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前“垃圾分类”面临的难题、解决措施等问题的探究

2020-12-08何其鑫

山西青年 2020年14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垃圾桶分类

蒋 宇 何其鑫

怀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一、关于“垃圾分类”实施的意义

(一)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垃圾分类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的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举措,垃圾分类的问题牵连到每家每户,习总书记一直在关注着。从中央财政领导小组会议重点提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到强调“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的上海考察,再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的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始终如一的关注深刻地表明,我们党始终在点滴、细节上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从关系到人民基本生活的事情做起,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创造属于人民自己的美好生活。实施“垃圾分类”,是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平衡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资源日益匮乏的背景下,采用高科技垃圾分类方法可以有效地发掘利用废物中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变废为宝,并在许多方面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垃圾中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并且循环利用。一吨废塑料可以循环利用为600公斤柴油和1500吨废纸,这可以避免砍伐用于生产纸张的1200吨树木。在社会领域,这些高科技分类技术还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环保、更清洁的环境,深度响应了“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国家口号,为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支持。

(三)促进经济长足发展,增加新的就业机会

在推动就业方面,高科技的垃圾分类手段使处理废弃物的企业得到长足发展,从事循环利用工作人员也会增加。垃圾循环利用的程序过程复杂多样,各个程序都需要一定量的劳动力,由此便能催生出更多条的垃圾处理系统,提供大量技术性与非技术性岗位。在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的探索中,还将创造出无数个新兴产业,从而实现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民的收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垃圾分类”作为覆盖全体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平常、最重要的环保行动,将是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关键一步。

(四)分类设备智能化,助力疫情防控狙击战

“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对本次疫情的防控发挥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在许多地方,“垃圾分类”的智能设备已经实现了“非接触式”交付。例如,在浙江长兴,多方智能设备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扫描和跟踪,并结合定位、监管和其他技术设备,以检测前端放置、中端收集和终端处置的全过程,提高了民众分类投放垃圾的精确度。在江苏徐州,垃圾自助分类收集点实行“无人化”收集方式,居民无需他人指导即可完成垃圾分类投放,这充分体现了疫情期间“人与人少接触”的要求。“垃圾分类”这项工作的推进,减少了疫情期间人与人的接触“机会”,也就减少了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传播,为疫情期间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了有效基础。

二、关于我国“垃圾分类”的现状

我国的“垃圾分类”名词概念最早于二十世纪中叶在北京市出现,1957年北京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城区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构想,但这一设想起初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民众的重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慢慢得到推广和实行。21世纪初,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八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之后,一些试点城市的“垃圾分类”实施受到了阻碍,工作局面拓展不开。2010年后,北上广等地陆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垃圾分类收集开始逐渐形成一套经验并得以推广,但民众的参与感并不强烈;2016年6月,国家重点强调推行垃圾强制分类制度。2019年7月,上海拉开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这一大序幕,开启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新局面,为其他城市提供了相关经验的借鉴。由此,城市实行垃圾分类措施已经是势在必行、如箭在弦。就目前来看,我国“垃圾分类”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例如标准不统一、宣传不到位和公众意识低等。充分认识到我国垃圾分类存在的不足及相关原因,推进垃圾强制分类和垃圾分类全覆盖,提高资源可回收率和循环利用率,较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关于我国“垃圾分类”面临的难题

(一)垃圾分类标准不统一,奖惩制度不完善

2019年7月,上海正式实施强制性垃圾分类政策,随后其他省市的45个城市逐步进入了“强制性时代”。但是有些网民发现了一个问题:不同省市的垃圾分类标准不统一。比如有的地方将垃圾分为干、湿垃圾以及可回收、有害垃圾四类,而有的地方又分为三类、五类等多种类别。不一致的分类标准,让不少公众感到困惑:是不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还得适应新的垃圾分类标准?在规范方面,尽管我国目前出台了与“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缺少监督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法规条例,所以“垃圾分类”的效果不是特别的显著。

(二)相关部门宣传力度小,宣传方式较陈旧

在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实施了数年,但到现阶段,还没有得到较好的效果和影响,这类现象在其他推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也较常见。根据调查,大多数家庭生活垃圾基本上是未分类的、垃圾站只挑能卖钱的,大多数居民不了解相关分类知识。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当前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不到位。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法案推动垃圾分类,但并没有下大力度对群众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教育,仅仅单靠新闻宣传、小区张贴海报、社区分发手册等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探索新的方式。

