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恩铭革命思想形成过程*
2020-12-08顾书嘉
顾书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邓恩铭(1901—1931),又名恩明、尧钦,水族,贵州荔波水浦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山东党、团组织创始人和领导者。在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他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也是唯一一位中学生代表。他的革命生涯可谓光辉而又短暂,牺牲时年仅30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早期革命及工人运动的组织、领导者,学界对他的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甚至有诸多纰漏(如一些文章称他为中共“一大”最年轻的代表,实为刘仁静)。故真实反映邓恩铭生平,展现其革命思想形成过程,对邓恩铭革命思想的形成途径进行梳理势在必行。
一、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
(一)少年时期家居荔波,接受新式教育
从出生水浦村,到四岁迁居县城内,再到十六岁离家求学前,邓恩铭的少年时代都是在贵州省荔波县度过。这一时期,邓恩铭经历了两阶段学习:一是1907——1910读私塾,一是1911——1917在荔泉书院接受新式教育。这让邓恩铭目睹了无产阶级的穷苦和剥削阶级的残暴,学习了民主思想,为他日后参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打下了思想基础。
1911年邓恩铭进入荔泉书院(即荔波模范两等小学堂)读书,在这里认识了对他一生影响颇深的启蒙教师高煌。高煌(1875-1932)号东星、东心,荔波县玉屏镇人,是光绪年间贵州第一批公费留学生之一,在日本留学期间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积极拥护辛亥革命。就读于新式学校、受教于思想开放的新式教师,邓恩铭萌发了民族民主精神,初步产生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这一时期邓恩铭的诗歌中流露出了对公平、自由、贫富差距的深刻思考,15岁的他曾写下这样一首民谣诗歌:“中天之人吃不饱,纺纱之人穿不好;坐轿之人唱高调,抬轿之人满地跑。”民谣中,少年邓恩铭展现出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同情,对剥削阶级的厌恶和憎恨。此外,水族的民族文化熏陶下,他曾写下一首名为《简大王》等诗歌:“潘王新简应该称,水有源头树有根;只因清廷政腐败,英雄起义救民生。”诗歌中,邓恩铭对水族民族英雄潘新简领导农民起义,抗击清廷剥削统治的事迹敬仰赞叹,展现了他爱国思想的深入和对不平等社会的不满和愤恨。
1915年,邓恩铭第一次参加了政治活动。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来,群情激愤,邓恩铭参与了师生游街宣讲活动,走上街头宣讲民主爱国思想,揭露帝国主义侵华事实,讨伐袁世凯卖国行径,宣传抵制日本抵制日货。这次讨逆反日的活动充分体现了邓恩铭爱国情操,为他今后走上革命开辟了道路。
(二)北上济南求学,初识马克思主义
1917年,16岁的邓恩铭在荔泉书院毕业,同年他走出乡关北上济南继续求学深造。从黔贵荔波到齐鲁大地,邓恩铭经陆路到达广州后又改水路,从香港经上海最终抵达济南。来到济南后,在二叔黄泽沛(又名邓国瑾)的安排下,邓恩铭开始了新的生活,1918年,邓恩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开始践行他“读书救国”的理想。
然而,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让邓恩铭深刻的感受到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强权的压迫,国家主权岌岌可危。此时的邓恩铭意识到“读书救国”的理想已经无法在纷乱的岁月中宁静的实现了,很快就积极加入到学生运动的行列,组织成立了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自治会,展开了学生罢课演讲、游行示威、绝食抗议等活动来支援北京的学生运动。这期间,邓恩铭结识了他一生的挚友王尽美,开始探寻革命斗争的道路。正是“五·四”运动这个导火索,让邓恩铭从思想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学生运动中与王尽美等结识,则进一步加强了邓恩铭参与革命的意愿和革命斗志。
“五·四”运动后期,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人参加了“齐鲁书社”活动,在这期间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阅读了大量科学民主思想进步书籍。此外,他还成立“励新学会”,组织青年学生学习,以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的邓恩铭经历了从读书救国到革命救国的蜕变,成为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
1920年底,邓恩铭和王尽美组织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又于1921年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山东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组织。此时的邓恩铭已经将革命的目光投向了工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事业与中国的工人阶级相结合。他这一时期的文字也能直观的展现他对于工人阶级的关怀,他曾在山东《通俗日报》发表反应铁匠劳动生活的诗歌:皎洁的月亮悬在天空/路上行人没了人影/仅听见住在胡同道儿的铁匠/丁东!丁东!/不住的劳动。
邓恩铭革命早期的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从爱国思想的启蒙到读书救国再到革命救国的转变,日趋完善,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导的共产主义革命思想。这种转变为邓恩铭后来出席中共一大,成为一大代表,投入工人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引。
二、革命思想成熟,投入工人运动
革命思想不断成熟的邓恩铭,开始广泛的接触工人,创办了《济南劳动周刊》,在周刊中用通俗的语言和事例向工人们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1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向全国其他六个共产主义小组发出通知,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邓恩铭作为济南共产党组织代表同王尽美一起全程参加了中共“一大”会议,邓恩铭也成为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1922年1月,邓恩铭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位于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了列宁的亲切接见,同年6月,回到山东的邓恩铭立刻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人运动的革命浪潮中。
邓恩铭的工人运动有两阶段:一是“一大”后,组织淄博矿区工人运动,一是“二大”后来到青岛开展工作,这一阶段也是邓恩铭一生参与工人运动的高潮阶段。邓恩铭在青岛为工人创办补习班,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工人党员、团员。1925年2月8日,邓恩铭组织发动了胶济铁路和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1925年4月至7月,邓恩铭联合青岛党组织连续发动了三次日商纱厂工人罢工。这次工人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嚣张气焰,将革命运动有力的推到了高潮。直至1927年1月由于叛徒告密被捕,邓恩铭都一直奔走于革命运动的前线,在狱中他组织了两次越狱斗争,解救了多名战友,但由于自己身体虚弱,于1931年4月5日壮烈牺牲,年仅30岁。
这一时期,邓恩铭的革命思想已经日臻完善,已经将革命的重点投入到了工人运动中,形成了依靠工人阶级、重视党的建设、注重主义宣传等革命思想特点。
三、结语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创者、工人运动的领袖,邓恩铭在革命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困难,但是他都始终以一名马克思主义革命者的精神战胜了。这不仅反映出当时革命的困难,更是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信念不惜一切,甚至牺牲生命的奋斗精神。邓恩铭的革命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对我们在新时代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的我们,怎能遗忘这样一名中共革命事业的伟大战士,他无限忠诚于党的热忱,他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他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