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平台和资源统筹的军队联勤保障模式创新
2020-12-08祝尔坚
祝尔坚
由兵员、武器装备、阵地工程和各类物资构成的军事资源,是军队建设和战争实施的物质基础,也是军事规划和战场决策的基本依据,其中,军事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效率决定了战争安排、准备和实施的成效,影响战争的胜负。在现代战争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战场的后方勤务普遍采用联合勤务保障方式,即包括武器弹药和物资给养前送、零部件供应、装备维修和伤病员救治与后送等战场保障职能,以更有效地保证作战力量的完整、充足和作战资源按作战意图配置到位,更好地满足各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战场需要,更大程度地提高作战成效和保障效率。
战争实践说明,尽管现代战争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但并没有降低武器弹药的消耗量,战争的资源需求仍然与日俱增,战场的地域空间仍在不断扩大,武器的技术密度仍在快速增长。战场保障不仅要求后勤具备承担战场资源消耗的运载能力,还要具备比战场运动更快的运行速度。然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始终是个待解命题,因为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只要后勤有保障负载,就不可能快于部队行动,再加上军队后勤自身在体量、布局、供应链等方面的制约,独立承担现代体系作战保障要求的困难越来越多。如何破解现代战争后勤保障所涉及的“人”“物”“事”等迷雾,真正满足需求清、获取易、集结快、投送远等要求,实现足额、精确、快速保障的目标,仍然有待转型创新。因此,采用新技术、新机制和新的力量构成,创新组织运行模式,是有效提升联合勤务保障能力的重要选择。
一、 构建新模式是提升联勤 保障力的必然选择
未来战场保障对军队联合勤务提出的核心要求是保障足额、精准、快速和到位,它是服从指挥部决心和满足部队战力的要求,关系整个战略布局、战役安排和战术实施,决定战场胜负,衡量军事效益的关键。为此,军队联合勤务需要有一个更高视点、更大范围、更新组织、更强手段的有效运行模式和保障网链,以提高运行效率,获得更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一)有利于统筹用好保障资源
联合勤务保障说到底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对诸军兵种部队实施就地就近统筹保障。其中,强调统筹就是要集中需求规模,以规模换效益;强调就地就近就是要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以空间赢时间。这些都是军队建设和战场保障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的运行规划问题,实施过程中需要依靠完善的工具和科学的方法。云平台和资源统筹则结合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云平台等现代科技成果和军地资源统筹机制引入军事领域后,为军队联勤保障的方法创新提供了契机,其最显著的作用在于可使资源获取路径清晰、价格透明、过程可视、管控精准,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经济的组织与活动,有利于人流物流更快流动,有利于扩大组织运行保障范围,可更好满足现代战争保障对质量、数量、时间等的要求,解决传统后方勤务在组织指挥中所受制约多和大范围管控协调难等问题,更好地适应联合作战对联合勤务的总体要求。
第二,按照战场保障要求,推行资源统筹联勤保障运行机制的活力在于通过构建军事需求牵引和市场供给导向相结合的新型联勤保障体系,在军地之间形成认知上的共识、利益上的共享、行动上的共谋、步调上的一致、运行上的有序。真正从联勤保障链的首节点开始,构建包括资源的获取、集结、投送、遂行、战位补给和战场抢救抢修抢建、伤员后送等一系列事项在内的保障网络和链条。政府负责组织和指导,军队与企业、科研单位、服务及金融机构等以契约为合作纽带,构建国家管控、军队组织、社会响应、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新型联勤保障体,形成具有传统人民战争特色和新经济动员形态的军事保障创新协同体系。
(剪纸作品:《突击演练》 作者:空军工程大学 刘松柏、王洪生)
(二)有利于经济与国防的成效双赢
从联合勤务运行来看,云平台主要解决军方的信息控制力、导向力和可靠性,资源统筹主要解决资源供给、物流中转、运输投送、维修服务等的实施效率。从保障实施方向来看,联勤保障主要表现的是民参军行为,即通过资源统筹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到军队建设和军事保障行动中来。尽管民参军蕴含着民众对国防事业的浓浓情怀,但不可否认,国防订单的利益和服务军方的品牌始终是企业追逐的目标。因此,新的联合勤务模式不仅有利于军方,而且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现实效益和隐性的发展机遇,是军地双赢的行动追求。
第一,未来大规模体系作战的突出特点包括超视距大纵深、远程精确制导、多维快速运动、过饱和打击。战争对物资的高消耗性和军队联合勤务力量的有限编成等特点,决定了军队联合勤务力量只能主要集中在战役前端,中后端保障行动必须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实施。这是现代战争联合勤务保障规律决定的,也是军队联合勤务力量编成的重要考量,无论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还是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或者是2003年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都充分证明了这一联合勤务的组织形态与运行模式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必然性,其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言而喻。
