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思政传统教学方法

杨 颖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新郑 451191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积累下来的精神瑰宝,将其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是我国思政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虽然我国各个学校开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效果,但是整个过程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未能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内涵充分挖掘出来,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导致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以此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大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构建有利环境。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其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方面,对生活的关注度不足,未能接受生活的洗礼,导致在判断某些事物的时候存在较大难度,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进而出现一些负面的思想和情绪。在全球化背景下,大量的西方文化进入我国,而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全面,难以正确判断不同国家传统文化的优劣,常常出现盲目崇拜外来文化、信仰危机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以此提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其能够掌握其中的精髓,能够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有力支持。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同时,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传统文化都蕴含着宝贵的精神品质,能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更多的素材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三)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其进行筛选性的利用,通过合理的增减和修正来保证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基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体现出来,为实现我国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对思政教育的重视性不断提高,若是能够借助大学生思政教育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还可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融合,使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朝着良好的方向不断发展[2]。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来充实课程内容

根据以往大学生思政教育情况来看,其教材都是由部门进行统一编写的,可以保证教材内容的整体质量,但是大部分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且未能将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出来,以致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中,以此充实课程内容,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得以提升[3]。例如某个扬州院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将朱自清、史可法、李庭芝等爱国人士的相关事迹加入到教材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将郑板桥事迹、阮元的“家训文化”等等加入到教材中,能够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形成自强、重孝、奋斗、勤俭、务实的道德品质。

(二)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来优化教学方法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需求,更加无法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育人作用。因此,需要及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趣味,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思政教育,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专题教学、主题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和教学要求对本节课的主题进行确定,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材料收集和分析,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及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下意识地学习其中有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4]。

同时,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意识,通过信息化技术对思政教学进行优化,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劳动法内容的理解不够全面,此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对相关案例进行展示,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还可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剧本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及劳动精神。同时,教师可以与艺术、文学等学校进行合作,将思政教育内容制作成音乐、影视等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以长期性、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育人目的得以顺利实现。

(三)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在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育人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意识,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为学生构建更好的学习及成长环境。例如将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路牌、宣传栏、宿舍、教学楼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还可以将一些名人名言悬挂到休息室、图书馆等场所,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众多文人志士的奋斗精神和理想信念。例如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依据,制定学校独有的校训,且校训必须要充分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和办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效引导,做到人人遵守规章制度,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基于校训的熏陶,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人及社会价值。而学生要学会互相帮助,通过与他人相处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5]。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数千年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文化之根,将其有效应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教师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合理的方式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从而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传统教学方法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对提高初中200米短跑成绩教学方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