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猕猴桃蜜蜂授粉技术示范应用效果调查
2020-12-07李亮高联党许福平孟蔚茹唐江定陈小平金平涛
李亮 高联党 许福平 孟蔚茹 唐江定 陈小平 金平涛
猕猴桃为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植物,高度依赖虫媒并结合人工辅助进行异花授粉,且生产中多采用人工授粉,费时费工。为探索猕猴桃花期蜜蜂授粉技术,明确蜜蜂授粉技术的增产、提质、增收效果,2018—2020年,我们在陕西猕猴桃主产区周至县开展了猕猴桃蜜蜂授粉技术示范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
1 基本情况
示范应用设置3个区域,分别为蜜蜂授粉区、农民常规授粉区和网罩对照区。
蜜蜂授粉区实施蜜蜂授粉,农民常规授粉区实施自然授粉,网罩对照区选择3株树定枝网罩。
示范区设在周至县猕猴桃种植最为集中的区域——周至县农科试验站(马召镇)和金太阳果品专业合作社(终南镇)猕猴桃示范园,主栽品种翠香,示范面积分别为2.1 hm2、2.6 hm2,代表性强,管理水平一致,有利于体现调查数据的客观性。
2 示范技术
示范果园按栽培要求配置授粉树(雌雄树比例8︰1),在猕猴桃开花5%~10%之前放蜜蜂进场。在农科试验站(马召镇)和金太阳果品专业合作社(终南镇)的果园分别释放中蜂和意蜂,置于果园地头。
第1天各放5箱蜂,第2天、第3天每天各增加5箱蜂,落花后蜜蜂离场,放蜂时间持续5天。放蜂期间,果园不用药,蜂场半径3 km范围内禁止施药。放蜂期间,供给蜂群干净充足的水源,提高蜜蜂访花的积极性。
3 示范调查
3.1 调查点确定 蜜蜂授粉效果调查,每株树在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1个主枝。空白对照区调查3株网罩树的枝条。
3.2 调查内容 盛花期后4周调查坐果率;采果期调查平均单果质量、亩产量、商品果率,至少取100个果实。
4 结果分析
蜜蜂授粉示范区与常规防治区调查数据表明,金太阳果品专业合作社(终南镇)猕猴桃(翠香)雄树开花期未与雌树开花期相遇,意蜂访花差,试验失败。周至县农科试验站(马召镇)猕猴桃(翠香)蜜蜂(中蜂)授粉效果明显。因此,本次示范调查统计及结果分析在周至县农科试验站猕猴桃园中进行。
4.1 蜜蜂授粉坐果率高,畸形果率低 调查结果表明,蜜蜂授粉区坐果率高,幼果发育良好。盛花后2周调查(表1),猕猴桃蜜蜂授粉区坐果率较常规授粉区和对照区分别高出2.16、40.15个百分点,畸形果率较常规授粉区和对照区分别降低1.19、11.22个百分点。
4.2 提质增产效果明显 猕猴桃成熟期,测定单果质量及含糖量,结果表明(表2),猕猴桃蜜蜂授粉区较常规授粉区单果质量高出3.7个百分点,亩产量和纯收益较常规授粉区分别高出156.9 kg和1 763.4元,取得了提质、增产、增收效果。蜜蜂授粉区果实含糖量较常规授粉区增加0.97个百分点,果实品质提高。
5 调查小结
5.1 利用中蜂自然授粉能满足猕猴桃的基本产量需要 示范结果表明,翠香品种园采用中蜂授粉后,坐果率、畸形果率、平均单果质量等方面均优于自然授粉,能够基本满足猕猴桃的基本产量需要。
取得好的授粉效果,与翠香猕猴桃的花本身有一定的清香,可以很好地吸引蜜蜂前来采花有一定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农科试验站猕猴桃园配备了雄株,有徐香、海沃德等多个不同成熟期品种,基本不存在花期不遇问题,有利于蜜蜂访花。
