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境对词汇歧义消解的影响
——研究的源流及走向*

2020-12-08郑艳红

山西青年 2020年7期
关键词:通达歧义词义

郑艳红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歧义是指“同一语言形式能表示多种意义”[1]。它是语言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反映了语言系统的复杂性。事实上,歧义词在日常阅读中随处可见,其影响程度不容小觑。例如,在英语阅读时,当人们碰到歧义词“light”,是先联想到它的所有意思(例如,浅色的、打火机、光线),还是结合语境只激活相关词义?此外,语篇中的情境能否帮助读者降低词义加工的困难,还是使人更加费时费力?上述问题其实就是在探讨词汇歧义的消解过程,它使人们更加熟知大脑的加工机制,并为外语教学者提供更多思路。总之,该议题的研究先后共形成两大理论和五种模型,对后续研究产生显著影响。但至今为止,人们尚未对某些重要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相关研究大幅减少,究竟歧义词中的各个词义是如何通达大脑?在此过程中,语境的影响程度有多大?除了语境、词频和熟悉度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尚未被考虑在内的因素(例如背景知识、自身经验及个人偏好等)也在发挥作用,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厘清,如此方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尽管该议题的研究数量颇丰,但许多研究者仅选取一个或两个模型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其实验设计尤其实验任务大相径庭,故致其研究结果难达一致。鉴于该研究总体较为分散,且以往研究者皆有自身研究角度。为助后续研究找到突破口,本研究首先整合该议题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发现并总结其共性和个性,分析内在局限性,再结合当前研究态势提出未来研究建议,以丰富相关理论成果,为外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提供思路。

一、理论回溯

语境是影响词汇歧义消解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以往歧义研究探讨的主要对象。该研究共存在两个阶段的争论:一是模块论与互动论,二是五种模型,即多重通达模型、顺序通达模型、选择通达模型、重排序通达模型和语境敏感模型。

(一)模块论与互动论

该阶段的分歧主要在于:语境是否在词汇歧义消解过程中发挥作用,歧义词的词义激活顺序及语言模块之间的关联性。模块论认为,语言系统由一个个模块构成,例如语音、词法、句法和语义等,各模块独立运行,互不影响。在语言加工过程中,激活顺序依次为从低到高,另外由于信息闭塞性语境在词汇加工过程不产生作用。反之,互动论认为各个模块在此过程一起激活,模块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同时,低层级模块受到高层级模块的影响,语境在词汇加工方面产生显著影响。由于以上两个理论都处于两个极端,因此最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更多因素考虑在内,例如词义相对频率、语境偏向性、语境强度和实验设计等,而且对歧义消解的时间过程考察更加细致,因此便产生了五种模型。每种模型各有侧重点,且使用的实验方法相对于第一阶段更加复杂、先进和多样。

(二)五种模型

1.多重通达模型

该模型认为[2],当人们遇到歧义词时所有词义都会自动通达,然后根据情境选择最佳词义。换言之,语境在最初词义激活阶段不产生作用。该模型属于典型的模块论思想,都否定语境在前词汇加工阶段的作用。实验方法主要采用音素监控技术和反应时范式(例如颜色命名、词汇命名和词汇决定等)。

该模型在五种模型中最早被提出,其最大贡献是证实在歧义词加工的最初阶段所有词义都会被激活,后续不少实验也得出一致结论。然而,该模型存在的最大争议是其曾使用过的一种方法即音素监控技术,因为许多采用此方法的相同实验却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后来遭到了弃用。

2.选择通达模型

该模型认为[3],语境在词义激活最初阶段产生作用。只有与语境一致的词义才能激活,不一致的词义则不激活。此观点属于典型的互动论思想。实验方法主要采用反应时范式(例如词汇决定、颜色命名、跨模式启动等)。

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型与多重通达模型的观点完全相反,二者之间分歧与模块论和互动论的分歧基本一致。此外,这两种模型均未将词义相对频率考虑在内,仅分析语境是否产生作用。该模型的实验方法较常采用词汇决定和命名任务。这两种任务都是先给予句子,再呈现目标词让被试判断真假以观察其反应时。后来有研究者提出质疑,认为由于实验材料中语境的呈现方式和信息量问题,被试可能无法获取足够的语境信息,故实验结果未能观测到语境的作用。但是,这两种实验任务至今仍被使用。

3.顺序通达模型

该模型认为[4],歧义词的所有词义根据相对频率先后激活,被激活的主要词义随后与语境进行匹配,以检验是否适用于语境信息。只有匹配成功才不会激活次要词义。但该模型否定语境在前词汇加工阶段的作用,认为语境只影响后词汇的加工过程。实验方法主要采用眼动技术、歧义探测技术和反应时范式(例如词汇判断和跨模式启动)等。

与多重通达模型一致的是,顺序通达模型也认同语境对词汇歧义消解产生的作用仅体现在后词汇加工阶段,而非其它阶段。不同的是,顺序通达模型更强调词义相对频率在歧义加工初级阶段的作用,而多重通达模型否定这一点。在五种模型中,顺序通达模型率先提出词义相对频率的重要性,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但其采用的歧义探测技术遭到了后来人的质疑,即该技术无法清晰辨识词义的加工过程,故后续实验较少使用它。