第二,在解决了军队联合勤务力量编成及适应未来战争保障的军事需求外,新的联勤保障模式也契合国家战争能必须依托经济能的军事理论思想,特别是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将大量非核心或中后端的后方勤务保障事项交由供应商、服务商代理,不仅有利于发挥企业在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专业功能,提高运行效率和品质,降低成本费用,而且可以优化供给侧结构和消化过剩产能,利国、利军、利民。
(剪纸作品:《协同演练》 作者:空军工程大学 刘松柏、王洪生)
二、 新模式的技术环境和运行机制
新模式的核心在于:一是信息控制力强,相关信息清晰可视;二是资源保障力强,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军事保障行动。其中,信息控制力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视频社区等先进信息技术,构成云平台信息系统;资源保障力以军事需求为牵引,以军地互利互赢为动力,构建军队联勤指挥管理、军地力量共同参与、军民协同军事保障的创新机制。
(一)云平台是联勤保障体系创新的技术支撑
以云平台为基础构建的联合勤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事项梳理、流程优化、数据汇聚、资源分析、响应预判和多种方案形成及评估等,为军事指挥决策和保障资源调度提供可行且有价值的实施预案,是创新军队联勤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例如,某信息部门与某科技公司在合作探索云平台智慧城市、社会综合治理等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技术对军队联合勤务有可复制性,主要关键技术的特点如下:
第一,大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和整体安排。在充分理解项目需求的前提下,开展项目体系的顶层设计。运用系统论方法,从项目需求的全局出发,对实施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行动一致、步骤协调、功能合理、资源共享,并从操作行动的全过程出发,对各方面、各要素、各功能、各行动和可视化进行统筹安排,确保运行的和谐统一。这对军队建设和大规模体系作战的军队联勤保障来说,是确保资源配置和运行有效率、有效益的前提要求。
第二,大数据分析技术。云平台处理的各项数据主要是接入平台量化因素,通过大数据分析,可挖掘提炼出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事务形态和未来趋势,以有效指导整体运行方案的制定及流程安排。平台具备海量数据交互式分析能力和内存数据处理能力,平台扫描速度支持并满足低延时高并发查询需求,以及数据分析与多维统计的需要,关系到同步接纳数据条目的幅度和实时处理多条记录的能力,决定着平台提供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时效性和价值度。对军队联勤保障而言,平台的建立符合统筹保障对资源大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处理的信息掌控需要,特别是满足对有关任务、品种、数量、地点、时限和人力、物力、财力及温度、湿度、环境、道路、交通、装备、工具、潜在资源等各类数据进行全面把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多种不同坐标系地图快速坐标拟合联动技术。在较大地域范围的智慧城市和社会治理应用中,每一个具体行为都与具体的地理坐标相关。由于不同条件下会采用不同坐标体制的地图,以及该坐标体系的信息点需要在不同地图上应用,而碎片化地图发布前都需经过非线性畸变加密,不同坐标转换算法和参数保密等级高,因此容易造成不适合互联网应用等问题。为此,通过采用多种不同坐标系地图快速坐标拟合联动技术,解决不同坐标系地图之间的转换和联动,为实现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地图联动功能奠定扎实的基础,这在以战区或多战区联动为基础的军队联勤保障中是不可或缺的技术构成。地图数据精确化及运筹模型算法的支撑,是现代军事物流运行及保障的重要技术条件。
第四,视频汇聚和分发技术。由于社会化行为的全过程、多视角和对其采集视频图像的海量数据需要以云视频存储、分析和分发共享为技术支撑,因此需要建立具有视频交互功能的云平台,以此解决面向大规模视频应用的数据汇聚、处理和分发,包括解决不同厂商的生产设备存在技术标准、编码格式、取留方式等互不兼容的问题。采取自主内存缓存、同步分发和兼容技术,解决延迟、抖动和编码对视频的影响。由于军队联勤保障建设是一个基于历史延续,发挥各层级、各单元积极作用的过程,要想把现有的各种设备、做法统一起来,就需要采取上述技术作为过渡,实现应用的信息交互融合统一。
(二)资源统筹是保障资源有效配置的组织运行机制
军地资源统筹的本质是立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要求,将原本隶属于经济和国防两个相对独立运行系统的资源,通过体制破障、机制对接、要素对流和资源共享,实现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建设发展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全局优化,推进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质量、效益和速度上的系统进步,从整体上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安全能力。
