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收季用这些措施可进一步提升苹果质量

2020-12-07张改运苟小娟千小绵

西北园艺·果树 2020年5期
关键词:果柄预冷采果

张改运 苟小娟 千小绵

10月份是苹果采收季,生产者不但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苹果质量,而且还要考虑果实分级、入库、销售,以及病虫防治、施肥等诸多问题。如果管理得当,不但能促进当年苹果园提质增效,而且可为下年稳产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1   适时摘袋

1)掌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摘袋时间。摘纸袋过早,果实暴露时间长,果皮粗糙色泽发暗;摘袋过晚,果实风味淡,采收后果面易褪色。什么时候摘袋好呢?低海拔产区果实脱袋后上色时间长,如果10月下旬采果,应该9月下旬脱袋。高海拔产区昼夜温差大,果实脱袋后上色快,可适当推迟摘袋。而且由于高海拔产区与低海拔产区相比树体发芽、开花晚,停长早,全年光合时间短,果个相对小,适当推迟脱袋采摘,还有利于果实长大。红富士苹果一般情况下套袋后100~120天就可根据天气情况摘袋。太早,苹果脱绿不够,上色困难;太晚,会出现底色发黄的情况,同样不易上色。

2)注意温差和湿度。温差会影响苹果着色。脱袋后温差低于5 ℃,不但不上色,还会褪色;温差低于10 ℃几乎不上色;温差超过10 ℃越多,上色越快。

湿度也会影响上色的速度。实践证明:空气湿度大,上色快,不管海拔高低都一样。山东烟台、河北秦皇岛等低海拔果区,苹果上色也很快,原因是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空气湿度大。所以说,不管海拔高低,空气干燥上色慢,有湿度没温差或温差小,上色也不快,温差大但没湿度上色也慢,只有温差大,湿度大,上色才快。

3)正确操作。套红蜡袋的果园,一定要分两次摘袋,摘完外纸袋后,间隔2~3天再摘除红蜡内袋,这段间隔期是为了给果实留下适应外界环境的时间,如果内外袋一次摘掉,极易发生日烧。对于套单层袋的果园,可以先将袋体撕开呈伞形,罩于果实上,防止日光直射果面,过一周后将袋子除去,加速果实着色。

若外袋和內袋分两次去除,要注意以下操作要领:①摘除外袋在阴天进行,晴天一般应在袋内外温差较小时(即上午10:00至下午4:00摘除外袋。②摘除内袋的时间一般在摘除外袋并经高温光照锻炼的3~5个晴天后,于阴天或多云天气摘除内袋。若没有合适的阴天,则要于上午10:00至下午4:00摘除内袋。一般上午摘除树冠东、北方向的内袋,下午摘除树冠西、南方向的内袋,尽力避免果实日灼。

2   摘叶转果

1)摘叶。在摘袋的同时,摘除果实附近影响着色的叶片。摘叶有利于果实受光充足,着色更好,同时还能防止紧贴果面的叶片遮挡果实形成表面花斑,同时可避免害虫藏匿其间。

摘叶一般分两次,第1次结合摘除果实内袋一并进行,以摘除果实周围的小叶为主,1周后进行第2次摘叶,可全部摘除果实周围的遮光叶。适宜的摘叶量应为全树总叶量的15%~20%,太少会对果实着色有影响,太多又会增加果实日灼的机率。

2)转果。转果与垫果可使果实着色指数平均增加20%左右。转果应在摘袋后7~10天进行(果实阳面上足色后),用改变枝条位置和果实方向的方法,将果实阴面转向阳面(为防止果实再转回原位,可用透明胶带将果子固定),使之充分受光。转果时手法要轻而慢,以免扭伤果柄,造成落果。转果时间掌握在上午10:00前和下午4:00后,以防发生日灼。

