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平台渠道融合优势以及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2020-12-08张金旭

山西青年 2020年14期
关键词:媒介渠道受众

张金旭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8年秋季新闻学专业研究生进修班,北京 100872

新闻业就是新闻机构或新闻媒介组织及其活动的总称。新闻传播事业是指各种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各项传播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1]。所有新闻的呈现都依赖于新闻媒介。不同的时期,媒介有所不同。从1615年《法兰克福新闻》开始到1920年广播新闻诞生,报纸作为第一媒介,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随后在20世纪20、30年代,无线电技术、图像传播技术的发展,让广播和电视作为新闻传播媒介在各个国家流传开来,至此形成了以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并驾齐驱的时期。这三种媒介也是我们常说的传统媒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新闻的传播已开始不再依赖于报纸、广播和电视。互联网的诞生,智能手机、网络电视的普及也催生了新的新闻传播媒介,也就是大家说的新媒介。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媒介的发展催生了媒介融合。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融合模式不断壮大,已经衍生出业务形态融合、市场融合、平台渠道融合以及机构融合等多种融合方式。这些模式也对传统媒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强烈的冲击。

一、平台渠道融合的优势

平台渠道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种,主要是将新闻整合后根据用户需求发放至不同的平台,接收者会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所观看的内容。通过多点对多点的方式将信息更广的传播出去。拿今日头条为例,今日头条有自己的app,同时又推出了抖音短视频、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Faceu激萌等多款产品。每款产品的受众都有不同,但是这些产品的信息收集都来自今日头条一家。

(一)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势在必行

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的大型媒体业在经济利益和大众需求的基础上,完成的合作,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维度的融合,包括内容的融合、渠道的融合还有终端的融合。

在整体的大环境下,新媒介衍生的新媒体环境下,融合是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但是融合不是电子检索信息的简单表达,而是通过技术、经济、社会、全球、文化等五个层面进行融合。美国新闻研究所媒体中心的安德鲁·纳奇森将融合定义为印刷、音频、视频、图片、互动在形成服务和组织中的战略、运营、产品和文化的结合。平台渠道融合从某种程度来说,很基础地、很直接地展现了融合的定义。

(二)平台渠道融合实现了产品、内容、受众之间的融合

我们知道,新媒介最重要的属性就是互动,这是最有区别于传统媒介之处。平台渠道的融合就很好地将产品、内容和受众融合在一起。

同一个视频,在不同平台之间的播放量可以相差十倍以上,就算同一个平台,换个标题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里以奇点网为例,同一篇文章,发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阅读量为1.5万,可同样的文章发到今日头条上,阅读量则为15万以上。

再比如,今日头条旗下两个视频app,西瓜视频和抖音短视频。发布同一个视频,热度会产生截然不同,这是因为两种视频的受众人群不同。但是话又说回来,不管是抖音还是西瓜视频,又都是今日头条旗下的。

这种形式以多点对多点的方式,尽可能多的网络所有受众,实现产品、内容、受众之间的融合。抖音短视频就是产品,里面的视频是内容,内容又是由受众生产的,受众生产的内容得以传播,大家在模仿、评论留言中实现互动。

二、平台渠道融合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与其说平台渠道融合对传统媒介的影响,不如说是整个新媒介对旧媒介的影响,以及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市场中不断变化的公众需求。现在,报刊亭的数量急剧锐减。广播也变成了知识付费,就连家里电视也是网络终端。这就是变化,如果再往前,据报道18-30岁的年轻人根本不再阅读报纸,或者说没有阅读报纸的习惯。手机、互联网已成为媒体公司吸引年轻受众并努力保持现有受众的渠道。

(一)无法互动是短板

传统媒介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互动或者说互动性不强。新媒介的平台则完全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总之,总能挑出一款合适的。现在,人们不仅可以互动,人人都可能成为时代的传播者。而且像一些短视频软件内容可涉猎各个领域,无需对应版块,更有现场直播,在线聊天互动。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人都渴望成为内容的传播者。

人是群居动物,当你无法接受来自世界的消息,那么你很可能与社会脱节。新媒介加速了这种现象。无厘头、段子的呈现,使一些音乐成为了洗脑神曲以及网络热词,并引领了一段时间的热潮。但是在信息速度传播如此快的今天,如果你没有紧跟消息的步伐,可能在与人交谈中就失去了说梗的乐趣,显得自己很不合群。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信息的覆盖面,人人都不想成为被遗弃的传播者。

(二)内容死板无创新

如果是传统模式,像报纸、广播和电视。相对来讲,传播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比如,报纸的格式都差不多,用词也死板。电视呢,固定哪个台播什么就播什么,观众只能等待、换台或者关闭电视。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在手机上播放任意内容,还可以选择倍速观看,也可以看直播购物,点击链接就能跳到购物平台。像微博等平台丰富了大家的语言文化,诞生了很多有趣的网络用语。这些都是传统媒介无法做到的。

三、传统媒介如何应对来自新媒介的挑战

在信息炸裂的今天,想要不被淘汰,就要走创新之路。当然在发展的路上,并不能全都推行新媒体而忽略传统媒介的作用。与新媒介高速交叉的新闻消息传播相比,新闻消息的真实性可能无法得到保障,传统媒介虽时效性不如新媒介,但是在真实性上算是略胜一筹。因此,我们既要保留和继承传统媒介的精华,还要坚持创新,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发挥好自身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一)永远不要落下技术

想要保持传统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跟紧时代的步伐,跟上现在科技技术,例如H5、绘画、动画、音频文字的开发和学习。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更加体现了技术的价值。

现在,人们不仅观看信息,更是对信息本身的形式变得越来越挑剔。如果传统媒介想要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就要把核心的新闻重新生产创造,在保证内容真实性的同时,适当地加入一些网络流行词汇,善用动画、绘图来吸引受众,注重可视化的呈现。

(二)学会创新,重视合作

传统媒介不仅要做到创新,还要注重与新媒介的合作。在传统媒介整体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更不应该着急,而是要理性的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学会发现与新媒介合作的契机。

首先我们知道,很多新媒介传播的信息都是来自传统媒介的新闻采编。传统媒介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点,用真实性与新媒介时效性达成合作,共同树立品牌公信。

其次,与时俱进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人类本身。重视人才的培养也是传统媒介的生存之道,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大部分消息都是重复的、凌乱的,这就更需要有人才用良好的语言功底去加工整合这些材料,再加以传播。

最后,如果传统媒介想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要有自己的经营体制,先让自己吃饱饭以后再谋求发展,学会打破行业垄断模式,开展新兴业务,实现与新媒介的双赢之路。

四、结论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是新媒介影响下的必然产物。其中平台渠道融合是所有媒介融合中最基础、最简单的融合方式,同时也是达到受众最广的融合方式。我们要清楚,媒介融合最根本的在于技术革新。而决定为什么要融合的是接受新闻信息的受众。这两点决定了为什么新媒介会演变出媒介融合。因此,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满足了大众的需求。这也不可避免的对传统媒介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

不过,传统媒介也可以从中获益,了解大众需求,紧跟网络技术,寻求创新才是传统媒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媒介融合时代,想要跟紧大环境就要随着媒介融合发展的步伐,认清自己的现状,不再遥想当年的辉煌,与时俱进,转变思想,培养人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只有这样,传统媒介才能稳定发展,才有出路可寻。

猜你喜欢

媒介渠道受众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创举措 拓渠道 提质量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渠道与内容应当辩证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