资源统筹的活动形式是多样的,但通常都围绕武器装备、物资、工程、服务这四项范畴的内容而展开。例如,武器装备采办涉及型号论证和预研、设计试制和定型、生产质检和验收、使用培训和维护、零配件供应与报废和退役等;航天工程运行涉及规划、研发、制作、合成、调试、发射、运行、测控、维护和回收等;战场投送涉及运力调度准备、兵员与物资集结、运力与兵员物资配置、前送与护卫、战场抢建抢修和伤病员救治及后送等。由此可见,军地资源统筹是一个庞大、多样、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系统梳理,创新构建完整统一、通专结合、适应各层次和各用途、满足各类应用环境要求的技术及管理标准,为需求对接、要素集成、人才流动、资源盘活等的实施奠定基础。
资源统筹是一项伟大的实践活动,必须坚持需求牵引、项目推进、实践探索、理论提炼、归纳总结的定位和方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增长和国防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创新转变战斗力增长方式。不仅要重视高端科技和武器装备研发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的双向交互作用,吸引先进制造业对军事需求的更多注入,而且要根据部队建设和实战保障的实际,面向中低端服务保障需求,依托资源统筹机制全面推进联勤保障模式的创新,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入军事服务保障领域,打造全新的有广泛民力参与的保障网络和链条,使更多的力量和要素直接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和保障力,放大联勤保障的效率和成果,提高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和谐程度。
三、 推进军队联勤保障新模式的初步构想
按照转型创新的要求,军队联勤保障新模式在应用选择云平台技术方面应该瞄准国内一流技术单位,并充分考虑保密资质管理要求;在资源统筹项目上应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推进;在组织实施上应结合军改和力量编成,论证设计新的组织运行方式;在运行管理上应探索制定新的标准规范,真正实现以新制度、新方法和新模式支撑新的军队联勤保障体系的进步。
(一)以智慧智能技术为基础构建联合勤务云平台
通过军地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快云平台关键技术和智慧智能技术在联合勤务系统的应用研究,在顶层定位和各联合勤务专业功能的基础上加强总体设计,打通顶层至末端的信息通道,在集成应用领域开展跨专业、跨学科的专题研究与实际探索,构建应用于联合勤务各保障领域的多个不同类型的先试单位,探索研究联勤保障智能化技术,获得成功后再作推广。考虑到智慧智能技术、云平台技术在应用上的成熟度,以及联合勤务的安全保密管理要求,参与军队联合勤务云平台建设的地方单位必须具备安全保密的管理资质。
(二)以经济动员行政力构建资源统筹新机制
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战争动员体制中由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型的国家行为,具体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负责,地方省市县设有相应的职能部门来配合。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许多省市主管部门都与所在区域的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了工作机制,推进将国有和规模以上企业按军队后勤专业进行分类,推进军队后勤与企业对口对接,一旦政府实施动员,军地可迅速对接,企业可快速响应。可见,军队联合勤务应与政府国民经济部门合作,按照资源统筹推进的要求,建立统一领导、统筹谋划、科学组织、分工实施的工作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供给保障作用,促进联合勤务在资源筹集、统筹配置和集合前送方面的能力和效率。
(三)以现代军事物流提升联合勤务保障成效
通过云平台和军地资源统筹推进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建设,形成包括国家战略层级、战区和省市区战役层级及作战空间战术层级等在内的军事物流体系。发挥军事物流力量延伸和勤务专业机构的功能作用,构建广义的集采购、运输、仓储、分拣、配送、服务于一体的,从生产线到作战位的全过程无缝衔接实体化保障,有效完成军队联合勤务各项任务。该体系将有利于属地化地发挥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优势,推进军队联勤保障在质量、效益和速度上的进步。
(四)以标准规范推进联合勤务保障的实施运行
要用标准规范的制度提升联合勤务能力水平,科学制定一整套以云平台和资源统筹为基础的保障实施标准制度。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科学施策。一是要瞄准国际通行的技术和管理标准,结合国家和军队实际,按照平时和战时的不同要求,进行军事消耗和联勤保障的标准创新;二是要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统筹标准制作策略,按照先易后难原则顺序逐个推进,力求在重点领域、重点战区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取得成功;三是针对不同地域的不同标准,进行多种保障运行模式创新,既可以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联合勤务保障标准创新,也可以对远海岛屿、高寒山地、水域沼泽等特殊地形地貌和恶劣自然环境的补给保障标准进行新的探索,还可以参照海湾战争以来信息化战争的补给做法,引进消化吸收,形成符合我国和我军特色的大规模体系作战补给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