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定位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中华儿女中华中华民族

王 健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2600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和内涵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是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以生产劳动的方式所创造出来的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辛勤的中国人,在实践劳动中精神追求的体现,是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特色的精神标志。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是民族信仰的寄托,塑造出代表国家精神的坚强不屈的民族性格。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为民族复兴注入了不竭动力,加快了其脚步。同时,不断激励着青年学习民族精神,加强自身爱国之情。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兴衰与否,关键取决于文化的发展情况[1]。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

回首近代中国的发展之路,历经了磨难,走过了坎坷,我们把所有的文化成果汇聚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保持一致,在国家层面,要求我们理解什么是文明、民主、和谐、富强,是综合创新传统文化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成果。在社会层面,要求我们懂得法治、公正、平等、自由,在过去,同样是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以及政治家们的追求。在个人层面,要求每个公民都做到诚信、敬业、爱国、友善,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与其有着直接关联。在古代社会中,每个人信守的基本价值,经过时代的进一步阐释,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现如今,我们在向着更明亮的那方前进时,要始终牢记传统论才是我们的根基,才是所有先进思想的起点[2]。这将会对我们构建新型伦理起到重要借鉴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定位

对于国家来说,文化兴衰决定着国家发展。传统文化的繁荣,能对伟大中国梦的复兴起到有力支撑作用。在中国共产党人内心深处,传统文化始终激励着他们,不断拼搏,努力为国家奉献,坚持为人民服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灵魂

魏征曾说对“木”与“本”、“流”与“源”之间的关系做出过解释,在他看来,只有树木的根稳定住,才能使得树木生长茂盛;只有把流水的源头疏通好,才能保证流水不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一次次赢得革命的胜利,取得许多成功的革命果实,不断建设和壮大国家。究其原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当成重要的理论依据,将其运用于文化建设之中。传统文化既为各个时代的人们确立正确的价值方向和道德行为,也是当时社会精神风貌和时代发展的体现。这也就诠释了,传统文化是国家之根,是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我们处理利益关系以及人生困惑时,它给予我们正确的指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寄托

文化基因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是中华儿女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是中华儿女在不断建设国家,创造国家文明过程产生出来的特有的国家标志。因此,这些从历史中提取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中华儿女思想内涵的特色文化。

从中国民族文化源头说起,它是我们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一次次革命,一次次建设家园的奋斗历程中创造出来的。随着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带有浓烈的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产物。无论处在何地,我们作为中华儿女都有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中国文化,是我们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文明成果。正因如此,中华儿女的中国魂才有定所,中华儿女的中国情才有寄托,这是中国人民相互联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人民特有的文化共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的营养剂

在政治方面,传统文化促进了国家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的形成,激励着中华儿女,相互包容团结,坚决抵制民族分裂思想,反对外来侵略者,形成友爱的、统一的中华文明形象。在社会发展方面,传统文化促进了社会矛盾的解决,使得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社会利益得以平衡,从而形成了和谐、美丽的社会风貌。五千年历史的积淀,在一次次困难磨砺中,中国人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创造出属于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正是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在支撑着我们的精神发展,才使得今天生生不息,具有强烈民族认同感的国家的存在。所以,从民族发展角度出发,传统论将产生无限的影响力,正为其补充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剂,能够使中国形象具有别样的光彩和魅力。

猜你喜欢

中华儿女中华中华民族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中华儿女 报效祖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