(三)公众居民参与意愿低,分类意识不太高

垃圾分类早就已经在各地执行,可是许多地区最后的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还是居民的自觉性不强。虽然都对分类知识了解,但是能实际参与分类的人却很少,导致最后收到的仍然是没有分类的“混合垃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分类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一些居民认为,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堆放过程过于繁琐,参与意愿不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如果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与参与意愿是一大难题。

(四)垃圾分类技术设备落后,分类环节间脱节

虽然“垃圾分类”在中国推行了不少年,但“垃圾分类”的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理三个环节相互分离。2019年8月,依靠太阳能装置提供运行电力的人工智能自动分类垃圾桶在上海投入使用。该垃圾桶运用二维码扫描、智能识别、自动分拣等诸多技术,可识别95%的可回收垃圾种类。它在2019年8月底进行了更新,设备升级换代后可以识别有害垃圾。目前,已经投入使用了2,000多个,主要用于人口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等区域。这类人工智能垃圾桶的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对推进我国当前“垃圾分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关于“垃圾分类”问题解决的措施

(一)统一垃圾分类标准,完善相关奖惩制度

对垃圾分类标准的认识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形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国家制订相关标准时可以先从大的框架入手,随后各地再根据实际情况把框架填满,这样既给各地圈定了总体上的范围,又提供了可以任其自由发挥的空间。除此以外,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并不是探讨这个标准是否有据可循,是否合情合理,而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各地如何去落实上面。例如,某些地方为推行“垃圾分类”,推出了一套积分奖励方式。在上海市实施强制性垃圾分类后的一周内,执法部门调查处理了近200起垃圾分类案件,并对行为严重的个人处以罚款。

(二)加大知识宣传力度,增强居民分类意识

垃圾分类知识要加大宣传,除了传统的新闻宣传、小区张贴海报、社区分发手册等方式外,还应运用智能软件等现代传播媒介,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宣传,居委会以及小区物业等机构是首当其冲的宣传点,应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此外,小区居民、环卫工人等可流动人员也需加强宣传,只有这样“动静结合”,既有专门的指导,又有自身的遵守意识,最终目的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可举行“垃圾分类”知识问答赛,设置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将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纳入中小学教科书,并将“垃圾分类”的常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部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垃圾分类”知识的进一步普及。

(三)推动技术设备创新,升级相关配套设施

处理好垃圾分类、垃圾运输、垃圾处理三个过程之间的关系,将智能识别终端应用于分类环节,智能分拣系统应用于末端处理环节。一方面,国家财政大力支持垃圾分类技术创新,提高垃圾入箱后分类处置能力,加强垃圾收集分类技术创新,解决生活垃圾二次分类和垃圾桶清理的难题;另一方面,强化生活垃圾再利用技术的创新,提高垃圾资源的可循环利用率,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地区的人口、产业的结构等状况,优化垃圾处理、运输等环节,实现运输成本最小化。

(四)推广人工智能垃圾桶,解决“垃圾分类”难问题

国家财政加大投入研发更加智能、快捷、方便的人工智能垃圾桶。例如我们小组研究的“人工智能检测垃圾桶”,在我们的智能检测垃圾桶上有一个扫描二维码的装置,将二维码对准垃圾桶的扫描仪后,垃圾桶会打开相应开口。为了避免人们将不同类的垃圾放于相同的垃圾袋内,垃圾桶上还安装了物品扫描装置(这类似于安检的扫描仪器),若垃圾桶判断出垃圾袋内装的是不同类的物品,则垃圾桶不能打开。从创新性来说,生活垃圾在入桶之前就已经被后台识别系统分类。从先进性来说垃圾箱自动分类,节省人本。从独特性来说,它比一般的分类垃圾箱更能体现出“分类”这个主题词。此外,垃圾桶采取太阳能的运行装置,既能实现节能环保,又能大大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从提倡到硬性规定,这使一些环保意识薄弱的人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参与到全民环保中来。

此外,部分地区在推行“垃圾分类”的实践中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例如上海在这一方面做法包括:积极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积极引入社会组织的力量,配套分类知识的相关教程,将“+垃圾分类”变为“垃圾分类+”等等。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垃圾桶分类
垃圾桶等
谁最厉害?
飞进垃圾桶
基于STM32的懒人垃圾桶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