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猕猴桃树为雌雄异株,雄株不结果,果农为追求效益最大化,尽量压缩雄株数量,导致很多猕猴桃园雄株比例极低,甚至整个果园没有1棵雄株,加之一些品种的雌雄株花期不遇,大大制约了蜜蜂等授粉昆虫的授粉效果。
事实上,2019年陕西周至、眉县等猕猴桃主产区授粉期商品花粉极其短缺,价格猛涨30%~50%,果农已经意识到雄株的重要性,部分果农进行了雌株高接雄株和补栽雄株等工作,果园里雄株占比明显上升。
今后应逐步引导果农在推广蜜蜂授粉技术的同时,注意猕猴桃雄株的栽植比例和开花期,尽量在果园四周、地头选择栽植与雌株花期相近、花粉量大、亲合力好的雄株,为蜜蜂或其他自然昆虫授粉创造基础条件。
5.2 蜜蜂生活习性和气候因素等会影响其授粉效果 猕猴桃为异花授粉树种,高度依赖虫媒传粉。陕西猕猴桃开花期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整个花期7~10天,而有效授粉期为开花后3~5天,且猕猴桃花量大、花朵密集,本身对授粉蜜蜂的访花数量、活动要求高。低温常常会影响蜜蜂正常活动,花期若遇倒春寒、低温阴雨天气或持续高温(2018年4月7日遭遇多年不遇的低温霜冻,2019年5月5—8日遇低温阴雨,2020年5月1—4日又遇持续高温)等极端天气,蜜蜂及其他授粉昆虫的正常出巢和访花活动会受到极大影响。
为保障蜜蜂正常活动,应选择耐寒性较好的中蜂授粉。意蜂的耐寒性较中蜂差,低于 13 ℃即不能安全飞行,而中蜂在7 ℃低温环境中仍能大量出勤,且有效访花时间长,这可能也是金太阳试验点意蜂授粉失败的一个原因。同时,猕猴桃花分泌蜜露少,芳香味淡,对蜜蜂尤其是以采蜜为主的意蜂吸引力差,花期刚好与果园周围的洋槐树等花期相遇,意蜂被引诱出果园,影响了授粉。
后续可进一步开展引诱剂试验,通过花期蜜蜂食诱剂的喷施,引诱蜜蜂和其他昆虫为猕猴桃授粉。
5.3 良好的授粉是猕猴桃生产优质商品果的关键 通过授粉实效观察,蜜蜂等昆虫自然授粉具有授粉率高、授粉均匀、果实生长整齐的优势。陕西周至、眉县等猕猴桃主产区,2000年以前建的果园都按6~8︰1的雌雄比栽植,每到授粉季节可以满足蜜蜂等昆虫授粉需要。2000年以后猕猴桃价格上涨,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果农把雄株改接为雌株,甚至部分果园完全没有了雄株,逐渐开始依赖商品花粉。而采用商品花粉人工授粉的,因受花粉质量、不同授粉器具、授粉人员及授粉手法等的差异因素影响较大,致使个别果园产量和质量低下,畸形果多。
我们认为,把握以蜜蜂等昆虫自然授粉为主,人工授粉为辅的授粉原则是生产优质商品果的关键。在阴雨、低温等特殊不利气候条件下,蜜蜂活动受限,花粉在果园空气中漂移能力下降,这时就要以商品花粉進行人工辅助授粉为主,以保证在最佳时期达到授粉充分均匀的目的。根据实践,亩产2 000 kg的猕猴桃园需要质量有保证的商品花粉20 g左右。
当前猕猴桃生产向标准化、绿色化、高品质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为蜜蜂授粉技术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技术集成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指导生产。
李亮,陕西省周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邮编710400;高联党,周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许福平,孟蔚茹,唐江定,陈小平,金平涛,周至县植保植检站。
收稿日期: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