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2020-12-07谭开佳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道德与法治新时代

谭开佳

【摘要】“关心国家发展”为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的第一框。本教学案例在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大背景下,以精准扶贫方略为主线,以精准扶贫方略为主线,用“十八洞村”和“洱源县”脱贫的案例,结合中国精准扶贫的成绩单,融合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主席谈治国理政的观点。

【关键词】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政治认同;国家发展

前言

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精准扶贫取得的伟大成就,并探究中国精准扶贫奇迹背后的具体方案,感受中国治理的智慧;培养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提升当代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及自豪感;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学科核心素养任务。

一、案例背景分析

本课为八年级上册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的第一框,学生在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学习中,国家观念进一步增强,维护国家利益及尊严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客观认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强调中学生的使命及担当,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及自豪感,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二、案例描述

1.导入——小心愿·大梦想

(1)老师提出三个问题

①回顾2020年,你有哪些小心愿?

②这些心愿都实现了吗?

③你知道2020年中国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通过目标三问,衔接预初年级所学内容,即个人的目标应该时代紧密相连;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关注度。

(2)展示2012年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描述。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关心国家发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收官之年,全面小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2.讲授新课

(1)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考卷)

①提问: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心中的小康社会,你会用哪一个?

②结合课前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单“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幸福生活”,展示学生拍摄的让祖辈谈谈生活变化的采访小视频。

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小康社会,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社会。

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感受上海的变化,明晰小康社会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全面改善;基于学情,用八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诠释什么是小康社会,什么是全面小康;锻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及概括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引导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史及社会主义发展史当中的一环,引导學生坚定理论自信。

(2)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①展示我国贫困地区学生的生活状况图片,引出我国精准扶贫“扶持谁”的问题。

②提问“他们的生活难在哪些方面?”老师:住房难,吃饭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③简要介绍我国精准扶贫的贫困户识别标准。老师: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

设计意图:“扶持谁”是精准扶贫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脱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引导学生看到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并正视这些挑战。

(3)精准扶贫的成果——十八洞村脱贫的案例(人民阅卷)

①展示图片:十八洞村脱贫前后的进村道路及民居的变化对比。

②播放视频《中国3分钟》:十八洞村脱贫后的生活状况。

③提问1:精准扶贫让十八洞村村民生活发生了那些变化?

④提问2:精准扶贫的意义是什么?老师:精准扶贫的

根本价值(意义)在于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社会主义国家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及道路自信。通过扶贫前后的差距对比,直接感受到精准扶贫给村民带来的幸福生活;精准扶贫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巨大福利,培养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坚定学生的道路自信;引导学生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阐述,提升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认同。

(4)总结升华——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

①播放上海交通大学对口支援洱源县的微电影《彩云之交》片段。

②提问:上海交通大学给洱源县带去了什么?老师: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设计意图: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强调脱贫不能仅仅依靠“等靠要”,更应该重视生产,从“输血”转变成“造血”;引导学生思考上海市民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承担哪些责任。

3.结束新课,布置课后作业——珍惜当下·共创未来

(1)课后作业:“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祖国发展来之不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担起报效家国的重任,踏上续写新篇的阳关大道,请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用200字左右的小短文,简单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可以为祖国未来发展做些什么?

(2)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五年规划及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强化学生的责任和担当,为下一节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做准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善用素材,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注重选材,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师生互动的主动学习。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落实政治认同培育,需要不断创新方法,立足于学生认知能力,用实实在在的事实,真实的案例,增强课堂的说服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活跃度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林奇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J].学苑教育,2021(20):9-10.

[2]陈碧珠.政治认同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以“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为例[J].新教育,2021(16):70-71.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道德与法治新时代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