垫果主要是为了防止果面摘袋后出现枝叶磨伤。可利用摘下来的纸袋,把果面靠近树枝的部位垫好,保证果品外观质量。

3   铺设反光膜

摘袋及第1次摘叶完成后,应及时铺设反光膜。反光膜应铺于树冠下,行间留出作业道,膜的边缘要固定好,每天检查扫除其上落叶。如遇雨天,雨后应及时清除其上积水。每亩果园用膜400~500 m2。果实采收前1~2天将反光膜收起,洗净,晾干,来年可继续使用。铺设范围以树冠垂直投影为限。铺设反光膜能有效提高树冠下部果实及果实萼洼部位的着色,大大提高全红果率,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果实含糖量。

4   防治病虫害

果实摘袋后及时喷1次杀虫杀菌剂,同时补充磷钾肥和钙肥。建议用药方案如下:

方案一: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梧宁霉素800倍液+甲维盐高氯或甲维盐毒死蜱1 000倍液+磷酸二氢钾 500倍液+氨基酸钙500倍液。

方案二:异菌多(异菌脲+多菌灵)1 000倍液+甲维盐高氯或甲维盐毒死蜱1 000倍液+优醇300倍液+氨基酸钙500倍液。

5   科学采收

等果实上好色后,应分期分批及时采收。

1)成熟度确定。可根据不同用途确定采收时应掌握的成熟度。如果长期贮藏,要求在生理成熟度的八成时采收,如果鲜食,可适当晚采几天。一般以下列方法综合确定采收成熟度:果柄与果台联结处形成离层,手掌托住果实轻轻一转,果柄与果台可以分离,即可采收。富士系、秦冠品种盛花后170~180天采收,元帅系在盛花后140~150天采收。

2)果实品质要求。果实完好无损,新鲜洁净,无不正常外来水分,农药残留符合标准。果面无碰压伤、刺伤、药害伤、雹伤和明显病虫伤;无任何可见真菌或细菌侵染的病斑。果径:富士系75~80 mm≥80%,秦冠系80~90 mm≥80%。着色面积≥70%。果形端正,无畸形果,果柄完整,装箱时剪去果柄,剪后果柄稍低于果肩。果肉硬度:富士系≥8 kg/cm2,秦冠≥7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富士系≥15%,秦冠≥13%。总酸含量:富士系≤0.5%,秦冠≤0.3%。

3)采收时间。采收须在露水干后的上午和下午相对凉爽时进行,不宜在雾天、雨天和烈日暴晒下采收果实。采果人要修剪指甲、戴手套操作,做到轻拿轻放。

6   采后销售

采果前找好客商,谈好收货标准和装货时间,收取一定比例的订金,然后签订销售合同。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在田间搭建棚舍堆放还是运回家堆放。如果在田间堆放,应提前搭建棚舍。预计采果总量,然后根据总量来计算棚舍面积。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棚舍内可堆放250 kg左右的苹果。

棚舍内堆放的苹果应及时包装,如果不能及时包装,应及时用遮阳网覆盖,以免强光长时间照射,使果实着色过度,果面变老,卖相变差。

提前约好销售时必要的人工,准备好装货时要使用的果筐、称量工具、运输车辆,以及计账用的笔和账薄等。

7   规范冷藏

采果时,如未能接到订单或暂时没有销路,应及时进行预冷并在最短时间内入库冷藏。

1)预冷。①空库预冷。苹果入库前4~5天开机降温,使库房温度降至-2~0 ℃并稳定在此温度范围内。②果实预冷。果实采收后,立即运回放入预冷间或冷藏间预冷,在24小时内将果温降至1 ℃左右,消除田间热。③温度控制。预冷温度要控制在稍高于该品种适宜贮温,比如多数苹果贮温在-1~0 ℃,则预冷至1~2 ℃为宜。有的早熟品种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过低会造成冷害。

