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与思考
2020-12-08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天桥中心校,河北 承德 068350)
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模式,它有利于最大范围调动学生,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合作学习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准备不足。教师没有能够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简单提出要求后便撒手不管,这虽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作用,但不加引导的盲目合作学习,或是不让学生独立思考便急忙开始讨论,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造成学生的盲从,效果大打折扣。
(二)缺乏引导。有的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都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般就是按照就近原则让学生前后桌讨论,这样的小组似乎是随意拼凑而成,小组之间的差异很大,而且也没有达到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的效果。并且在小组讨论开始后,教师也没有很好的调控,只是象征性的巡视一下,存在形式化的问题。
(三)合作时机有偏颇。部分小学数学老师为了达到预想的课堂氛围,往往忽视了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论什么问题都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这种生搬硬套、缺乏评估的教学模式是无法提升教学质量的,还会浪费课堂时间,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反而产生了不良效果。
二、组建高效的合作小组
如果要更好地在数学教学学习上进行小组合作必要条件就是分成合理的学习小组对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来说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分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锻炼他们的团结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团结,有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讨论以及探究那么在分配小组的过程中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合理规划,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的方面。在进行小组的分配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性别方面的分配并且在小组成员的组建过程中不能只是好成绩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却被一起集中在了另一个小组,这样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在进行小组分配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基础的相互协调在分配了小组之后也要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工作分配,只有合理地进行工作的规划与分配,才能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更好的方向。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3——6 人为宜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对小组成员进行-个合理的规划分配能够更好地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有规律地进行探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数学小组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责任感。
三、把握课堂导入环节
课堂导入环节是整节课堂的关键环节关系着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只有教师真正做好课堂的导入工作,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在积极主动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导入环节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就感受到合作的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数学学习中,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整节课堂的顺利开展做铺垫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情境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不允许学生说话,只能用拍手的方式表示分得梨的数量:有8 个梨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能够得到几个呢?只听啪啪啪啪学生用四下鼓掌的声音回答了问题‘有2个梨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能分几个呢?啪!”掌声依旧响亮最后,只有一个梨子,要平均分给2 个人,每人能分几个呢?”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的样子用一句话表示就是“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非常滑稽、搞笑这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用怎样的办法表示半个梨子呢?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得热火朝天有的认为画画、有的认为写字等等当学生用已有的方法不能表示这个梨子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对新知识的探索就显得急不可待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增加课堂互动
许多小学生虽然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认真投入,但没有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很少与同学交流,导致数学思维一直被束缚,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比较单一,难以开阔学习境界。
有些小学生在遇到数学学习困难时,由于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有限,容易习惯性地逃避,对数学问题置之不理,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自己能够解决的数学练习题中,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对数学知识掌握不全面现象,出现偏科”问题。
针对以上现象,教师要树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理念,依托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分享学习方法,互相交换解题思路,共同探讨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与团结精神,通过掌握这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建立深厚情谊的桥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数学“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训练课堂上,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存在计算错误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进位加法原则掌握不清,也包括马虎、没有验算意识、不重视审题、解题思路错误等等,为了让学生可以自行发现计算中不足之处,教师组织了“互相批改”互动游戏,让两名学生互相扮演彼此的老师,给对方的计算情况进行批改打分,有趣的教师扮演活动引起了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为了当“合格教师”,认真验算对方的计算结果,从中发现并标注问题,与自己的“学生”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气氛热烈,获取了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切实提高了学生计算能力,减少了学生的计算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