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渭北旱地苹果矮砧栽培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2020-12-07吴倩

西北园艺·果树 2020年5期
关键词:矮化果园苗木

苹果矮化砧栽培具有结果早、产量高、见效快,通风透光好、光合能力强、营养消耗少积累多,树冠矮小、适于密植、管理方便、节省劳力,易于标准化生产、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经济利用土地等优点,已成为世界苹果生产和果业现代化的趋势和方向。

陕西渭北旱塬区和我国大多数苹果产区一样,过去都是以乔化栽培为主,普遍存在树龄老化、果园郁闭、产量质量下降、大小年严重、管理成本高、效益低下等问题。近年来,随着苹果更新换代步伐加快,苹果矮砧密植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但在生产调研中我们发现,矮砧密植栽培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应引起高度重视。

1   存在问题

1.1   苗木栽植成活率低   主要影响因素是苗木来源、苗木质量、贮运环节、栽植技术。

1)許多果农和企业盲目从外地一些非专业苗木繁育基地购买苗木,这些苗木中往往混杂有重茬苗、带毒苗、病苗以及不适宜的砧木等。

2)所购苗木质量差,根系数量不足长度不够,苗干粗度、高度、充实度不够,大苗有效分枝少等。

3)苗木长途运输和临时贮藏过程中保护措施不当,出现脱水现象。

4)栽植时苗木根系修剪、浸泡、蘸根、浇水、枝干保护等措施不到位。

1.2   矮砧外露高度不合理   主要是没有根据矮化中间砧和自根砧的不同、立地条件的差异灵活调整矮化砧木外露高度。

1)对同一区域和立地条件下矮化中间砧和自根砧外露高度没有注意区分。

2)对不同区域矮化中间砧和自根砧外露高度没有区别对待。

3)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矮化中间砧和自根砧外露高度没有区别对待。

1.3   土水肥管理不科学

1)部分果园有机肥投入不足、水分补充次数过多过量、无机肥尤其是氮肥施入过量,导致枝条徒长,生长势偏旺,树冠失控,成花难、结果迟,果园郁闭。

2)部分果园有机肥施入量少或不施有机肥,土壤改良不到位、水肥管理不配套、氮肥施入不足,过早过量结果,尤其是无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配套措施,导致枝条生长量不足、树体生长偏弱,成形慢、产量低、质量差,影响生产效益。

1.4   树体管理措施不到位   主要是刻芽、抹芽、撑枝、拉枝、摘心、冬剪、控梢等措施实施时间把控不及时、技术掌握不精准,导致树形不规范,小主枝过长、过大、过粗,树势不稳定,株间郁闭、小枝量不足、成花少、结果迟,产量不高,效益低下。

1.5   根颈部腐烂病发生较重   主要是对外露的矮砧保护不力,导致其因受冻害、晒伤及热害影响,局部组织受伤,被病菌侵染,发生腐烂病和轮纹病。

1.6   其他管理措施不配套

1)没有起垄栽植。

2)仍实行清耕制,甚至在夏季也要深耕翻土,没有实施树盘覆盖、行间生草或杂草刈割等土壤管理措施。

3)机械化程度不高,适于果园的割草机、弥雾机、无人机、采果机械等没有配套、配套不全或配套不合理,导致应用效果不佳。

4)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苹果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未能有效实施,苹果树腐烂病、轮纹病、白粉病、卷叶蛾等发生较重。

2   改进措施

针对目前渭北旱塬区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采取对应的改进措施,确保苹果产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2.1   严把苗木质量关   建议选购大型专业育苗企业的优质苗木建园。具体要求:

1)选用无性繁殖的M9T337、G935、G41、M798、M26、青砧等脱毒自根砧。

2)选用秦脆、瑞雪、瑞香红、瑞阳、蜜脆、玉华早富、九月奇迹、嘎拉优系、富士优系等优良品种/优系。

3)最好选择带分枝一级无病毒大苗。

4)在苗木运输、储存过程中,做好苗木根系和枝干的保护,防止苗木出现损伤、脱水、冻害等问题。

2.2   严把栽植技术关

1)做好栽前苗木处理。①苗木整理。将苗木枝梢和根梢损伤干枯部分剪除,并对苗木主干受伤部位涂抹伤口愈合剂。②浸根。将修剪好的苗木根系在清水中浸泡18~36小时。③苗木消毒处理。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或浸苗 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根部。④蘸根处理。用生根粉3号50~100 mg对水1 kg蘸根,或用坤益健100菌剂200倍液蘸根,或用2.5%磷肥加入细土制成泥浆蘸根。尤其陕西北部山地秋栽前应做好树干缠膜。

2)实行起垄栽植。撒施腐熟羊粪3 000~   5 000 kg/亩以上,并全园耕翻耙平,沿行向起垄。建园时,将行间的土挖到垄上,垄宽2 m、高10~20 cm,在垄畦中间挖穴栽树。

