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究

2020-12-08母小琳

山西青年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教师

母小琳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新媒体是一种以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为载体,利用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媒体形式。与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具有共享性以及即时性的特点,且覆盖面更广,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度,同时新媒体还具备平等性、开放性以及互动性的优势,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以及传播者[1]。现代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各高校也加大了教室多媒体设备的投入,不仅扩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对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软件十分感兴趣,各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实现思政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影响

(一)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并引导其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为其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借助新媒体能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及时调整教育方案,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保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匿名性的优势,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常常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在进行师生交流前,双方需要约定合适的时间,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到学生遇到的问题,而且教师的精力有限,无法与每名学生都做到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教师常存在一定的惧怕感,做不到与教师真正地敞开心扉,严重影响了师生交流的可信度以及真实度。而在新媒体时代下,师生能借助通讯软件、网络论坛等方式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将学生放到一个平等的地位中,避免了面对面接触所带来的约束,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以及质量。

(二)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兴趣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也是他们能长期坚持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感兴趣的科目,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主动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基于此,各高校应灵活应用多形式的新媒体技术,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以更好地实现思政教学目标。新媒体中包含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实时获取到多样化的思政学习资源,有助于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各高校也应主动接收新型的教学理念,借助新媒体技术积极开展具备趣味性以及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加深其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保障思政课程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虽然拓展了思政教育的途径以及渠道,但网络信息参差不齐,因而常常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高校可以通过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

(三)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性

随着新媒体在我国社会中的不断渗透,高校思政教育也进入了创新改革的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要求我们应与时俱进,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创新。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只有立足于教育教学的本质目的,充分结合新型的媒体技术,才能实现自身的长久稳定发展[2]。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高校仍沿用课堂理论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而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以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变。同时在新媒体时代下,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并及时上传有关思政教育的时事热点以及新闻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地留言、讨论,以便能更好地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另外,网络平台上的正能量新闻也能给予学生有效的启发,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思想观。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策略

(一)转变思政教育观念,加强师资力量

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效果取决于教师的重视程度,教师应加快摈弃落后的教学观念,深入了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学习需求,并加强自身学习,正确认识新媒体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以促进思政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生是思政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教育中的引导者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主动权,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应注重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探究分析能力,以确保新媒体思政教学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加快熟悉新媒体常用软件的使用方式,并掌握更多的新媒体技术,以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思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各高校也应加快转变观念,积极引入更多具备新媒体教学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以提高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同时也应为在校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使其具备一定的新媒体运用能力。高校也应积极邀请资深新闻媒体人开展讲座活动,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这样不仅能加强思政教师对于新媒体教学方式的正确认识,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认知。

(二)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不仅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也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的问题。基于此,高校应紧随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将思政教材中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起来,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思政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高校也应注重在学生的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软件创新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效果。以微信的应用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的互动性以及即时性优势,将网络上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微信群或者微信公众号分享给学生,并为学生布置问题,引导其积极思考并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及时与教师沟通,以便更好地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直播也是当今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媒体形式,教师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一些有关思政教育的活动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使其获得更加丰富的认知体验。

(三)完善思政教育平台,强化素质教育

为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新媒体思政教育效果,高校应加快建立起完善的新型思政教育平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校园中充满正能量的人或者事记录下来,并上传到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上,以帮助学生形成正面积极的思想观念。同时高校也应借助社会上的力量完善思政教育平台建设,将思政教育内容充分与业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政教育的重要魅力以及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3]。思政教师还应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借助新媒体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公益实践活动中,使其能在过程中理解并感悟思政教育的内容,以促进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山里的教师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