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毛泽东的群众观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14期
关键词:民本百姓群众

朱 琳 王 琦

1.济南历元学校,山东 济南 250014;

2.山东技师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内涵

民本,顾名思义就是“以民为本”。所谓的民本思想,简单来讲就是信赖人民、重视人民、依靠人民的一种政治思想。

关于“民本”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五子之歌》,书中记载“皇族有川,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由此可见,人民是一国之本,固本溯源国家才会海晏河清。在笔者看来,民本思想不单单是思想家口中的学说,更是统治阶级采取的治国理念。“守牧一方、德洒州郡”便是很好的例证。

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内容

民本思想的内容包罗万象,历代思想家们各抒己见。王得后先生认为:“古代民本主义包括民养、民服和民愚三个方面的内容”。[2]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同志则认为:“民本思想包括民贵君轻、君权有限合法性、君臣关系相对性三大组成部分。”[3]民本思想的内容包罗万象,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君为本的治民思想,表现在如何安邦定国、经纶天下;另一方面是以民为本的重民思想,表现在如何爱民如子、广施仁政。

笔者认为民本思想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治民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民惟邦本。民惟邦本是中国民本思想的基础,它是以君与民的视角来讲述人民的重要性,认为人民是一国之本,人心向背关系到社稷存亡、国家稳定。任何统治阶级必须重视人民,依靠人民。

第二,民贵君轻。一方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本君末。由殷周时期的君主至上发展为君民并重进而发展为民重于君,人民在统治阶级的治国理念中地位不断提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民心与政权得失、社稷兴衰息息相关,任何背离群众的统治终将会走向灭亡,这无关军队的战斗力、武器的精良。纵横天下、攻无不克的蒙古军队、幅员辽阔的大元王朝最终亡于朱元璋的农民军便是最好的例证。

第三,为政以德。这是从施政方针的角度阐述统治者要用德化来统治民众,一味地用严刑峻法,施以暴政,苛政猛于虎,便是舟覆国灭。古代将一方长官称之为“父母官”,一方面要求人民尊重长官,像尊重父母一样;另一方面也要求为官者要仁政爱民,像疼爱自己孩子一般对黎民施以仁政。为此要提高君主的德化修养,提高仕宦的道德水平,明德慎罚,百姓才能安居,国家才能长治。

第四,利民富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只有使黎民富饶、安居乐业,统治才会稳定持久。百姓不再为了一口饭揭竿而起、逼上梁山,社会才会和谐稳定。

第五,顺民得民。以史为鉴,王朝更迭很好地说明了民心的重要性,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满足百姓的合理要求,提高其幸福指数,悲剧才不会重演。

总之,民本思想的这五项内容层层递进、息息相关。民惟邦本是根本,民贵君轻是形式。统治者为了获得百姓的支持,在政治上为政以德,在经济上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才能真正做到利民富民、顺民得民。

三、毛泽东的群众观对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根植于中国丰富的民本思想这片沃土,毛泽东同志着眼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特殊国情,立足革命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群众观。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人民是一国之本,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直接关乎社稷存亡。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这是民本思想的精华。

毛泽东同志取其精华对其加以继承与吸收。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基础上,正视中国现有的客观实际,重视并尊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这便有了毛泽东群众观的雏形。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书中,毛泽东要求党员干部:“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此为明证。

前文已提到传统民本思想是在封建帝制的政治土壤中生根发芽的,其本质就是治民思想,逃不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局限。从陈胜吴广起义到红巾军起义,从天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均以失败告终,人民几经反抗却始终改变不了被奴役、压迫的事实。一言以蔽之,传统民本思想并没有真正做到尊重民情、爱护民力,这便是传统民本思想的糟粕部分。

毛泽东同志去其糟粕,重新审视人民群众,将为人民服务定为政府的宗旨,真正将人民奉为国家的主人,一改封建社会官员高高在上的陋习,同时要求全国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施政理念,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毛泽东群众观的基础,也是核心。

(二)融会贯通,实事求是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一洗百年耻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毛泽东同志看到了人民的伟大,意识到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重要性。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星星点点的革命根据地,就没有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要想得到群众的支持,远不是在报刊上发表几篇爱民的文章就可以的,必须尊重群众的利益诉求,关注百姓的茶米油盐。唯有如此,百姓才会看到曙光,共产党才会不断壮大。星星之光,方可燎原。陈毅元帅曾经讲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名言很好地诠释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三)以民为本,推陈出新

传统民本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开明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一种驭民的谋略。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都始终把人民作为被统治阶级,民本思想的提出只是在不威胁统治权的前提下与百姓达成的一种妥协。如果统治者残暴,百姓瞬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再高调的民本思想不过一纸空文,可见传统民本思想的可操作性与统治阶级的英明与否密切相关。

毛泽东的群众观已跳出这个局限性,勇敢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5]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曾奔走呼号,呼吁广大民众团结、联合起来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斗争。

不可否认传统民本思想为毛泽东群众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漫长的封建社会也在不断检验民本思想的含金量,毛泽东的群众观不仅看到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更是跳出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神枷锁,破天荒地提出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论断,真正做到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民本百姓群众
“两元保险”背后的民本思维——西安交大教授王立剑:风险管理再添一筹
不让百姓撇嘴骂
多让群众咧嘴笑
百姓记着你
兜底治疫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百姓看家“风”
试论洪遵的生平和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