矮化中间砧苗栽植深度:渭北南部矮化砧木外露15 cm左右,北部矮化砧木外露10 cm左右。

矮化自根砧苗栽植深度:渭北南部矮化砧木外露5~8 cm,北部矮化砧木外露3~5 cm。

定植后及时灌水,待水下渗后划锄松土,并在树盘内覆盖1 m2地膜或园艺地布保墒,也可以整行铺地膜或园艺地布。

2.3   严把栽后管理关

1)土肥水管理。改清耕为免耕,实施树盘覆盖、行间种草或杂草利用,逐年扩盘改土。

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幼树期科学补充有机无机养分,幼树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  1︰0.5,每龄树施纯氮0.05 kg/株,促进树体营养生长,达到早成形早结果目标。成龄树根据挂果量和树势合理配方施肥,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5︰1,每产100 kg苹果施纯氮0.4~0.5 kg。

切实重视有机肥的增施,幼树期施农家肥20~30 kg/株,成龄树根据产量达到“斤果斤肥”或“斤果2斤肥”的施入量。若施生物有机肥,施入量至少应为产量的8%~10%。

水肥管理应做到四个结合,即有机无机相结合、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相结合、根系施肥和根外追肥相结合、施肥和补水相结合,并重视土壤调理剂的应用。

2)树体管理。首先搞好刻芽抹芽。若需促发小主枝,可采取“早近长深”刻芽法,若需促发中短枝,可采取“晚遠短浅”刻芽法,也可以应用发枝素促发萌芽,并及时抹除无用芽,促进萌芽率和树体早成形,减少养分无效消耗。

其次是撑枝、拉枝和摘心。在新梢长至15~20 cm时及时用牙签对新梢进行基角开张,角度90°~120°,当新梢长至株距的1/3长度时(带分枝大苗,当分枝新梢长至20 cm左右时开始拉枝),及时拉枝,角度90°~120°。果园密度大,拉枝角度要增大,拉枝的同时对新梢顶部轻摘心,抑前促后,控制新梢生长速度,促使新梢侧芽饱满,提高枝条翌年萌芽率,利于中短枝形成和成花。

再就是冬季修剪。幼树期重点培养高纺锤树形,树高达到3~3.5 m,干高1~1.2 m,冠径控制在株距范围内,小主枝数达到30~40个,及时疏除粗度超过其着生部位主干粗度1/2的小主枝。1年生枝疏除时,基部留2 cm平剪,多年生枝疏除时,基部留3~5 cm短桩,以利于再发新枝。枝干比控制在1︰3以上,最好为1︰5~6。成龄树重点是枝组精细修剪和更新复壮,按照单轴延伸结果枝组的技术要求修剪,对基部粗度超过3 cm、过低、对生、轮生、重叠、交叉的枝组及时疏除,注意基部留3~5 cm短桩。

3)花果管理。一是推广应用药剂疏花疏果技术。我们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用石硫合剂、西维因粉剂和洛川顺顺牌疏果剂进行药剂疏果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果农不妨试用。

二是推广定果技术。除了距离留果法外,目前主要推广“枝组粗度择优录取123留果法”,即按照汪景彦老师的干周法留果技术(Y=0.2 C2,Y:单株留果个数,C:树干基部干周,单位是厘米),通过试验总结,我们将合理留果量分配到每个枝组上,基部直径分别是1、2、3 cm的结果枝组,大型果品种分别留5~6个、10~12个、20~24个苹果,中型和小型果品种在其基础上适当多留2~3个。

三是推广免套袋技术。目前正在试验研究,重点在品种选择、矮化栽培、生物膜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控、有机肥增施、高光效树形、反光膜使用等方面寻找技术突破,达到预期目的,试验已初具成效。

四是提倡合理应用套袋、摘叶转果、适期采收等技术措施。

4)矮化砧木保护。根据我们2010年以来对矮砧苹果园的调研数据,3年生以上初挂果园,外露地面的矮化砧木苹果树腐烂病株率达到18%~25%,主要是根颈部位矮砧受冻、日晒和热害所致,给矮砧栽培模式推广造成致命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做好矮化砧木保护。

主要措施:一是越冬前对主干根颈部埋小土堆防寒;二是用保暖材料将根颈部包扎住(薄膜、肥料袋、棉毯等材料);三是冬前涂白(水、生石灰、石硫合剂、食盐按照10︰3︰1︰0.5的比例配制,再加动植物油少许)。

2.4   严把其他配套措施关   大力推广应用起垄栽培技术;积极推广树盘覆盖(薄膜、园艺地布、锯末、秸秆等),行间生草或杂草刈割等土壤管理技术;提倡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苹果病虫害绿色或有机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应用适于果园管理的机械,如割草机、弥雾机、无人机、施肥机、采果平台等,提升果园管理机械化水平。

吴倩,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邮编727400。

收稿日期:2020-08-10

猜你喜欢

矮化果园苗木
松景
苗木供求信息
呼噜猪的大果园
果园
最新苗木行情
九叶青花椒矮化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最新苗木行情
夏日果园
台否认参与APEC遭“矮化”
蓬蓬的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