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园秋施基肥须“六结合”“五改变”
2020-12-07潘换来范婷潘小刚
潘换来 范婷 潘小刚
2015年2月17日农业部制订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指出化肥是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也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又到秋施基肥时,笔者根据陕西渭北及关中果区苹果园施基肥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苹果园秋施基肥应做到“六结合”和“五改变”,供参考。
1 苹果园秋施基肥应做到“六结合”
1.1 有机肥与无机化肥相结合 有机肥不仅养分全、肥效全、持续供给能力强,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活化根系,促进吸收,改土效果好,还可起到抗寒、抗旱、抗病、抗虫、抗逆等作用。
无机化肥氮、磷、钾养分种类单纯,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速度快,但无改良土壤作用,甚至破坏恶化土壤性状。
上述两者配合,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增效。需要注意的是,速效化肥和有机肥配合使用时,必须有机肥为主,无机化肥为辅。
1.2 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 随着树龄的逐年增加,土壤中营养元素缺乏造成的生理病害越来越重,如缺锌引起的小叶病,缺铁引起的黄叶病,缺硼引起的缩果病,缺钙引起的苦痘病、痘斑病、水心病,以及果面粗糙、“风扫口”“鸡爪纹”等,缺镁引起的果实发育不良、个头小、成熟晚、无香味、着色差、不耐贮藏,缺硅引起的苹果树枝果表层细胞壁薄,易受病害影响,发生腐烂、干腐、根腐、果腐病等。
因此,配方施肥时,在强调大量元素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微量元素的适当补充,而且要注意方法和用量。
1.3 矿质硅钙钾镁肥与微生物肥相结合 由于长期施用大量无机肥料,导致土壤生物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抑制了对土壤有害物质的降解。向土壤补充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菌肥,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环境,如昊威、奥美特等生物有机肥在陕西多点示范中已经取得明显效果。
1.4 基肥与土壤调理剂相结合 随着生产周期的延长,不科学施用无机化肥的果园会出现施用了肥料增产作用也不明显的现象,说明土壤出现了问题。施基肥的时候混加土壤调理剂可提高肥效,减少肥力流失,缓解环境污染,降低化肥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增强作物抗性,提高果实品质。施用蓝得土壤调理剂、北海宝农土壤修复调理剂等,均可达到上述效果,亩用量100~150 kg。
1.5 基肥与水分供应相结合 充足、适量的水分对保证养分及时供应、吸收、分配、利用至关重要。陕西渭北果区普遍冬春降雨偏少,对于旱作果园来说,加强水分管理是丰产壮树的关键。有灌水条件的一定要灌冬水,冻前水要灌饱,保证树体安全越冬。无灌水条件的可树盘覆盖地布,行间覆草,收集积雪,提高地温,减少根部病害。总之,肥水不分家,水作为先决条件参与养分吸收、运输、转化利用全过程,丰产、稳产、壮树、优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有适当的水分保证,配方施肥只有在良好水分管理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
1.6 基肥与NEB相结合 施NEB可实现“一平三多六抗”。“一平”:平衡营养吸收,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60%~80%;“三多”:多生根、多开花、多结果;“六抗”:抗寒、抗旱、抗早衰、抗重茬、抗病、抗虫。由此缓解枯萎、黄萎、根腐、线虫病害,特别是重茬引起的病害,连续两年施NEB可起到增强抗逆、平衡树势、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作用。一般每亩施用960~1 200 g。
2 “五改变”
2.1 改晚为早 中熟苹果嘎拉、红将军、玉华富士采收后就要抓紧施基肥,红富士等晚熟品种可在果实采收前施基肥,最晚应于落叶前1个月施入。
秋季是果树根系快速生长期之一,施肥造成的断根、伤口容易愈合,并且能起到一定的根系修剪作用,促进新根萌芽。而且此时雨水充沛,土壤墒情好,温光条件好,利于肥料腐熟分解,被树体吸收,也利于营养物质积累,为来年春天萌芽、开花、坐果打下好的营养基础。
早施基肥管2年,科学施肥果连年。适时施入基肥可解决大小年结果问题。特别是可使来年花期提前3~5天,第一茬花早、壮,占比大(70%~80%),开五坐三,开六坐四,树体抗性强,坐果率高。
2.2 改偏为全 实行配方施肥(四肥一调理全营养技术),就是要改变过去的偏施化肥为全营养平衡施肥。
始终坚持控氮、稳磷、增钾、补中微量元素的思路。大量增施腐殖酸有机肥,配施生物菌肥、矿物质肥料、三元肥料、土壤调理剂、NEB,并做到“早、熟、饱、全、宜、匀”。秋季基肥量要占全年施肥量的65%~70%,以农家肥为主,初果期亩施腐熟农家肥1 500~2 000 kg,盛果期施腐熟农家肥4 000~5 000 kg。没有农家肥的,可施奥美特腐殖酸精制有机肥+圣德丰生物菌肥+富力邦硅钙钾镁肥+中农大化三元复合肥(20-5-20或15-15-15)+土壤调理剂。
实行“四肥一调理”,能够充分利用有机肥的长效性和多效性,中微量元素的增效性以及微生物菌肥的特效性,无机化肥的速效性和高效性,再加上土壤调理剂的辅助,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增强树体抗性、改善土壤性状、实现丰产稳产。
2.3 改近为远 相当部分果农在施肥过程中有肥料施入位置距离主干过近的倾向,认为这样才有利于果树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实际上,一般果树的水平根分布范围是树冠的2~4倍,80%的垂直根主要分布范围在树盘外围枝的垂直投影边缘区域。苹果等果树开沟或挖穴施肥的合理位置应在树盘外围垂直投影外沿,不宜距树干太近,一般应距主干1 m以外。
2.4 改浅为深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很多果农把肥料往地表一撒,然后用旋耕机一旋就完事了,导致20%~30%的肥料在地表造成浪费。
多数果树属深根性树种,在垂直方向上吸收根具有成层分布特点,苹果等仁果类根系的集中分布层为20~80 cm,一般5~30 cm土层为初结果树吸收根密集区,10~50 cm土层为盛果期树吸收根密集区,要根據不同树龄把 70%~80%的肥料施在吸收根密集区。根系生长有明显的向肥性,最好施入30~50 cm土层,一般由内向外挖3~4条放射状沟施,靠近树干处浅(10~20 cm),向外深度逐渐达到30~50 cm,或在行间、株间挖1~2条宽30~50 cm、深40~50 cm的长条形沟,然后施肥覆土,以上适于成龄果园。
2.5 改堆为匀 近年来肥料堆施烧根、诱发根腐病等现象时有发生,主要是把肥料堆施在施肥穴沟所致。正确的做法是先在沟底施入有机粪肥,再回填表土,然后将矿物质硅钙钾镁肥、菌肥、大三元复合肥均匀撒入施肥穴沟,并用锄头将肥料与粪肥和表土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在表层填入底土。
或者在施用前将各种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拌匀,使肥料营养均匀供应,降低单位面积单一肥料浓度,防止肥料烧根和引发根腐病,促进根系穿透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
潘换来,范婷,潘小刚,陕西省凤翔县田家庄镇金山果业合作社,邮编721400。
收稿日期: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