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播出创新探究

2020-12-07张子谅苏日娜孙敏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创新探究媒体融合

张子谅 苏日娜 孙敏

摘要: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是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当今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发达的背景下,新媒体发展急速加快,不断冲击着电视新闻收视率。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如何突出亮点,发挥好传统电视新闻传播优势。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统电视新闻;播出;创新探究

一、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及特点

(一)媒体融合发展背景

媒体融合,主要是指把不同的媒介形态有效融合,使其发生质变而呈现出新的媒介形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实现全国性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无论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宏观政策,还是从各新闻单位的现实要求和发展实际,以及广大群体的受众信息需求,都显示媒体融合已快速发展。

(二)媒体融合发展特点

新媒体快速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新媒体以应用造价低,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达到了传播行为个性化、传播方式交融化、传播速度实时化的目的,实现了传播从单向到双向、接收方式从固定到移动的需求。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更是以与生俱来的先天性优势,影Ⅱ向到传统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二、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在媒体融合时代存在不足

(一)传统新闻时效性局限

长期以来,国内电视新闻采用线性传播方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将时事新闻经过后期加工后在固定的时间段播放给广大观众,收看节目也只能在固定的时间。一方面,广大受众不可能将全部的时间卡在该段时间内收看新闻,这就使得部分受众因客观因素而流失。另一方面,记者第一手采编到的时事新闻推出后,新闻自身的价值不断减弱。对比融媒体,融媒体具有快速、高效的特點。一般新闻事件出现以后,能够快速完成选题、拟题和报道,让人们第一时间了解到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大大保证了新闻报道价值,同时也保证了受众覆盖面。

(二)传统电视新闻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电视新闻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局限,总体而言较为单一。

在内容上,大多以时政类和民生类新闻为主,并且由于地域的限制,好多新闻都已是老生常谈,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素材的选择过于慎重,对新闻内容的整理以及观点表明都会采取保留的态度,有些新闻语言仍然存在“假大空”的现象,语言运用不明确已成为形式上的程序化,不能充分引起广大受众的关注。

在形式上,电视新闻存在严重“模板化”播出形式,且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级市电视台存在模仿化,致使电视新闻播出形式相对单一。反观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加丰富,由于不受地域限制,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传播形式方面,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早已实现,在播出形式上也是多彩多样的。

(三)传统电视新闻缺乏互动性

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受政策、体制、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传播主体仅局限于电视台,在新闻传播上大多以单向性的输出为主,观众更多的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交流和互动途径。相对新媒体而言,在传受关系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可以说“人人皆传者、人人皆受者”,并且传受双方的互动关系越来越活跃,能够充分收纳广大观众的意见建议。广大电视新闻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早已不满足于传统电视新闻灌输式的信息传达方式,转而把目光投向了获取信息更自主、表达意见更畅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发展的应对策略

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想要站稳脚跟,必须利用好自身优势,实现自身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充分迎合时代需求,才能在互联网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创造出更有影响力、有深度、有内涵的媒体作品。

(一)持续塑造传统电视新闻公信力

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党的喉舌作用,坚持党性原则,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把党的声音传递到人民中间去。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专业团队,保障新闻真实性和高效性。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深入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持续塑造传统电视新闻公信力。而对于新媒体而言,信息传播过度开放,审核把关制度不够严格,致使新闻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各类手机APP、微博乃至官方媒体等新媒体在内容来源上大多出自传统媒体的现象,自身没有专业的采访队伍,导致新闻信息传播出现碎片化、无序化等缺陷,而电视新闻却有真实性、深刻性、全面性等优势,固而电视新闻的公信力更加深入人心。

(二)加强媒体融合,拓宽传播渠道,丰富报道形式

由于新媒体兴起,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电视新闻的观众,但电视新闻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价值,是不能以时间转变而改变的。必须要善于抓住初遇,充分借助新媒体自身特点,在传播渠道上,逐步改变电视新闻运营传播模式,利用手机、网络等平台,将以往的单一化播出模式转变为全面化、多层次播出模式,改变之前固定时间收看节目现象,以获取更多受众。

在内容上,要更加丰富全面,打破以往互相模仿方式,结合当地实际,在民生新闻方面加强策划力度,突出电视台独特的吸引力,选择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直击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切实把问题问到心上,刨到根上。对事物发展的背景性因素进行全面的阐述,对事物发展原因进行更加深入的解释、分析,引导人们通过生活琐事、身边小事、百姓难事来关注自身利益,为政府与公众建构起积极的沟通渠道,切实做到在传递方针政策的同时,满足受众知情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三)注重创新方式,推动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深入报道

新闻直播常态化,就是指新闻直播成为日常新闻报道中常用的方式和手段。传统电视新闻大多采取“现场采访+后期剪辑”的方式进行播出,虽然提高了新闻播出质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新闻时效性。虽然各地电视台实施了直播新闻的举措,但由于技术、流程等各方面因素,效果始终未发挥到极致。新闻直播化播出,可以加速新闻传输实效,可以让观众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了解新闻发展过程,同时也满足广大受众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需求,无疑能为传统电视新闻传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创新探究媒体融合
融媒体语境下民生新闻的崛起之路探索
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探究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探析
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方式的创新探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