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理性辩证地看待我国经济发展大势

2020-12-08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郭克良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0年10期
关键词:影响疫情经济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郭克良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乔丽莎

2020年我国第一季度GDP的增长速度为–6.8%,这是我国自1992年开始发布季度GDP数据以来的最低数值。那么,如何来看待这个数字?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走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大势。

一 充分估计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不可否认的是,受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运行在短期内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例如,住宿、餐饮、旅游、娱乐、交通运输等行业收入大幅下降,制造业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特别是在2020年春节期间,旅游、餐饮、娱乐、住宿等行业收入均出现断崖式下降,甚至出现了全行业的停业和歇业状态。据测算,仅春节7天,我国餐饮业的损失就高达5000亿元。大量聚集性消费被抑制,车市、楼市明显降温,建设项目施工天数减少,进出口交易量大幅下降。许多中小微企业停业,但工资、房租等刚性成本需要支付,众多企业面临资金流等压力。特别是受国际疫情蔓延的影响,人们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表现出怀疑和担忧,这些都加大了民生保障的压力。除此之外,春节的季节性因素,以及外资外贸领域的不利反应,都对中小企业的成本、生产、销售造成了不良影响。

我们在看到疫情对经济短期影响的同时,也要深入了解此次经济影响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同。有学者称,这不是一次金融危机导致实体经济受压力的情况,而是一次疫情直接影响实体经济,反过来使得金融系统崩溃的情况。这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力度可能要远远超过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经历过此前两大金融危机,我们更应该充分预测此次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走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首先要做好农产品的稳产保供工作,保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确保粮食增产丰收,同时要做好肉、蛋、禽、乳的生产供应,及其上下游链条的畅通。对于物流、急需的医药防护用品等产业,可通过阶段性减免税、政府补贴、鼓励市场竞争等手段,促进其健康发展。对于旅游、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产业,采取阶段性减免税、贴息贷款等措施,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而导致企业经营和用工困难等情况。如果说经济社会是一个循环更新的有机体,那么产业就是这个有机体的主要器官,它们环环相扣、上下衔接,可能因为其中的一个阻滞或断点,就会影响整个有机体的正常运行。

各地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对冲疫情的负面影响。例如,某地方对除高耗能行业之外的所有工商业电价进行阶段性调整;某地方设立专项再贷款业务,为重点企业提供低利率资金;某地方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给出“ 量体裁衣”就业方案;某地方因地制宜出台扩大内需的相关办法,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二 理性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坚定全面决战小康社会的必胜信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即使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征程不可能中断,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不可能改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条件仍然具备。

从需求方面来看,疫情对消费行业的影响较大,但在目前我国疫情已经基本控制的情况下,消费行情明显反弹。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目前快递业所支撑的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已经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2020年4月的全国日平均快递量已经超过2亿件,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就投资而言,短期内疫情对投资也会有影响,但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顺利推进,政府基建投资、企业投资等都会逐渐恢复甚至增加,疫情基本不会对全年投资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4月1—15日,我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2%。可以说,只要应对得当,我国20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基本能够实现。

从供给方面来看,就粮食生产而言,过去5年我国的粮食产量都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自给率很高,库存充裕。就工业和制造业而言,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品类的国家,我国工业供应体系在全球所有经济体中是最完备的,规模也是最大的。这就表明,我国产业间的配套能力较强,这也保证了我国产业在遭受外部不可控因素冲击时具有强大的韧性,不至于出现行业整体性危机。同时,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稳定增长,这都是我国经济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疫情影响的底气之所在。

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聚集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14亿人口的旺盛需求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同时,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有能力以“世界工厂”来支撑整个“世界市场”。这些基础和条件不仅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而且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不仅有决心、有信心,而且更有底气和实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内需空间广阔,产业基础雄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三 辩证看待危与机的关系,切实推进各方面体制机制创新

抗击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危与机是辩证相连的,只要对“危”应对得当,就可能发现新的机会和机遇,获得某些突破和创新;如果能够及时反思和总结应对“危”的各种教训和经验,也会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进而增强前进的智慧和勇气。

化危为机,重点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包括减税、降低社保费率、调整住房公积金缴纳制度、对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企业予以政策扶持等;二是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三是深化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继续改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扩大高质量供给;四是加快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在资金和政策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本投入、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加大投入。

化危为机,要特别关注科技进步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都伴随着对原有社会问题的突破与革新。此次疫情冲击暴露出我国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短板。通过这次疫情大考,我们需要更加主动自觉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稳妥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做好“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工作,更大力度地进行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能够化危为机,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实际上,在此次疫情中催生的各种新型消费也预示着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云逛街、云导购、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无接触零售、直播卖货、社群营销、私域流量等一个个新的消费概念、零售模式在这场疫情中迅速成长起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商家要及时巩固、强化这些新消费模式,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在特殊条件下的被动转型中,不少企业找到了自家生意的“新打开方式”,消费者也在“宅经济”之下养成了新的消费习惯,这是促进消费转型的良机。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里!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里!

猜你喜欢

影响疫情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