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工程视角下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020-12-08周立国
周立国
吉林省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松原 138000
体育与德育本不是孤立存在的,体育只育体,德育只育心都是极其片面的,二者应该相互渗透,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本文笔者基于青马工程视角研究高职体育课程改革。
一、青马工程概念界定
2007年5月15日,团中央在北京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一工程被简称为“青马工程”。
二、寓青马工程于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体育课程目标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大纲》指出,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具体目标,可见课程目标缺乏课程思政内容,而青马工程于体育课程中可以丰富体育课程目标,拓展体育教育教学内涵。
(二)有助于培养身心健康、思想端正的技能型人才
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较而言,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袭。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其思想觉悟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及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因此,要绷紧思想教育的神经。思想教育注重培养的是人的精神,这是单一的身体健康目标所不能企及的高度。未来需要的是身体健康、思想端正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体育与思政不能孤立发展,二者要有机结合。
三、青马工程视角下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是青马工程于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思想先行的原则有意识的探究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是新时代赋予体育教师的责任。
(一)转变教与学观念
传统的体育课教师以讲解体育知识,学生习得体育知识,形成相应的体育技能为生,而课程思政要求教师转变教与学观念,教师不单单要教学生体育知识,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要进行思想教育,但这非单纯的说教,而是要与体育课程有机结合,在体育教育教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学生也不能狭隘的理解为体育课程就是为强身健体,对教师的思想教育置若罔闻。在学生中普遍有个错误的认识,那就是思政是辅导员、学生处、团委、党办的分内事,与学科教学相关,事实上思政应贯彻于所有学科教育教学始终。
(二)在体育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的进行学生思想教育
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了冠军,这一战绩举国沸腾,体育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大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女排是一个团队,“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此,成功需要个人努力,更需要团队配合,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略占优势时不骄傲,略处劣势时不报怨、不指责,不自乱阵角,而要沉着冷静,自查自省想对策。这些都是除体育知识之外,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素质。由此可见,体育不单单是一种身体素质的锻炼方式,而是一种将体育活动作为载体,将身心发展,健康生活作为根本目标,将体育精神作为发展标杆,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有效途径。
2017年东莞大学生篮球联赛中,广东科技学院的球员被多名东莞理科城市学院的球员围住,双方从言语冲突上升为肢体冲突,再到群殴,随即扭打一团,场面一度失控;2017年台湾大学生篮球联赛也上演暴力事件;2019年中国矿业大学新生篮球赛打架……这样的案例很多,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反面教材进行正面教育,大学生逆反心理较重,很排斥说教。因此,体育教师可出示案例让学生讨论,教师适时予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总之,思想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能更好的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为社会培养较高思想素质、过硬身体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三)注重“德”的考量
传统的体育评价方式无外乎体能测试或技能测试,即学期中教师挑选几个有针对性的,能体现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进行测试,把测试的成绩综合起来就是该生的期末体育成绩。这种忽视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是不科学,同时还缺乏对“德”的考量。因此,体育教师要变革体育考核评价方式,既要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如: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课后测试三部分各占一定权重,把各部分分值相加即为该生体育成绩,当然对“德”的考量应细化到三部分中的每一部分中。
综上,新形势新思想新特点,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思想去看待发展的事物。因此,有必要在高职体育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多种方法将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切实将青马工程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