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六年级小学语文作文评价质量的对策分析

2020-12-07邹同利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邹同利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关系到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综合学习及运用,对于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学科素养而言,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探讨了提升六年级小学语文作文评价质量的对策,注重以教学评价,对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做好創新,引导小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使语文作文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六年级语文;作文评价;评价质量

前言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评价工作开展,应关注于当前教学形势的变化,考虑到小学生参与习作学习的情况,科学的设置评价指标,对小学生作文情况做好有效评价,以评价促学习,引导小学生掌握写作的方式、方法,针对性的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关注语文作文评价,要求教师对语文作文评价的理念要做好创新,能够对语文评价的方法做好改进,由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并在评价时对小学生做好引导,使作文评价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1突出横纵结合,提升评价针对性

小学语文作文评价工作开展,从横向评价来看,要强调策略引导,使小学生掌握写作的方式、方法,让小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写作中,掌握写作的方法、技巧。从纵向评价来看,注重把握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以方法、技巧教学,让小学生进行学习、理解、运用,使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有一个“质”的提升。教学评价要有针对性、具体性,并将评价与小学生参与写作学习、写作实践进行紧密地结合,并且以此反馈小学生参与写作的学习表现,能够对写作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和针对性的解决[1]。教学评价的横纵结合,突出评价的全面性、发展性,以小学生为中心,使评价与小学生的学习工作进行有效地结合,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联系横纵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对小学生写作进行横向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写作时搜集写作素材的情况、写作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突出写作方法的评价指引。在写作评价时,横向评价强调小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和运用情况,注重引导小学生能够掌握语言表达方法,对基本的描写、情感渗透及体现方式做好掌握。纵向评价方式的运用,注重对小学生作文中蕴含的情感进行把握,实现作文评价的深入发展,突出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通过将横向评价、纵向评价进行结合,对语文写作评价进行升华,让小学生真正地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使课堂作文教学的效果、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2]。

2实现自评互评结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要让小学生参与其中,小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评价时,要以小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切入点,对小学生的写作学习情况做好有效地把握,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评价,使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质量得到针对性的提高。自评主要强调了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互评则表现为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交流,使小学生在互动中,对他人写作的优点进行学习,并对自身的不足做好完善[3]。自我评价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优点、缺点进行思考,引导小学生围绕写作的立意、层次、内涵进行逐步的评价分析,使小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能够对自己的作文有一个更加深入地理解。在自评之后,组织小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对作文进行交流,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以提升作文评价的实效性。

例如,在进行自评和互评结合评价时,教师要注重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评价氛围,使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作文评价当中。在评价时,联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使每个小组都保持一种均势。之后,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小学生对作文评价时,能够从文章格式标准、语句通顺度、文章写作时流露出的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使小学生在自评时能够对自身的写作情况做好把握,。接下来,组织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评价,提升学生合作默契度,并且使小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能够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并对自身写作中的不足做好弥补。借助于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小学生在评价中进行反思,提升作文评价的效果,对小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语文写作中提供指引,使语文写作教学更加有效[4]。

3构建鼓励性评价模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小学语文作文评价工作的开展,要突出目的性,以有效的教学评价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及质量,让小学生在评价指引下有效地参与到语文写作中,使小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对鼓励性评价模式的运用,要注重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到小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并对小学生予以鼓励和支持,放大小学生的闪光点,让小学生对写作产生信心,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写作中,使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5]。

例如,在开展写作评价时,教师应该与小学生进行积极地互动交流,对小学生写作情况做好把握。在作文评价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小学生的闪光点,利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如“你真棒!这段写的很不错!”等等,指出小学生在写作中的良好表现,让小学生树立参与写作的信心。通过鼓励性评价模式的构建,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写作中,并掌握写作的有效方法,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素养得到有效地提升。又如,在对小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时,注重对评价层次做好把握,突出一种循序渐进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教师可以联系小学生的学习表现,对小学生参与写作中取得的阶段性进步进行把握,并对小学生表现出的积极一面予以鼓励和支持,以针对性的评价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要求教师以小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突出评价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使教学评价与作文教学进行有效地结合,以教学评价对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使小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并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语言,让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地发展,使语文学科教学更加有效。通过做好教学评价,让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得到提升,并实现对课堂的有效改进,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袁学春.小学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19(11):41.

[2]林月英.自媒体时代的小学作文评价创新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9(08):9.

[3]常林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评价方法[J].情感读本,2019(17):45.

[4]谢乾平.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课程教学评价中的意义[J].新教师,2019(05):70-71.

[5]代世昕.浅谈小学语文“起步作文”的教学评价[J].安徽教育科研,2019(0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