2)入库。①库房准备。入库前进行库房灭菌消毒并及时通风换气。入库时库房温度应预先降至-2~0 ℃。②入库量的确定。根据不同包装容器合理安排货位、堆码形式和高度。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间隙应力求与库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按品种分库、分垛、分等级堆码,为便于货垛空气环流散热降温,有效空间的贮藏密度不应超过250 kg/m3,箱装用托盘堆码允许增加10%~20%的贮量。为便于检查、盘点和管理,垛位不宜过大,入满库后应及时填写货位标签和平面货位图。③货位堆码要求。距墙0.2~0.3 m,距冷风机不少于1.5 m,距顶0.5~0.6 m,垛间距离0.3~0.5 m,库内通道宽1.2~1.8 m,垛底垫木(石)高度0.1~0.15 m。

3)库房管理。①温度。不同品种苹果适宜冷藏温度不尽相同,苹果入库期间库房温度尽量避免出现波动,库房入满后要求48小时内库温进入技术规范状态。②湿度。苹果贮藏期间库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③通风换气。贮藏前期可利用夜间或早上低温时适当通风换气,但要注意防止引起库内温湿度较大的波动。

4)贮藏寿命及贮藏指标。无论如何,贮藏期限不得延长到影响苹果销售质量。为此,必须定期抽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般要求苹果出库上市销售时,中期贮藏(4个月以上)硬度不低于5.5 kg/cm2,长期贮藏(6个月以上)硬度不低于4.5 kg/cm2。

8   补肥清园

采收后可叶喷高浓度尿素或氨基酸、腐殖酸、海藻酸等,提高枝条和花芽中的氮养分贮备,这对来年开花时花大花齐和枝条健壮生长非常有利。建议叶喷尿素200倍液或特异优醇100倍液,同时加配较高浓度的氟硅唑或丙环唑或辛菌胺800倍液进行药剂清园。同时检查和刮治腐烂病,剪除病虫枝,采拾病烂果,收集后深埋。

9   施用基肥

未施基肥的,采果后及时施肥。

1)施肥量。一般情况下按树龄施肥,微生物有机肥可按照“1龄1斤”的量施入。如果地力弱、耕层薄,或树体老弱、虚旺,可在此基础上增加20%的用量。复合肥可根据来年树的负载量酌情而定,一般1~1.5 kg/株,幼树可减半或不施。中微量元素肥一般15年以上树施用,推荐用量为10~25 kg/亩或0.25~0.5 kg/株。

2)施肥位置。正常情况下,施肥位置以树体外围滴水线为宜。关于施肥位置的确定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果树的地上生长和地下生长是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地上部分有多大,地下部分就有多大,但幼树、旺树地上地下的表现是根大树小,所以生长量大。如果要让树扩冠,应将肥施在树的外围之外;如果要控冠,应施在树冠外围以内。且施肥时断根越多,对树的控制越明显。弱树、老树往往表现为树大根小,所以施肥位置应该内移。对于衰老树,则应在施肥时断其根梢的老化毛细根,对根系进行修剪,促发新的吸收根及延长根的生长。

3)施肥方法。一般建议采用环状沟施法或放射状沟施法,这两种方法可以逐年交替使用。

4)施肥深度。 环状沟,以深30~40 cm、宽30~40 cm为宜,且要将肥和土拌匀后盖土。放射沟状施肥法,内侧距树干50~100 cm,外側以树冠外围滴水线为界,内浅外深,内窄外宽,每株挖4~8个放射沟,深度30~40 cm,宽度40~50 cm。基肥应在最短时间完成,最晚在落叶前半个月。

猜你喜欢

果柄预冷采果
饥饿胁迫对澳洲坚果早期果实及果柄能量代谢的影响
花生清选机去柄装置设计与试验
不同花生品种果柄节点强度的差异分析
猕猴桃采果后管理三要点
赴四川古蔺扶贫感怀
中国热科院椰子所与2家单位合作研发油棕机械采果机
球茎茴香储藏的关键技术
高温高湿环境中不同预冷方式对赛艇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影响
芥蓝采后处理技术要点
新型组合物理方法对凤凰水蜜桃的保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