变,向世界贡献我国的译介经验,提高我国图书情报学译介事业的话语权。
(三)紧密译介实践与译介理论
由前文可了解到,目前我国译介实践与译介理论的结合不紧密。但是译介事业是由译介实践与译介理论共同组成的,译介事业是整个事物的整体。从理论研究上说,由于译介资源的有限性,需要得到完整的资源有些许困难。因此我们在进行译介理论研究的同时,可能只会了解到西方译介相关理论的“只言片语”,对知识的完整性有所欠缺。如若读者对某些书籍缺乏相关完整的背景资料,那么对于某些概念就容易“走马观花”,从而产生误解,现在看来其百害而无一利。
从实践方面讲,译介工作人员在学到理论方面的知识后,应及时投入到实践中,并不断地加以练习,以保证自己知识的牢固。因为译介工作者们对原始文本的改动和修整,通常会引起新的语义生成和意义的构建。他们的一改一动都极有可能会对读者的理解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译介实践、加强译介研究有很大的必要。本文通过对译介几个相关问题的探究,可以使读者了解目前我国译介事业的发展情况,从而希望可以对读者产生一定影响。但衷心希望,译介事业能够得到更多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