4.重排序通达模型

该模型认为[5],语境对词义激活产生一定作用但它同时被词义相对频率限制和约束。也就是说,词义相对频率高的首先激活,低的次之,而且语境对歧义词中多个词义的激活程度也能产生明显的效应。在实验方法上,主要采用反应时范式(眼动为主)。

事实上,重排序通达模型结合了顺序通达模型和选择通达模型的思想,肯定了语境和词义相对频率对歧义消解的影响,只是该模型更加认同后者的贡献率。此外,采取的实验方法更加先进,眼动仪能帮助记录被试的注视时间,使实验过程更加自然,减少实验误差。但眼动技术具有局限性,它并不能准确分析出词义加工中的时间进程,因此受到了质疑。

5.语境敏感模型

该模型认为[6],语境的强度在歧义词词义激活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肯定了语境的偏向性和词义相对频率的作用,并且认为这三个因素是歧义词词义计算过程的关键变量,词义激活数量的多少与上述三个变量有密切的关系。实验方法上,手段更为复杂,例如ERP 和眼动等。

在五种模型中,语境敏感模型最晚被提出,其思想内容更为复杂。它将语境细分为强度和偏向性,并与词义相对频率一起列入歧义词词义激活过程中的三个变量。其中,该模型最强调语境的强度,认为它比另外两个变量更为重要。然而,语境的偏向性后来也受到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次要词义偏向效应”,引发了研究者们新一轮争论。

6.五种模型的分歧与共识

综上所述,五种模型之间的分歧聚焦于:语境和歧义词词义相对频率在歧义消解过程有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高低。多重通达模型和顺序通达都否定语境的作用,但是后者肯定词义相对频率的作用;选择通达、重排序通达模型和语境敏感模型都认可语境可能发挥的影响,不过选择通达模型并未将词义相对频率的作用考虑在内。而重排序通达模型与语境敏感模型的分歧除了体现在词义相对频率的影响程度,还表现在语境中,前者认为语境只能推动歧义词适当词义的激活程度,并不能作用于不适当词义上;后者强调语境的作用,认为语境不仅可增强歧义词适当歧义的激活程度,而且能抑制不适当词义的激活程度。

此外,五种模型存在部分共识[6]:(1)实验方法上,更加推崇跨模式启动范式,因为该范式将听觉与视觉结合再一起,方法更加科学;(2)词汇歧义消解的时间进程上,分为两个阶段:0 到200 毫秒为前词汇加工阶段,200 毫秒以后则为后词汇加工阶段。

二、结语与建议

深入探讨该议题不仅能促使人们更加熟知大脑的认知操作机制,还能推进外语教学发展,尤其是词汇教学。综合以上词汇歧义消解的早期实验,可发现仍有不少研究空间,因此后续研究可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探析:

首先,研究问题上,早期实验主要考虑歧义词词义的激活情况,但较少考虑未被激活的词义或者是未被选择的词义,那么这类词义在歧义消解过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因此,一方面,未来研究可从抑制无关词义入手,重点分析抑制机制与激活机制之间的差异和影响因素。例如,Chwilla& Kolk[7]通过ERP 技术,考察抑制是否在词汇歧义消解的后词汇意义整合阶段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词汇歧义消解过程中共有两种抑制模式发挥作用,即渐进抑制模式和完全抑制模式。另一方面,歧义词不仅可研究同形(同音)异义词,还可转向多义词,因为这两种歧义词的心理表征并不相同。

其次,实验对象上,早期实验者以英语母语者为主,较少涉及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因此,往后研究可选择非英语母语者,可也比较两类语种学习者在词汇歧义消除方式上的差异。例如,赵晨和董燕萍[8]选取的实验对象为中国英语学习者,他们专门研究句子语境在歧义词相关词义激活过程的作用程度,以及其在无关词义抑制过程的影响程度,该研究证实了顺序通达模型的理论主张。

再次,实验方法上,早期实验主要采用RT 为研究指标,然而正如上述Chwilla & Kolk 的ERP 实验,N400 也可用于观察后词汇的加工阶段。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升级,实验方法可多元化,结合多种实验技术,控制实验中各种细微潜变量,确保实验得出更加精确的结果。

最后,实验任务和实验材料上,早期实验大多采用听觉或视觉输入的词汇决定和命名任务,且给予的语境多为句子。但由于实验设计的时间太短,且句子信息量太少,可能导致被试未能接收到完整的语境信息。因此,后续研究应充分考虑语境的设计问题,实验材料可选取短篇而非句子。

猜你喜欢

通达歧义词义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神子”如何通达藏地——论格绒追美的长篇小说《隐蔽的脸》
现代汉语歧义类型的再讨论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eUCP条款歧义剖析
语文教学及生活情境中的歧义现象
通达青岛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